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你說一個小孩他能幹什麼?的確,他幹不了什麼,但他卻能讓你什麼都幹不了!

這句話來自抖音視頻裡一個帶孩子帶崩潰了的寶媽的呼喊,引起了一群寶媽的點贊和評論:你簡直喊出了我們的心聲!

帶孩子太辛苦了,養孩子太燒腦了,身邊、網上無不在控訴娃的“罪行”,去年還看到有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到送醫院的新聞。

何謂兒童?

英國心理學家魯道夫·謝弗這樣定義兒童:兒童經常被看作是較小和教弱版本的成人——更具依賴性,缺少知識、競爭力,沒有完全社會化也不善於控制情緒。

而蒙臺梭利在其《童年的秘密》中這樣形容兒童:和成人一樣應享有公民權利的兒童,在社會處於隔離狀態,經常被看作是成人的附屬,擁堵的大都市,根本就沒有完全屬於兒童的“地盤”。

他們的話都有共同指向兒童同一特徵:弱小、無助。

一個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人控訴自己被弱小無助的孩子搞得焦頭爛額,這話怎麼聽起來都有那麼點惡人先告狀的味道?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家林文采養育了4個孩子後曾說過這樣的兩句話:

"如果養孩子養到披頭散髮,焦頭爛額,那一定是養孩子的方法不對了,養的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輕鬆的。"

"我一手帶大了四個孩子,並且在養育4個孩子的同時,寫了7本書,讀完了碩士和博士,做了很多期電視節目,還有大大小小一堆活動,但是我的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都很輕鬆,沒出過什麼問題。"

我對林文采的育兒觀深表贊同!

我是一個特別“臭美”的人,每天都要化妝、搭配衣服,加上我去年註冊了頭條號還得寫作,佔用了我很多業餘時間。每天下班回家,還得陪孩子。到目前為止,孩子還沒有出現特別難搞的情況,我不知道林文采是用的什麼辦法輕鬆的養育4個孩子自己還獲得那麼大的成就,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為什麼帶孩子還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原因就在於我開啟了“後媽模式”。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何謂“後媽模式”?

什麼是親媽?像我上面說的抖音裡的那些為視頻點讚的寶媽肯定是對孩子事事留心,面面俱到的勤勞慈愛的媽媽,是親媽沒錯了。而後媽,大多人的印象估計都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裡惡毒皇后。冷漠、邪惡、嫉妒,對作為繼女的白雪公主毫不心慈手軟。

而我所說的“後媽模式”並非全像親媽也非全是像白雪公主的後媽,而是在親媽勤勞慈愛的基礎上,發揮像白雪公主後媽那樣毫不心慈手軟的理性。

“後媽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為了給孩子提高一個寬鬆自由的成長環境,只要不涉及到人生安全,就不要為他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理性看待孩子的能力,鼓勵獨立,允許犯錯,讓孩子可以大膽地去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接受生活的各種挑戰,從而對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我為什麼要開啟“後媽模式”

1、因為媽媽也有自己的人生。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的媽媽斯坦利・安・鄧納姆,18歲時與奧巴馬的爸爸戀愛未婚先孕,生下了奧巴馬後,才知道老奧在在肯尼亞已經有老婆孩子了,安21歲時兩人分手,23歲安嫁到印尼,生下一個混血女兒,沒幾年又離了婚。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安在奧巴馬外祖父母的幫助下養育兩個孩子長大,既要工作還要帶孩子,但是安並沒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她穿梭於美國與印尼之間,在奧巴馬兩歲時就帶他去印度尼西亞繼續做著人類學調查的工作,奧巴馬就在她旁邊玩。奧巴馬回憶說,“我童年大部分都在鐵匠家裡,在鍛造爐邊度過。當媽媽對鐵匠做訪談時,我就在門外找野狗、追小雞。媽媽會帶我看製陶作坊,看紡織工人。”

在此期間,安拿下了人類碩士與博士的學位,併成為了印尼經濟研究的專家,不久,安還參加過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

科胡特說: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說什麼,做什麼都沒有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安這樣的媽媽,面對困境泰然處之還敢於追求自我的性格,影響了奧巴馬的一生,安去世後,奧巴馬回憶道“她是影響我一生的人”,從小到大看著媽媽工作、讀書,還要養他和妹妹,“她是那種真的給了我自信,讓我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們有權利去追求我們喜歡的東西,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強加在孩子身上,但是也不應為了孩子放棄我的理想與抱負,活好自己的一生是對生命的負責和尊重,也是對孩子的示範。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2、“後媽模式”有助於孩子的獨立。

