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蘋果後面的聲學巨頭:瑞聲科技

在2019年3月7日,蘋果公佈的《蘋果2019年供應商責任報告》中顯示,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供應商達到了41家。在這41家中也包含了聲學巨頭:瑞聲科技。有研究顯示:瑞聲科技的利潤率在全球800多家工廠裡僅次於芯片廠商。在2017-2019年三年中,瑞聲科技的利潤率分別是26%,22.9%,26%。成為蘋果系當中最賺錢的企業之一。


站在蘋果後面的聲學巨頭:瑞聲科技

瑞聲科技成立於1993年的深圳,創始人是潘政民、吳春媛夫婦,瑞聲科技一開始只是深圳天安工業城的小工廠。他們與員工一起租了四套房子,一起經營基本微型聲學器材。當時的手機界的巨頭摩托羅拉開發了一款新的翻蓋手機,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手機的微型喇叭也必須做出改進。當時摩托羅拉的供應商是一家日本企業,而這家日本企業並不願意再次開發。後來潘政民帶著翻譯去美國,吃了四次閉門羹,最後終於取得了訂單,但是摩托羅拉的採購前提是:必須在半年內打破日本企業對受話器線圈纏繞技術的壟斷,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價比微型電聲器件。


站在蘋果後面的聲學巨頭:瑞聲科技


潘政民回國後,找到了聲學研究領域的比較權威的老教授,15天后新品研發成功,取得了摩托羅拉的訂單。有了摩托羅拉這個金字招牌後,瑞聲科技迅速成為各個國家高端通訊公司的供應商,並且佔領了全球聲學領域35%的市場。2005年8月9日,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2010年,蘋果iPhone 4s攜帶著Siri成功發佈,這款蘋果里程碑式的作品一經上市就引起轟動,而瑞聲科技憑藉著無可挑剔的品質和超高的性價比,成為了大贏家。在2016年的公司財報中,實現收入155.07億元,淨利潤40.25億元,利潤率為26%。


站在蘋果後面的聲學巨頭:瑞聲科技

2009年,瑞聲科技開始了全球性的技術整合之路,先後併購在聲學、光學等細分領域中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佔據市場大部分份額的、但知名度又不高的丹麥和日本企業,並持續投入重金進行前沿技術研發,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營收的7.5%,一舉成為全球手機聲學領域的巨頭。瑞聲科技依找來荷蘭企業幫助規劃自動化生產線,僅在根據地常州,這種生產線就多達70多條。瑞聲原來每生產1萬隻揚聲器每天需要17個人,自動化後只需要6個人,其自動化程度堪稱業界之冠。

瑞聲科技在如此複雜的國際市場中一直保持優勢領先,關鍵在於其關鍵技術不受制於人,其本身生產的高精度機床已經超過國際同類設備水平。自己身板硬了,自然有了話語權,賺錢能力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