返城高峰來臨,上海疾控如何應對?



返城高峰來臨,上海疾控如何應對?


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國內領先的科學新媒體平臺,致力於關注科學,人文,思想,已經成為華人科學界的公共平臺。我們將兼容幷包,時刻為渴望知識、獨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類知識、共析現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國。歡迎關注。


返城高峰來臨,上海疾控如何應對?


pixabay.com


上海市某中心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採訪中提到,大城市的防控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保障,包括民警、醫務人員、城管、社區街道、學校的工作人員等,來配合相關措施的有力實施,比如在交通點設立隔離觀察區、返滬人員必須網絡登記、各居民小區的宣傳和管理等。


採訪 | 甘 蔚


●  ●  ●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的疾控中心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我所在的是區級疾控中心,我們疾控工作的展開是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發佈的診療方案和防控指南來進行。國家防控方案的設計是基於流行病學依據,比如易感人群和傳播途徑的調查結果等。與臨床工作不同,我們的工作是根據病毒的特徵比如代際傳播能力等方面,來進行人群的追蹤調查。而臨床工作主要是救治發病的病人,根據臨床表現(發熱、肺炎)對症治療,來選擇用藥或支持性治療等。


新冠病毒的傳播模型是基於流行病學家或者公共衛生學家的前期調查,然後我們疾控根據這類模型的預測結果來展開工作,通過對病例的發病前活動情況及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醫學觀察,達到切斷傳染源的目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確每個病例可能接觸的傳染源,通過一系列的追蹤,分析每個病例之間是否有關聯。


本次疫情最大的特點是它發生在春節期間,在人口流動非常大的背景下。另一點特點是該病毒的傳播效率(RO)要大於SARS,但是病死率卻低於SARS。現在又出現了一個無症狀感染者的新情況。也就是說很難在人群中一一發現所有感染者。如果無法全部控制、隔離並治療好的話,就會出現新的更多的傳染源,繼續以一個傳兩個這樣的速度擴散。


現在春節假期結束,返城高峰開始,上海有哪些應對措施?


在上海,我們在飛機、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口都設置了測溫和信息申報登記。對來自重點地區的人員一律實施隔離觀察、對其他地區來滬返滬人員要求由其個人及所在單位一律屬地申報相關信息,並切實落實相應防控措施。對在滬無居所、無明確工作的人員加強勸返、暫緩來滬。


在各個小區也有應對措施,要求所有來滬(返滬)人員向所在社區居村委或酒店等居住場所和所在單位主動報備,並通過 “健康雲” APP做好信息登記。有重點關注地區接觸史,或與新冠肺炎病例有接觸史的,要求自覺隔離兩週並配合做好體溫檢測,不得外出以避免交叉感染。


比如,今天我就聽到我們小區裡面居委幹部拿著喇叭在小區裡面宣傳,公佈申報工作的聯繫電話。還有的小區可能原來的管理比較鬆散,有好幾個門進出居民,現在,這些小區會把門封掉,只留一個進出口以便於管理,並且發放出門證,保證無外來人員進入。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防護物資很難買。我們現在可以去居委會登記買口罩,每家限購5個口罩。之前是需要居民去實地登記,現在可以直接去掃二維碼進行網絡登記。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便民新科技手段都在本次疫情防控當中得到了應用。


在健康教育方面,上海疾控中心採取了哪些措施?


在健康教育方面,從確定新冠病毒能夠人傳人以後,我們每天都在上海疾控公眾號、上海官方媒體公眾號、電視臺等媒體進行宣教。原來是一天公佈一次上海市的感染病例數字,1月29日起改成是一天兩發,上午和中午各一次。


我們把關於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自我防護知識印成海報、摺頁,分發到各個小區居委、醫療機構和辦公場所等。 當然大家還在網上看到很多“土味”宣傳、“硬核”宣傳,都是群眾自發創作的一些防疫口號,比較接地氣。


