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假期追了那么多的宫廷剧,还是古代的“公务员”好,开开会上上朝,似乎就没什么事了,好想一下子穿越到古代。

在古代,没有朝九晚五,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可见古人在鸡鸣的时候就要去上班,公鸡打鸣一般为早上五点,按照地支顺序正好是卯时。

唐代以后,有了“官街鼓”,凌晨五更二点敲起,以启坊门。《明皇杂录》里“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五点上班对于现代人简直恐怖,但古代都严格执行早起上班的制度,尤其是清朝的皇帝都比较勤奋,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天天上早朝基本上靠毅力。

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官员们上朝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人数,所以古代上班打卡就叫“点卯”。

迟到的代价可是很严重:

《唐律疏议》有一条法令是这么规定的: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

而且那时迟到也算缺勤啊,就白居易这身板,迟到一次估计就得在家躺个把月了。

不光是唐朝,历朝历代对迟到、早退以及缺勤等懒散行为都有严苛的惩罚措施,轻者扣工资、重则坐牢。明清两代则相对宽松,惩罚强度有所减轻,但也比现代严厉。哪是乐捐个五十一百能了事的呢!

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那节假是怎么样呢?

看到这里,古人上班似乎只剩下苦了,难道就没有双休、节假日什么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休假制度,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

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汉律》)

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汉代官吏工作的时候要住在官署,只有休沐那天可以回家。

而到了隋唐,由于单位不再提供住宿,大部分官员都在家住,所以休假制度从坐五休一改为坐十休一,叫“旬假”或“旬休”,即每月初十、二十及月底休息。

除了例行假期外,还有法定节假。如唐代,有**小小53个节假日,宋代有54个。此外,还可以申请特殊假期,如“探亲假”:父母居住在三千里以外的,每隔三年有三十天的定省假;五百里以外的,每五年一次,十五天,这个天数是不包括路上时间在内的。儿女婚礼也会给九天假。如果父母去世,更是强迫“丁忧”,文官放假三年,武官放假一百天。

到了明清,没有旬休制,除了父母去世的三年“丁忧假”外,全年只有三个节庆,春节、冬至与皇帝的诞辰。

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加班在古代可是要人命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在大业元年三月份发布诏令,征百万男丁,开挖水道。从北京一直挖到杭州,浩浩荡荡2000多公里,工程庞大。隋炀帝也分了几批人来修水道,第一批用了100多万人,第二批用了10多万人,第三批用了500多万人,后来没人可用,妇女也征用来挖运河了,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总共用了700多万民工。

为了能早点挖通运河,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大家都加班加点努力工作,不但要速度快,还要质量高,要求运河的宽度不能少于40步(相当于今天的100米),旁边还要种上柳树。最终,运河只花了一年半时间就完工了。可是代价也相当惨重,据《开河记》记载,隋朝开挖运河死了250多万人,导致民怨四起。唉,古往今来的老板都是一个样!

雍正四点就要爬起来上班,古代人上班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