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提起喀斯特地貌,就想到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也因为喀斯特地貌,使广西变得真的很独特。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1


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山林高耸,植被茂密,山脉向西南延伸,形成了华南地区面向大海的最后一道弧形障碍。


黔江江水,从峡谷穿过,出大瑶山后流过舒缓的丘陵和平原,一路向东,汇入西江、珠江入海。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内河航道,连接着中国西南内陆和华南沿海,一年四季,都有很多船只从大瑶山脚下经过。


大瑶山,历史上也被称作“大藤山”,船只穿行而过的这段狭长峡谷,又名大藤峡。


为什么会用“大藤”这个名字呢?

2016年夏天,广西文化和旅游体鞥的退休干部岑云端把一份珍贵的题词送给了来访的大藤峡人。题词是用铅笔手写,虽然字迹已经模糊,但是在来访的大藤峡人看来,却十分珍贵。

因为这是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办公室里亲笔写下的三个字。

毛泽东为什么会题写这三个字呢?

“1974年的时候,我去北京,我们就去了中南海,到主席家里。那一次见面,主席就跟我讲过大藤峡,因为他的湖南话我们不是很听得懂,所以一边笔谈,所以用铅笔写了这三个字,所以我才知道。”岑云端这么说。

由于岑云端的老家在大藤峡附近,所以毛泽东写下了这三个字。岑云端之所以一直细心保存这份便签,因为它记载了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对于一个偏远地区历史掌故的稔熟。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相传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一根大藤横跨江面,两岸的人可以攀藤过江。大藤存在的岁月里,大瑶山地区爆发了一场持续200多年的农民起义,长期牵动着明王朝统治者的神经。起义军立足峡江天堑,以游击战的策略对抗官兵。

这段历史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中国革命战争的游击战理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到了全世界。


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了解大藤峡,甚至不知道它的位置。但铭刻在崖壁上的三个字,向过往的人们反复讲述,这段峡谷曾经有过一段重要的历史。


2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南山寺

大藤峡,纵观广西贵港市的桂平,以及来宾市的武宣县,全长41公里。

勒马滩位于峡谷上游入口,2017年,一处古代城堡的遗址在这里发掘。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

广西文物保护欲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蒙长旺说:“最多的东西就是瓦片和陶片,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这段时间是最多的。”


从出土的文物看,这座军事城堡存在了近300年,城堡里有很多整齐的房屋,也有一些大型建筑。考古学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古代县城。人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县城呢?故事要从一份水系图讲起。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这是中国第三大水系图---珠江的水系图。其中西江流域呈放射状,几乎覆盖了整个广西,形成岭南地区重要的内河运输航道。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遣十万军队,分五路进军岭南,平定南越国,其中的三路大军沿西江顺流而下,第五路大军的行军线路途径大藤峡。平定南越国后,中原王朝在岭南重新设置郡县,大藤峡上游入口的汉代中流县肩负着管理航道的职责。这座县城后来演变成为武宣县。


3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武宣县西门码头

今天,在大藤峡上游的武宣县西门码头,依然保存有古老的青石板路。西门码头是大藤峡上游武宣县境内最大的一座古代码头,曾经繁忙了上千年。有很多武宣县人祖祖辈辈在这里投身航运,迄今仍然以开船为生。

黄巨伦就是这样一位武宣人。今天,他要作为代班师傅,去帮别人开船。现在是船只上行的时段,他等待着向下行放游的时间。上行的船只行驶非常缓慢,但人们也只能耐心的等待。因为这一段航道只能单向航行。终于到了向下游放行的时段,黄巨伦登上货船,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从勒马向下进入大藤峡,航道蜿蜒曲折,险滩密布。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船只触礁沉没的事故。这段航道也被称作魔鬼航道,当地民间谚语留下了这样的描写:上七下四中间三,古往今来称恶滩,水急如箭多凶险,龙王过滩心亦寒。

过往船只必须雇佣当地人驾船才能顺利地通过险滩,这些当地人被称为代班师傅,黄巨伦是其中经验丰富的一员。“前面这里又有暗礁,那边是90度转弯的滩,那个滩是最危险的滩。”

峡谷里水流急促,江面虽然看起来很宽,但可以通行的航道很窄,即使像黄巨伦这样土生土长的人,也必须小心翼翼。“这里走不好了就容易触礁,走高了就容易触礁,走低了水流容易把船推到暗礁上面去。”

从勒马航道向下有八个险滩,虽然顺流,但行船的速度很慢。从大藤峡入口的勒马滩,到出口的怒滩,短短41公里,耗费了近4个小时。


4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怒滩

怒滩,位于广西桂平,是大藤峡的出口。清朝末面,桂平人周溯贤撰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怒滩马流滩开渠议》。他提出,人们可以在大藤峡出口的怒滩开筑石渠兴修水利。孙中山先生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也曾经提出要在珠江西江流域建设大型的水利枢纽,防范洪水、改良航道。