另外,幾乎每個醫院都會通過自己的公眾號,轉發一些相關的科普知識。有實力的醫院的醫務人員也會做 “正確洗手”、“如何穿脫隔離服” 的演示,視頻製作出來以後,會在微信、短視頻平臺對公眾進一步科普。比如說,我有一個朋友是某醫療機構的院感負責人,她在培訓自己的護士、醫務人員如何佩戴口罩時,旁邊有人拍下來做了段視頻,發到抖音、今日頭條上之後有40多萬的點擊量。市疾控中心和市健康促進中心通過電視、地鐵投放各類呼吸道防護知識視頻。我們疾控部門也會把比較好的科普視頻內容通過百度雲共享給所有的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校等機構。


在健康宣教方面,我們還會非常及時地針對一些誤區進行宣講。比如說,前期我們會宣傳紫外線、消毒劑以及酒精在消滅新冠病毒方面的作用,但是之後發現有人錯誤地使用酒精導致了一些危險發生。隨後大概一兩天的時間,我們馬上就會發出正確使用指南去糾正錯誤。現在的信息溝通渠道是挺通暢的,反饋也很及時。


在應對未來學生返滬方面,對學校和學生有何建議?


大學生返滬的防疫工作,總體和其他返滬人員是差不多的,一個是做好信息通報,然後一個是自我隔離,一旦有症狀的話及時就醫,另外做好宿舍的衛生等。對於學校來說近期疫情還沒有控制之前,要減少群體聚集性的活動,做好公共場所的消毒。對學校層面比較困難的是,這麼多師生的供餐的問題。還有就是要教育學生儘量不要聚集,不要外出。學生返校,尤其是假期結束後,大家還蠻想有個情感的交流,但是一旦人群聚集的話,這個傳播風險就還是仍然非常高的。大家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聚餐,聚會等活動。


你們在流行病學數據採集方面是如何進行的?是否有新系統投入使用?


流行病學的採集的信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感染者去醫院就診的檢查結果,比如說血常規、流感檢測、胸部CT以及問診個人信息;第二個就是感染者的接觸史,有沒有湖北旅行史、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等。


在上海這樣的大型城市,部分區縣外來人口要比本地人口多,還有相當數量的外籍人士也要返滬工作。現在,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因為這些防控措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保障的,包括民警、醫務人員、城管、社區街道的工作人員等。


由於需要考慮到信息安全性,我們的防控工作要求很多疫情必須在政務網上面傳遞,而不是接通外界網絡。這次疫情期間發生了個人隱私被洩露的情況,所以說在我們疾控部門,信息的發送要求比較嚴格。我國有一個國家級的網絡報告系統,這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必須要用數字證書才能夠登錄,要求醫院診斷病例兩小時之內就要申報,病例個案流調錶也是需要在網上進行填寫。


傳染病的網絡報告系統的運作方面,根據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會把傳染病分成幾個等級,對每個等級的疾病,臨床醫生做出診斷以後會有一個報告時限。對於可聯網的機構,像大部分個醫院都可以聯網,會通過疾控中心的專網進行即刻的網絡直報。而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也會在2小時內向當地縣區級疾控機構報告,完成通過網絡直報。之後疾控中心會審核,並進行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措施工作的開展。


在人才隊伍培養、技能培訓和技術體系上,未來有哪些方面需要強化提高?


人才隊伍培養這個問題涉及的比較多,國家自SARS以來開展多輪公共衛生建設行動計劃。這兩年也在穩步推進疾控體系建設。在技術培訓上來說,因為這次新冠病毒的實驗室診斷技術之一就是要用到病毒核酸檢測。這對於很多小地方、縣級城市的醫療機構來說可能是一個較新的檢驗項目。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肯定是要往基層走,或許需要達到縣級的疾控機構,那麼在全中國來說,縣級醫護資源包括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診治硬件配置是尚未達到完全的現代化或者說信息化的,這些都有待提高。

返城高峰來臨,上海疾控如何應對?



甘蔚,英國牛津大學人群健康系 遺傳統計與流行病學研究員 《健康學人》公眾號:healthcaresci


_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