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前天,全球见证了一场史诗级的暴跌,先看图:​

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这个跌幅足以载入史册,如果按A股来计算,上证指数跌7%就是千股跌停,但是,老外暴跌起来比我们狠多了。

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导致现在悲观的人越来越多,担心国外危机会严重影响我们,实际上影响如何,请看下图:

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上图是上证指数和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最近22年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大趋势上并不一致。

2000年纳指大跌时,上证初期还逆市上涨,后面小幅跟随下跌;

2008年上证大跌,纳指跌幅比我们小很多。

2015年上证大跌,纳指只是小幅下跌,随后持续创新高。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涨多了自然就会跌的多。


而当前美股是11年的长期慢牛,处于牛末熊初;A股是5年熊市,正处于熊末牛初,两个指数所处的周期完全不同。


相比之下,A股的牛熊周期更短,特征是:牛短熊长,美股则相反,牛长熊短。两个指数的节奏也不同。

就疫情而言,国外正在扩散中,而国内已基本控制,加上体制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也比他们更有优势。

另外,现在韩国已经有所好转,其他国家可能还会严重化,但目前就是最恐慌的阶段了。


就上证指数而言,从2001到2005熊了5年之后转为大牛市,2007到2014熊了7年转成大牛市,2015年至今又熊了约5年,从牛熊周期看,大机会越来越近。


有了这些对比,我们该恐慌吗?

危机,就是危险中蕴含机会,希望各位能理性分析,别忘记我们去年说的核心计划。


当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外危机对我们也不是完全没影响,不过主要还是短期的影响。


有人问,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吗?

这个也有可能,但概率不大。即使发生了,我们也有足够的缓冲。

如果不发生全球危机,国外疫情的冲击几个月就会过去,当前就是最黑暗的时候,等疫情好转了,股市早已涨起来。

当前上证指数是3000点左右,按31%跌幅计算,就跌到2000多点了(按增长率比1849和1664点还要低),这个跌幅看起来很吓人了吧?


其实,前两年我们才经历过31%的大跌,再回看一下:

2018年上证指数从3587跌到2440,时长接近一年,下跌1100点,跌幅达31%,当时也有很多人恐慌,割肉出局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如果坚定持有,在2019年只用小半年就回本了,如下图:


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回本速度比预期的更快,而且至今上证指数还在3000点,比下跌初期还要低500点,组合不仅收复全部损失,还多赚29%,大幅领先市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买的主要是优秀的基金,虽然不能避免短期大跌,但是只要行情稍有好转(只要不大跌),就可以取得正收益。


最近多次大跌,我的激进组合回撤8%,稳中求进组合回撤6%,像这样的跌幅再来3-4次,也能扛得住(截止3月9日)。

那再来一次30%大跌的概率有多少呢?

预计不到10%;即使来了,我也会越跌越买,甚至借钱加仓。

在这里先给大家表态,如果上证跌到2600点左右,我会把出奇制胜的跟投金额提升到200万,如果跌到2300点我还会继续加仓购买组合。


这么做,就是希望给大家信心。现在依然记得在2018年连续下跌时,我曾多次发文鼓励大家不要放弃,现在用实盘跟投,可以更好的表明我的态度。

未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幻,都会与大家风雨同舟。

另外,也别忽略了重点,未来3年牛市的概率有90%,叠加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周期,国内的货币和政策空间大,估值处于中低位,长期机会大于风险,这个才是更确定的。

做投资要保持乐观,但不要盲目乐观,就比如当前是危险与机会共存,难以准确把握,涨跌都有可能。敬畏市场,最好最坏打算,相信优秀经理的能力,就是我们长期生存的法宝。


最终结论是:减少短期的不确定,多做长期的可确定!


美股可能会走熊,但对我们影响只是短期的,最多耗费一点时间而已。

前两年大跌30%没把我们打倒,这次要是再跌30%,有信心、有能力比上次做的更好。

2019年的强势反弹,很多人最后悔的是没有在2400点底部加仓。 如果再来一次,希望大家别放过这样的机会,当然这个概率目前来看还是小的。


海外股市暴跌,对我们基金投资影响几何?

上图是美国股市过去100年的历史,中途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大危机,长期看都是向上的,希望各位也能多用大格局来看待投资,不要被短期涨跌所困扰。


20-30%的跌幅是投资偏股基金的基本要求,也是硬性指标,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扛不下来,那最近反弹时就可以降低点仓位,并且以后不要再随意加大偏股的仓位。


原因不是我不看好市场,而是担心你的承受力,请一定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以上所说的最坏情况,预计发生概率小,但是应对计划还是需要的。当前满仓或者配置不合理的多加注意,尽量做到攻防有道。


下面两篇文章是2月底发的,一个是大跌前对科技股的预警,另一个是大跌后的应对方案,目前市场上所发生的情况都在文章预期内,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这里不再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