英國心理學家希爾維亞·克萊爾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在這個分離的過程中父母的職責是盡最大可能讓孩子充分地為自己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讓孩子以後能夠應付自己的生活。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獨立,什麼都要陪著,出去玩要陪著,在家玩要陪著,寫作業要陪著,完全不能離開大人。阿德勒把兒童不能離開大人的一切現象歸為:對父母的依賴。

父母一邊抱怨一邊陪著,就是沒有去找孩子為什麼不獨立的原因。

在樊登讀書會聽樊登講解親子教育類的書時,總會聽到一句這樣的話:並非孩子不獨立,而是一個過度依賴者旁邊必然有一個過度犧牲者,是過度犧牲者成就了過度依賴者。

言下之意,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去獨立,而是父母什麼都幫孩子做好了,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自主獨立性。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後媽模式”能很好的應對這種情況: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他們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媽媽要做的就是給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孩子,剩下的交給孩子自己,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行動,逐漸形成獨立的性格。

成長路上,我們可以是孩子的老師、朋友,但不應是孩子的僕人,隨時侍奉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去感知世界,拉近自己和社會的距離,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好方式。

“後媽模式”對媽媽和孩子都好處多多,媽媽有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也能在生活中學到實際的操作方法,養成獨立的性格,那麼,如何開啟“後媽模式”呢?

1、裝傻。

在我心裡,裝傻界的扛把子必須歸《夏洛特煩惱》裡的打岔大爺莫屬。

“大爺,樓上三二二住的是馬冬梅家吧?”

“馬東什麼?”

“馬冬梅啊大爺!”

“什麼冬梅啊?”

“馬冬梅啊!”

“馬什麼梅啊?”

“行大爺你先涼快吧!”

“好嘞。”

隨後馬冬梅的一盆水從手中跌落全潑在了大爺頭上,大爺看都不看,直接:馬冬梅!

大爺這裝傻技能,真讓人不服都不行,看完電影后各路網友開始分析這大爺為什麼裝傻,有說平時和馬冬梅有矛盾的,有說看夏洛身上的雞毛不順眼的,什麼原因咱不管,但是不得不說大爺這招相當有用,直接把夏洛打發了。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這招用在孩子身上也非常有效,比如,我正在寫文章,我們家孩子小崽崽走進來,拿一個泳鏡的盒子叫我打開,其實這個盒子他之前自己打開過,忘記怎麼開了,直接找我來了。

我故意研究來研究去的“哎呀,怎麼開呀?我也不會呀”,搗鼓半天就是不給他打開,他慢慢失去耐心,於是把盒子搶過去:我自己看吧。

這種事情發生得多了,他漸漸知道,求媽媽幫忙,還不如自己想解決辦法,於是自己摸索,在探索中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低階的裝傻只是裝不會,我還見過高階的裝傻,那簡直是“搞事情”!

我在網上曾看過一篇叫《裝傻的媽媽》的五年級小學生作文,這個小學生說,總覺得自己的媽媽相當的不靠譜,5歲的時候,媽媽去買菜,買了好多菜,在門口大聲的說忘記帶鑰匙了,小傢伙只能不耐煩的去開門,當時還小的他把院子裡的大鐵門打開還廢了好大的勁。媽媽在生活中也總是丟三落四,帶他去散步,每次不是忘記帶鑰匙就是忘記帶手機,搞到後來每次出門都得小傢伙提醒,可是媽媽每次都虛心接受,還笑嘻嘻的。後來她開始明白媽媽不是不靠譜,而是想要他明白不能老是依賴別人。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當時我就感嘆這個媽媽真的好會搞事情啊,兒子真的太難了,哈哈!但是兒子明白媽媽的苦心後,是非常認可媽媽的做法的,因為媽媽的做法使他在生活中得到了鍛鍊,形成的生活獨立能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現在的孩子就是太缺練,這時候就該像個“後媽”一樣搞搞事情,去鍛鍊孩子如何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裝傻是個很好的方法。

2、裝慫。

不知道什麼原因,小崽崽小的時候挺喜歡狗的,長大了卻越來越怕了,有一次我們去買菜,有一條狗被主人牽著迎面走來,我看崽崽的面色開始不對,想躲到我身邊來,我馬上先下手為強,彎著腰抱著崽崽的胳膊說:狗狗來了,好害怕,崽崽你要保護媽媽!他看著我害怕的樣子,故作堅強地說:你不是說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嘛,別怕!然後帶著我一邊盯著狗一邊繞著狗保持了好大的安全距離走了過去。

遛狗的人一臉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們,但是我心裡知道,崽崽開始學會保護媽媽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後,小崽崽不再怕狗了。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阿德勒說:大多數孩子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沒有解決問題的勇氣。媽媽裝慫,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認識自己害怕的東西只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其實也沒什麼。這種思維形成以後再加上那些成功的經驗給孩子帶來的信心,以後遇到問題的時候,孩子就不會退縮了。

