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成了内家拳的这个劲,说明你的功夫已达上乘

抖绝劲

武术当中的抖绝劲,是谁也挡不住的劲,又称绝户劲。力雄而短,速疾而奇。施受者接不住,防守也会失守,所以也叫绝劲。抖绝劲霸道,只许他打你,不许你打他,因为功大而突然。发这个劲,需要相当功力。它是透劲和闷劲的混成体,练成者极少。形意拳的鸡形四把是典型的绝户劲。这里的抖,其实是甩,不是鞭梢劲。抖绝劲打上没声儿,一打上,就渗进去一大片,是暗劲的高级阶段。鞭梢劲是大臂带动小臂,抖绝劲正好反过来,要诀是:小臂震动大臂。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要把劲一下子闷进去。


你听着很大动静的劲,不用害怕,还在外面。如果一下子打上,没声儿,人站那儿不动了,这是一瞬间,内部遭到极大的破坏,是暗伤。打个比方,《射雕》里头,洪七公叫郭静打树,郭静出拳猛,树哗哗的摇动。洪七公说,这个不行,一拳打上,要让树不动,才算是好的,让对方没来的及动,劲就进去了。抖绝劲小臂震大臂,是为了把身体带起来,一下子闷进去,所以发力时,向怀里甩一下,然后一震大臂,忽然打出去,一把闷上。

肘部有极高明的兜裹劲,含在里头,发力瞬间,由横肘变成竖肘,形态非常像个凿子。肘能合上中线,就能发挥出最大的竖劲,一击奏效。见过乐队指挥吧,身体笔直,振臂一挥,类似于这个动态。人抖杆子,是练弹抖劲。杆子抖人,是练抖绝劲。用意不同,造成了效果的不同。


练成了内家拳的这个劲,说明你的功夫已达上乘


练拳关键是纵和透,练出这两个东西的人是好手。击打和抖打不同,两个概念,一个强调点击,一个寻求震透。手臂抖没用,劲进不去,必须把身子带起来,一震而下。弹抖劲靠的是脊柱崩弹,抖绝劲靠的是内脏塌缩,关节崩炸,不同的发力结构,造就了不同的劲别,没有优劣之分,要看用在什么场合,用对了,恰到好处,用不对适得其反,不是劲越狠越好,是因地制宜最好。胳膊有老藤的韧劲,拳头犹如练子锤,身体好似千斤顶,这是内家拳典型特征。猝不及防的将周身永绝到一点上,这也是该出结果的时候了。


“桥来桥上走,脚来脚下消”,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

“桥”的精义,在于拆解,“脚”的精义,在于变化,招式本是一问一答。“桥来桥上走,脚来脚下消”是一种战术原则。意思是,哪里来的,哪里应承。武功路数不同,分对路和不对路的,所谓一物降一物,碰上了,就是发挥不出来的,要小心了,那是被克制住了。“桥”有两种,过桥和破桥。

过桥在于争上游,打法寻求临驾于其上,招招主动,把把争先,连消带打,这是制人之术。破桥在于破拆,和接手不同,没有过招,专求破拆,见桥拆桥。北方管这一路功夫,也叫断手。


功防之间,透着意图。为什么都要守中,中线也叫纵子午,此处被破,没了轴承。过桥是借力打力,破桥是摧毁结构。过桥技艺切磋居多。破桥为死节,手下没有情面一说,都是绝户劲儿。这从功架当中可以看出来,有人打拳处处留余地,有人拳打的绝,不给自己留余地的人,是不会给别人留余地的。


“脚来脚下消”,活儿好不好,要看脚法。手听脚的,桥下就是脚。脚法讲究朴实,落地生根是好功夫,但又似浮萍,就是大功夫了,这叫极变。简单意味着实用。“起脚半边空”,腿被拿住,形如天塌了半边,危险之极。高手之间就很少用腿攻击,不冒这个险,比的都是周身结构互换。起腿不过腰,脚下的事儿,脚下解决。三个字,快,准,狠。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以手解手,以脚消脚,才是正路。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练成了内家拳的这个劲,说明你的功夫已达上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