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文\\苏青

关于浏阳河,宋人郭应祥在《采桑子》中曾这样写到:“浏川水阔吾山峻,福禄如斯。”据《湖南通志》记载,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古往今来有许多画家醉心于描绘浏阳河美景,但如何能巧妙地在画面中呈现出浏阳河的“急、险、奇、美”,如何能不突兀、不违和地在作品中体现出时代特点,让观者不但能体会到艺术之美,同时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这是摆在所有画家面前的难题。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浏阳河之源 244x123cm 2018年)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先生在画展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其身后的大幅创作作品为:《浏阳河之源 》

在当代画家中,以描绘浏阳美景闻名于世者当属黎越常,他1949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市,自幼学画,师从李古禅得意弟子李天玉教授、齐白石关门弟子李立教授、陈白一教授、唐吉介教授等前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德艺双馨文艺家。数十年来,黎越常坚持不懈,在面对真山真水写生的前提下,研习诸家,博采众长,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曾先后参加长沙市、湖南省、中国美协、文化部等组织的各类美展并获奖,其中《神州沃土遍地黄金》作品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奖”,并应国家与国内外有关政府和部门的邀请多次出席参加了在北京、美国、土耳其、马来西亚、老挝、湖南、山东青州、江苏苏州等地的大型国际画展与国内联展。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神州沃土遍地黄金 96x178cm 2010年)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神州沃土遍地黄金》作品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奖”

2018年10月,“醉美浏阳河——著名画家黎越常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共展出了黎越常69幅代表作品,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浏阳河为题材创作而成。黎越常曾说:“描绘浏阳,因为浏阳是我的家乡、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秋收起义胜利会师、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与成功的革命根据地。浏阳素有湖湘宝地、美丽浏阳之称。宣传家乡、推介家乡是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画展期间热闹非凡,吸引了全国的观众前来参观,全国政协委员、班禅画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原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顾问 尼玛泽仁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中国美协线描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原副会长 李魁正先生;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彭利铭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市场司原副司长、中央美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张新建先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原副局长 纪永忠先生;湖南省长沙市文联副主席,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浏阳市文联主席 黎 安先生;徐悲鸿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徐悲鸿先生长孙 徐小阳先生;国家发改委处长 黎定汉先生等嘉宾均出席了黎越常先生的开幕式。嘉宾们参观完展览以后纷纷给予好评。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雨后丘园景更新 137x69cm 2016年)

画展现场,通过充实、饱满的画面,黎越常向观众们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浏阳美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魁正认为黎越常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即知白守黑,又以黑衬白”。“知白守黑”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虚境与实景并存、相生的道理。黑为实景,白为虚境,黎越常善于运用“以黑衬白”,使作品突破实景、实物的局限,以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九曲浏阳河 178x96cm 2018年)

在展出作品中,《九曲浏阳河》可谓是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画面中那茂密的林木、雄伟的山岩、湍急的河流、蜿蜒的河道、穿行的小舟、远方的大桥,这些景物不仅集中地、典型地表现出浏阳河的“急、险、奇、美”,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广阔、高远、生机勃勃的意境。作品体现出黎越常强烈的艺术开拓精神,画中渗透着浓浓的现代审美意识和时代特色,满纸烟云,大气磅礴,意趣盎然。

中央美院特聘教授张新建在画展现场表示:黎先生的作品之所以画真山真水,是因为他对生养他的这片热土的无限热爱。他在创新的路上,每一步艰苦的关头,都是对中国花鸟画开拓进取的创新前进。希望大家认真静下心来欣赏,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新时代山水画、花鸟画进步的脚步。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远眺浏阳河 53x105cm 2018年)

从《远眺浏阳河》作品中,观者能看到画家笔墨功底的深厚。黎越常潜心于传统山水画的研究,其构图雄大,意境深沉,以大气磅礴的气势,构成雄奇峻拔的阳刚之美。作品画面疏放中有严谨,严整中有洒脱,以境写意,呈现出了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欣赏《远眺浏阳河》作品,观者能感受到一种幽远、朦胧的诗意。远眺帆船逐渐消失于幽静的浏阳河上,水天相接,使人顿生与世无争、物我两忘之感,这即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体现。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 道吾山春晓 96x179cm 2018年)

纵观整个画展,观众们无不被一幅幅画作呈现出的艺术气息和故土情感所深深感染。黎越常的成功得益于他即师古人,又师造化,几十年来他深深扎根于浏阳大地,坚持实景写生,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另外,在创作中他不拘一派,虽长期生活于南方,却广泛吸收了北派绘画的诸多特点,将不同的技法融会贯通,互补互渗,形成独具一格,与时俱进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始终充满着一派生机勃勃的精气神,因而广泛受到专家与大众的好评和赞誉。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先生在为鉴证备案证书签名

据了解,黎越常先生也非常重视自己作品的版权保护,黎先生本着对作品负责,传承有序的态度,开展了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工作。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工作在文化部市场司、北京文化局,国家版权局的授权与指导下,雅昌艺术鉴定中心对黎越常老师荣宝斋参展的作品进行了DNA技术鉴定和高清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存入国家的鉴定备案数据库,使黎越常老师成为了中国艺术品鉴定备案中又一个代表性的艺术家。雅昌艺术的服务为中国艺术品传承有序与健康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保驾护航作用。

2018年10月20日“醉美浏阳河—著名画家黎越常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隆重开幕,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展览现场的精彩瞬间: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荣宝斋大厦外观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开幕式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开幕式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开幕式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展览现场

艺术家黎越常简介:

写在黎越常先生“醉美浏阳河”荣宝斋画展之后

黎越常先生,号月里老人,1949年生。

1965年起开始学习绘画艺术,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为湖南理工大学),师从李古禅得意弟子李天玉教授、齐白石关门弟子李立教授、陈白一教授和董绍茂教授、唐吉介教授等。

1971年11月出席了在文家市纪念馆召开的筹建县文联筹备小组会。

1975年与现为湘潭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周小愚先生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县级美术协会,並连续四届(20年)担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5年2月为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6年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1987年8月经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机构评审通过授予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

1999年5月当选湖南省包装技术协会理事。

2007年7月经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通过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2011年8月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1年3月聘请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2013年经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通过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4年2月聘请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

2014年5月经中国工艺美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授予“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

2014年9月 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18年5月浏阳市市委和市政府授予黎越常先生“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他致力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与创新。同时从80年至现在各有关部门已经为他举办了7次个展,应邀出席国际国内的有关重大艺术活动。

他的绘画作品先后被各大型纪念馆、央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先生与国内外友人收藏,多次荣获国际与国内大奖,被授予为中国当代最具市场潜力、最具收藏价值的30位中国艺术家之一。国家文化部、北京文化局、国家版权局授权雅昌艺术鉴定中心对黎越常先生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画作品均颁发了《鉴定证书》与《备案证书》,并将其鉴定采集的高清图像与DNA数据存入了国家专业鉴定备案数据库。邵大箴、范曾、廖静文、于志学、尼玛泽仁、李中贵等艺术名家均对黎越常先生的绘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