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前天,全球見證了一場史詩級的暴跌,先看圖:​

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這個跌幅足以載入史冊,如果按A股來計算,上證指數跌7%就是千股跌停,但是,老外暴跌起來比我們狠多了。

這種情況是極少見的,導致現在悲觀的人越來越多,擔心國外危機會嚴重影響我們,實際上影響如何,請看下圖:

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上圖是上證指數和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最近22年的對比。可以看出,兩者在大趨勢上並不一致。

2000年納指大跌時,上證初期還逆市上漲,後面小幅跟隨下跌;

2008年上證大跌,納指跌幅比我們小很多。

2015年上證大跌,納指只是小幅下跌,隨後持續創新高。


從上圖可以清晰的看到,無論中國還是美國,漲多了自然就會跌的多。


而當前美股是11年的長期慢牛,處於牛末熊初;A股是5年熊市,正處於熊末牛初,兩個指數所處的週期完全不同。


相比之下,A股的牛熊週期更短,特徵是:牛短熊長,美股則相反,牛長熊短。兩個指數的節奏也不同。

就疫情而言,國外正在擴散中,而國內已基本控制,加上體制的優勢,在這方面我們也比他們更有優勢。

另外,現在韓國已經有所好轉,其他國家可能還會嚴重化,但目前就是最恐慌的階段了。


就上證指數而言,從2001到2005熊了5年之後轉為大牛市,2007到2014熊了7年轉成大牛市,2015年至今又熊了約5年,從牛熊週期看,大機會越來越近。


有了這些對比,我們該恐慌嗎?

危機,就是危險中蘊含機會,希望各位能理性分析,別忘記我們去年說的核心計劃。


當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外危機對我們也不是完全沒影響,不過主要還是短期的影響。


有人問,會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嗎?

這個也有可能,但概率不大。即使發生了,我們也有足夠的緩衝。

如果不發生全球危機,國外疫情的衝擊幾個月就會過去,當前就是最黑暗的時候,等疫情好轉了,股市早已漲起來。

當前上證指數是3000點左右,按31%跌幅計算,就跌到2000多點了(按增長率比1849和1664點還要低),這個跌幅看起來很嚇人了吧?


其實,前兩年我們才經歷過31%的大跌,再回看一下:

2018年上證指數從3587跌到2440,時長接近一年,下跌1100點,跌幅達31%,當時也有很多人恐慌,割肉出局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如果堅定持有,在2019年只用小半年就回本了,如下圖:


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回本速度比預期的更快,而且至今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比下跌初期還要低500點,組合不僅收復全部損失,還多賺29%,大幅領先市場;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買的主要是優秀的基金,雖然不能避免短期大跌,但是隻要行情稍有好轉(只要不大跌),就可以取得正收益。


最近多次大跌,我的激進組合回撤8%,穩中求進組合回撤6%,像這樣的跌幅再來3-4次,也能扛得住(截止3月9日)。

那再來一次30%大跌的概率有多少呢?

預計不到10%;即使來了,我也會越跌越買,甚至借錢加倉。

在這裡先給大家表態,如果上證跌到2600點左右,我會把出奇制勝的跟投金額提升到200萬,如果跌到2300點我還會繼續加倉購買組合。


這麼做,就是希望給大家信心。現在依然記得在2018年連續下跌時,我曾多次發文鼓勵大家不要放棄,現在用實盤跟投,可以更好的表明我的態度。

未來不管市場如何變幻,都會與大家風雨同舟。

另外,也別忽略了重點,未來3年牛市的概率有90%,疊加當前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週期,國內的貨幣和政策空間大,估值處於中低位,長期機會大於風險,這個才是更確定的。

做投資要保持樂觀,但不要盲目樂觀,就比如當前是危險與機會共存,難以準確把握,漲跌都有可能。敬畏市場,最好最壞打算,相信優秀經理的能力,就是我們長期生存的法寶。


最終結論是:減少短期的不確定,多做長期的可確定!


美股可能會走熊,但對我們影響只是短期的,最多耗費一點時間而已。

前兩年大跌30%沒把我們打倒,這次要是再跌30%,有信心、有能力比上次做的更好。

2019年的強勢反彈,很多人最後悔的是沒有在2400點底部加倉。 如果再來一次,希望大家別放過這樣的機會,當然這個概率目前來看還是小的。


海外股市暴跌,對我們基金投資影響幾何?

上圖是美國股市過去100年的歷史,中途經歷過多次戰爭和大危機,長期看都是向上的,希望各位也能多用大格局來看待投資,不要被短期漲跌所困擾。


20-30%的跌幅是投資偏股基金的基本要求,也是硬性指標,如果有人擔心自己扛不下來,那最近反彈時就可以降低點倉位,並且以後不要再隨意加大偏股的倉位。


原因不是我不看好市場,而是擔心你的承受力,請一定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


以上所說的最壞情況,預計發生概率小,但是應對計劃還是需要的。當前滿倉或者配置不合理的多加註意,儘量做到攻防有道。


下面兩篇文章是2月底發的,一個是大跌前對科技股的預警,另一個是大跌後的應對方案,目前市場上所發生的情況都在文章預期內,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這裡不再重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