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学生的“学校”

2个学生的“学校”

在宣州区溪口镇的大山里有两个特殊的“学校”。

这两所“学校”都只是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都只有一位老师和两个学生。疫情期间,孩子们虽然都在家里线上学习,但是老师们都放心不下,多次来到家里帮助孩子们的学习。

这份满满的爱和牵挂,令人感动!

“我一共就两个学生,一定要好好教”

“我们这个教学点就两个孩子,他们住得又比较偏僻,所以我就多跑跑,多看看他们。”3月11日上午8点,宣州区溪口镇华阳丝金希望教学点老师沈小平开始动身前往学生舒云(化名)的家里,去看看他的网课学习情况。从他家到舒云需要驱车半个小时。

此刻舒云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写着作业,他看到老师到来后,把这两天积攒的问题一一拿来向老师请教,沈老师耐心解答。

“沈老师很负责,开办网课后,经常过来指导他。”舒云奶奶告诉记者,舒云自小父母离异,爸爸在村里做点零工维持家计,她负责照看他。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舒云一直呆在家里。后来开始上网课,邻居好心借网,沈老师又多次来家指导,这才让舒云奶奶放宽了心。

2个学生的“学校”

辅导好舒云后,沈小平又去了另一个学生李健(化名)的家。据了解,李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上网课开始,就一直在网上很认真地跟着老师进行线上学习。看到沈老师来了,李健赶紧又来请教问题。

忙活了一上午,沈小平终于回到家中。据了解,沈小平已经在这里教学30多年,溪口镇华阳丝金希望教学点前身是华阳丝金希望小学,供原华阳乡的孩子就读,当时有15名老师,400多名学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学生渐渐减少,到目前这个教学点只剩下舒云、李健两个学生。

2个学生的“学校”

现在这两个孩子的语文、数学、美术等科目全由沈小平一个人教学,用他的话就是从早教到晚。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沈小平一点也不喊累,他说:“读书是大山里的孩子最好的出路,我一定得好好教他们。”

“只要他们还是我的学生,我就天天去”

与此同时,宣州区溪口镇吕辉村高峰教学点的汪韶华刚刚结束对杨欣(化名)的家访。杨欣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直是他们老两口照顾她的生活。疫情期间要上网课,老人们也不懂。汪韶华特意上门指导他们,这才开了网课。“老师天天来,真的很负责。”杨欣奶奶说。

2个学生的“学校”

随后,汪韶华又去到另一名学生汪智(化名)的家里,汪智的爸爸正和他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起听老师的网课。看到老师到来,汪智立马拿来习题,向老师请教问题。“在家里上网课就跟学校一样,老师每天都会抽空过来教我。”汪智向记者说道。

家访完这两个孩子,已是下午一点钟。汪韶华告诉记者,他从18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今年已经58岁了,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今年一月份,这个教学点附近发生落石,考虑到学生和老师的安全,主管部门所以决定拆除这个教学点。

等到疫情过后,就让这两个孩子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去上学。他想趁着这段时间,多教一点。“只要他们还是我的学生一天,我就天天去。”汪韶华说道。

提醒!打开“宣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回复“口罩”两个字,即可获得口罩线上购买二维码。

来源 | 全媒体记者 陈华易 文/图

审核 | 唐燕群

本文版权为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所有,

“微信公众号:宣城发布,ID:xuanchengfabu”

谢谢合作

☞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这些坑千万不能再掉了!我市发布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2个学生的“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