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地做一名患者健康守護者

通訊員:宋莉萍


講述人:洪妙君

一晃,來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已經20來天。

我們住的酒店到雷神山醫院有些遠,車程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每次坐上車,我就覺得自己是一名充滿力量、要奔赴戰場的戰士。每一次進入隔離病區前,隊友之間都要相互檢查防護裝備,並加油鼓勁。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大家都是不吃不喝不排連續工作幾個小時。起初我確實有些不適,還擔心自己堅持不下來,但經過幾天的鍛鍊後,已經完全適應這種緊張的節奏。

42床的裘爺爺是一位82歲高齡的患者,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無論生活起居還是用藥檢查,都需要幫助。我擔心裘爺爺會覺得自己“麻煩”不好意思跟我們提要求,便經常主動問他有什麼需求,細心觀察他需要什麼,幫他倒水、餵飯、翻身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裘爺爺,耐心地跟他解釋治療的需要,鼓勵他早日戰勝病魔。裘爺爺每次都會很客氣地連聲說“謝謝,辛苦了!”雖然裘爺爺的聲音有點顫巍巍的,但卻如同一股暖流溫暖、激勵著我。

患者們如果病情好轉,也會首先向我們表示感謝。每當聽到他們表揚和鼓舞的話語時,我都會倍感開心與幸福;每當接到患者的呼叫鈴,去為他們解決問題時,就會覺得很滿足,感覺被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許這就是所謂守護生命的 “使命感”和“醫學信仰”吧!

蓯蓉當歸 | 安靜地做一名患者健康守護者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看著彼此臉上被勒出的深深痕跡,被汗水溼浸的工作服,大家就會笑著互贊這是逆行者最美的“印記”。

家人和各方的關心與問候總是源源不斷,醫院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相信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期待與武漢人民一起走上街頭,享受春光明媚、百花爭豔的美麗時光


戰“疫”的洗禮

吳泰福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分泌科脾胃病科護士

在同事的眼裡,他是一個行事低調的大男孩。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打響以後,他第一時間向醫院報名要到大學城醫院隔離病區支援,因為考慮到一旦入選,工作需要調整,他只是將這一信息告訴了科室護士長;當他看到醫院組建醫療隊援助湖北時,他馬上報名。當他接到醫院作為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即將馳援湖北時,他僅僅

告訴了科室護士長,沒敢告訴遠在湛江鄉下的父母,怕他們擔心。

蓯蓉當歸 | 安靜地做一名患者健康守護者

轉眼泰福到武漢已經二十多天了,他和隊友們在武漢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而且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很多患者已經符合出院標準准予出院,患者對他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認可。期間,泰福除了偶爾在科室的小群裡冒個泡,報個平安,其他時間總是安安靜靜的。

為了避免打擾前線隊員的工作和休息,科室護士長和吳泰福都是通過微信聯繫。而他回覆信息的時間多是深夜11點多,這應該是剛下班吧!

蓯蓉當歸 | 安靜地做一名患者健康守護者

“三八”婦女節這天,吳泰福和隊友們為病區的女患者送來祝福

平時,在醫院的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喂患者吃飯需要的時間不用太長,還有護工和家屬幫忙。但現在他們身處特殊的環境下,護士除了要承擔患者醫療照護工作外,對於重症患者,還要負責患者的生活起居等工作,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比平時要多好幾倍,其中的苦和累,這個大男孩卻從來沒有說過。為了幫助病人早日康復,吳泰福還主動教患者練習“八段錦”,把廣東省中醫院的中醫特色護理融入病房。

吳泰福從前線發回來的信息很少,同事們由於擔心和掛念都急了,這個泰福,你就不能說多一些信息嗎?但我們從隻言片語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在戰“疫”的洗禮中,這個安靜的大男孩已經成長和蛻變為一名勇敢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