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難道在同一天時間裡,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是一樣遙遠?縱使漫天星辰可能代表了距離我們若干光年的恆星、乃至星系,但它們終究還是不及月亮和太陽的光輝更加耀眼奪目。所謂日月星辰,這大概也代表了這些地球之外的宇宙存在體在人們心中的排位順序。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在同一天時間裡的太陽刺眼程度差別很大,這樣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現象,其實背後也蘊藏著許多學問。首先,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即便是同一天的不同時刻也會存在細微差異,這也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進行的公轉運動,也是一年有365天和四個季節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另一方面,之所以我們會不敢直視中午的太陽,本質上並不是因為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所造成,而是因為地球同時也在圍繞自轉軸自西向東轉動。形象一點來說,倘若我們從北極點的上部空間來觀察地球自轉,那麼其活動規律就是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一週大約需要23個小時56分鐘,也就是一天的時間,並形成了晝夜之分。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在一天的時間裡,太陽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有所不同,比如日落的時候,陽光是斜射狀態,而中午時分的太陽則是直射地表。眾所周知,地球本就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倘若斜射的陽光要照射到地面,便需要穿越更厚的大氣層,遠超過直射時需穿透的大氣層厚度。大氣層的厚度決定了光的波長被吸收和反射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早晨和傍晚到的太陽都要偏紅一些。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關於太陽的疑惑還有很多,比如,距離那麼遙遠的太陽,為什麼會比距離更近的月亮還要大而明亮。其實,不管是月亮這也的自然衛星,還是地球這也的類地行星,它們自身都不可能散發出一絲光亮,這是星體屬性就決定了的事情。簡單點說,月亮其實都是沾太陽的光,才能在夜晚的時候閃耀星空。太陽是等離子體的恆星,太陽的光是靠自身發生核聚變散發出來的。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事實上,不光我們的地球有資源被耗盡的那一天,太陽當然也不會永遠發光發熱。太陽也不過之宇宙中的眾多黃矮星成員之一,從太陽本身的質量來看大概有100億年的壽命,而太陽剩餘的壽命其實只剩下50到60億年的時間。雖然膨脹為紅巨星的太陽依然會散發光亮,但那時的地球已經不在太陽系的可居住範圍內,甚至已經被太陽給吞噬掉了。

為什麼一般人中午都不敢直視太陽,但早上和晚上就可以?

現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地球以外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人類天生的好奇心。雖然,我們現代人還不至於面臨地球物資匱乏、或外星人入侵等問題,但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如果停滯不前,便很有可能因為應對不過來而成為某次生物大滅絕時間的主角之一。所以,研究其他行星、甚至系外行星都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人類要永遠延續下去,尋找新的星球居住會成為不能避免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