前人的这些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逐步付诸实践。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是专门从事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机构,很早他们就开始着手规划改善大藤峡的航道。其副总工程师毛革说:“1957、58年的那个时候,有个珠江水利工程局,也是珠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那个时候国务院同意开始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在这个综合规划过程中,大藤峡是一个重要的水利枢纽性工程。”


按照人们的设想,黔江及其上游红水河要建设十个梯级水电站,大藤峡是最后一个梯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红水河上游的九个水电站相继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却迟迟没有启动。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2005年,广西中北部普降暴雨,山区里大大小小的河流都出现了汛情,这些河水汇入柳江,使柳江的水量暴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情处处长钱燕说:“这个柳江应该来说是西江流域的暴雨中心所在地,它的峰高量大,洪水的汇集速度比较快。因为柳江的河流属于扇形的形状,所以它汇集的速度特别快,整个水势过来后是陡涨陡落的情况。“

柳江与红水河的交汇口位于大藤峡的上游,所以红水河已建设了九道梯级大坝,但这些大坝都不能防御柳江的洪水。”龙滩的库容大,50个亿的防洪库容是很大的,但是它控制的有效面积只占到30%左右。“毛革说。

大范围的降雨汇成涛涛巨流穿过大藤峡,在桂平的三江口与发源于广西西部的郁江汇合,形成更为浩荡的水面,向下游袭去。


5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大藤峡向下,是广西东南部的丘陵平原,水田密布,河道纵横。每逢巨大的洪水,人们几乎束手无策。

钱燕说:“西江中下游,现在没有调控手段,之前主要是靠沿江的一些堤防,有的时候发生超标准的洪水,这种堤防就无能为力了……”


2005年,大藤峡下游的梧州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梧州老城区几乎被完全淹没。

尽管人们在梧州上游12公里处的常洲镇兴建了一座水利枢纽,但是这座位于平原地区开阔江面上的水库缺乏足够的库容,根本无法抵御这场特大洪灾。这场洪灾给梧州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直到今天,汛期防洪任是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大事。洪水不仅威胁着城市建筑的安危,也威胁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六月份开始,到七、八月份那段时间,就是水灾期。”梧州某社区主任说。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梧州骑楼

兴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梧州骑楼,过去曾多次遭受洪水的袭击。为了在汛期出入,人们在二楼预留房门,几乎每户人家的外墙上都安装了系船用的铁环。梧州是西江防洪的一座重要城市,洪水通常在这里也变得更加迅猛。发源于广西北部的桂江,在梧州汇入,形成西江。西江一路向东,直接威胁到入海口附近的广州城。


依托西江航道,在历史上,梧州与光滑走一直有密切的联系。然而1915年,袭击梧州的特大洪峰袭击了广州城,不近淹没了大半座城市,也使周边县市变成泽国。

“1915年的洪水使死伤人数达到十万人,广州淹了七天七夜。这场洪水使当时的珠江三角洲的整个地方全部变成汪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何治波说回应。这是广州遭遇的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洪灾,给中国华南这座历史名城造成重大损失。

今天的广州已成为世界性都会,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庞大的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防洪的任务比以往更艰巨。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珠江

6


广西,位于广东的上游,西江的洪水来自广西,那么能不能进一步建设水利枢纽控制西江洪水,用一道坚实的防洪屏障来保障珠三角地区的安危。梧州,地处广东与广西的交接,大藤峡距离梧州不远,控制着西江流域60%的水量,是否可以加快在大藤峡建设水利枢纽以缓解下游年复一年的汛情呢?


实际上,兴建大藤峡水利工程的论证从没有停止过。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人们已经在大藤峡选定了坝址,然而没想到的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兴建工作竟然持续了三十多年。


西江支流众多,水系十分复杂,人们想要在大藤峡建设大坝控制洪水,就不得不考虑淹没带来的损失。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设计方案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防洪库容从30亿改为20亿,到最后定在15亿。这是一个长期思考的过程,也是人们成长的过程,用较小的干预实现了满意的效果,大坝的设计方案走向成熟。2014年5月,大藤峡工程被国家列为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2015年3月,工程正式启动。大藤峡水利枢纽集中解决防洪、航运、发电、灌溉以及下游补水压咸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2018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快速推进,所有人都期待着大江截流。


安全的航道,伴随运力的提升,将会带来更多的货源。这一切对黄巨伦来说意味着美好的明天。作为一名出身于魔鬼航道的代班师傅,黄巨伦不仅打算继续在大藤峡航行下去,也希望代代相传的船工精神得到的传承。


两代人的心血,广西值得中国人了解的不只是桂林山水

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港珠澳大桥已经贯通,美丽的大湾区期待着西水能够及时东来。

大藤峡工地上,工人们日以继夜奋战,大江截流的日子不断临近,工地上的每个人将不断迎接未来的巨大考验……

大藤峡,影响了历史,改变着未来。凝结了心血,寄托着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