3、裝虛弱。

我的同事欣姐曾和我說,有一次接完孩子買了一袋十公斤的米回家,剛把米從後備箱卸下來就接到領導的電話,欣姐在旁邊接完電話,回來一看孩子和米都不見了,她趕緊和老公打電話才知道孩子等得不耐煩了自己把米帶回家了,欣姐家住在二層,9歲的孩子就這樣把米給拖上去的,欣姐說第一次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的力氣居然這麼大!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的堅強有力多了,只是平時沒有被好好的挖掘出來。

去買菜的時候,我經常會叫一邊喊提不動啦,請求支援啊讓小崽崽給我提菜,每次小崽崽都無可奈何的說:媽媽,你怎麼這麼沒用?你還沒有我力氣大!

有的時候看著小崽崽大包小包的,我媽媽都忍不住問我:你是不是後媽?其實當媽的都知道,孩子的精力超旺盛的,適當的體力活根本不用擔心孩子累著,這時候媽媽一定要鐵石心腸,發揮“後媽”本性,敢於鍛鍊孩子。

況且裝傻、裝慫、裝虛弱,這都是技術活,對演技的要求很高的,我們這些當媽的也不容易好麼!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儘管開啟“後媽模式”利媽利孩利大家,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仍然有一些要點需要寶媽們注意。

1、尊重孩子的主觀意願,不要強行讓孩子幹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上面說了“後媽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提供一個相對寬鬆、安全的環境鼓勵孩子去幹自己能幹的事情,達到媽媽輕鬆、孩子獨立的效果。

這是“後媽模式”的理念也是它的前提,孩子必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去探索,或者是去一些相比個人能力稍有挑戰的事情,如果孩子做了一些能力範圍不能承受或者內心特別反感時,寶媽們就應該主動給孩子一些引導幫助孩子了。因為孩子畢竟受能力所限,有時候真的無法解決,強行讓孩子去做,只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他產生無助感,從而失去信心。

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產生獨立生活的勇氣,不是讓他不敢去獨立生活,所以該引導的時候還是要引導,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堅強的後盾,但是路必須自己走。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2、孩子獨立活動時媽媽的行為應該是正能量的。

叫孩子去學習,你自己躺沙發上把遊戲打得啪啪響,孩子在非常專注的玩積木,你一邊刷短視頻一邊哈哈大笑,孩子作何感受?

媽媽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自己去行動解決問題的同時,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做一些積極向上的事情,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和他“在”一起的。像運動、看書、做家務都是很好的選擇。

3、付出必不可少,理解孩子的破壞行為。

《呵護童心》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爸爸在教孩子使用割草機時,和妻子說了幾句話的功夫,孩子就把割草機推倒了父親最喜歡的花圃上,花圃在頃刻間夷為平地。

父親氣得衝過去就要打孩子,媽媽的聲音傳來:“記住―我們是在養孩子,而不是在養花!”這是一位明智的母親,她非常明瞭在對待孩子的錯誤時孰輕孰重。

我們給孩子的生活中設置了很多條條框框,除了怕孩子受到傷害,也怕孩子破壞東西,在我看來,有些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媽媽看孩子以防孩子破壞東西的時間和精力都換算成價值,對於一般物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是大於這些被破壞的東西,而且,孩子在其中探索到的知識的價值也是無法估量的。

不好意思了孩子,為了你的未來,媽媽要開啟“後媽模式”了接招吧


把家裡的貴重的東西都收藏起來,危險的地方都想辦法隔離開來,保持孩子探索的環境是他可以去探索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因為失誤破壞了東西,媽媽應該要理解孩子,他不是故意的。

結語。

為了孩子,我們當媽的也是操碎了心,什麼招都想了,只要事關孩子,無論大小,必然事事親為,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也就算了,娃還各種問題,以至於都沒有心思去想一下我們這樣養孩子對嗎?把孩子養成這樣是正常的嗎?蒙臺梭利在《兒童的秘密》一書中說道:孩子是上帝託付給我們的小天使。

我覺得如果上帝能說話,他都為自己叫屈:這個孩子你們讓他自己去摸索著長大,需要幫助的時候成人適當的幫一下就行了,真的不用這樣!

所以,不需要想各種招去對付孩子,真正的破解之法是“無招勝有招”,給孩子準備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去發揮、探索和思考,必要時父母去幫扶一下,孩子做錯了嘗試去理解孩子,做對了去認可孩子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然會形成思想和行動上的獨立,為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理性一點,要知道,我們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不如早些讓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