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南唐后主李煜是个痴情的人吗?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帝?

千里烟云


不要太痴啊!大好河山尽在他的名下不去看好守好,却躲在深宫里和美人厮混,“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衣地锦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惹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欣赏了一夜的歌舞,喝了N杯酒,当太阳高高升起时他竟然脱口吟出这么一首好词而且立刻传遍京城)。说他痴,也真痴,情太痴,身为一国之主,搞刺激,后宫三千佳丽任挑任选,却要偷偷在画堂里搞幽会,像做贼似的,让女的脱了鞋轻轻走来,偷情之后又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镂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这个女人竟是皇后的亲妹妹,进宫探视姐姐的病情,他下手了,这样的皇帝不亡国才怪!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手下有能臣良将,他竟然嫌他们话多(劝他的奏折)把他们杀了。至于词帝的称号,那是公论,就如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一样,都是让作品说话,征服了历代的观众。


ASSam


很高兴分享这个问题。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造诣,尤其擅长写词。他的词既有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风格,又受李璟、冯延巳等词风影响,属于晚唐时期词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出生皇族的李煜注定命运与其他人不一样,虽然他醉心于诗词,不喜政治,但历史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将他推到政治神坛上,他将一个亡国之君的爱恨情愁寄托在诗词中。李煜的词风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词风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偏重描写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之事。后期词风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多写亡国之恨。他的词作主要成就如下:

1.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多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的词多直抒胸臆,倾吐家国之感,情语真挚。

2.语言清丽自然,文采动人,富有表现力。

3.词风上有创新,他在《花间集》柔婉绮丽的词风有所创新,如《玉楼春》的豪宕,《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他的词中有一种刚柔并济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


竹影文韵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迷恋周后之情。大周后生病时,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及其去世,后主又《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南唐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携手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李煜客死他乡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所以说李煜是个痴情的人一点都不为过。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堪称千古词帝!!!




转瞬繁华落尽


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自己的女人,不是痴情是常情

每一个正常的男人,遇到心仪的女人都会表现出喜欢。李煜作为一代帝王,在皇权范围内喜欢自己的女人是常情不是痴情。痴情,往往体现在专一或者获取女人是付出艰辛代价,无悔无憾的执着。李煜和小周后之间没有这个复杂的情感历程。小周后被霸占后,他情绪低落,他没有积极的夺回所爱的想法和举措,对这段情,他没有达到痴情状态,至于作诗《虞美人》也是表达怨恨和遗憾,属于正常人的情感思维。

南唐后主李煜为何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也不是一个痴情专一的男人,但是他确实留下了很多壮美诗篇。欣赏艺术和作者身份无关,不是他臣子的评价而是后人对其作品的评价。除了千古名篇《虞美人》,他还创作了《破阵子》《忆江南》《子夜歌》《浪淘沙》等多篇脍炙人口的诗词。称其诗帝名至实归并不牵强。

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追求,李煜是写诗词的天才,留下千古名篇被称为诗帝。李煜不会当皇帝,每当好皇帝也没痴情自己的皇后。


萨满民俗


李煜可以称作是千古词帝,他的词作水平在古代词人中,是数一数二的。李煜的词作,可以分为南唐亡国之前和南唐亡国之后。

一、亡国之前

南唐亡国之前,李煜是南唐的皇帝,生活无忧无虑,快活得不行。他和皇后大周恩爱和睦,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不过李煜无心国政,虽然他的皇帝,但他并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后宫佳丽参与各种文艺演出,欣赏美丽的舞蹈,欣赏动听的音乐。

这个时期的李煜,词作欢快迤逦,充满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男欢女爱。

典型的如《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再如《长相思》。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大周后死后,李煜又娶了大周的妹妹,就是历史上的小周后。当初大周后病重时,小周来宫里看望姐姐,结果和姐夫李煜李煜搞上了。大周后得知消息后,当场去世。

李煜曾写过一首词《菩萨蛮》,就是描写他和小周幽会时的情景。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皇帝位上的李煜,写了不少词作,虽然也有一些佳作,但远不及后来亡国之后的作品。

二、亡国之后

宋朝攻灭南唐之后,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来到宋朝首都开封。很显然亡国之君、阶下囚的日子,并不好受,或者很难受。李煜再写的词作,几乎都是在怀念故国、抒发亡国之痛的。典型的有《浪淘s沙》。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还有《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再如《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有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及李煜最富盛名的代表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词作,都能代表李煜的词作水平,也是他词作的巅峰。李煜的这些词作,不是胜在技巧,而是胜在真情实感,让读者也能体会到李煜心中的沉痛。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李煜对后世词作的发展,做成了非常大的贡献,早先词坛都是婉约派的天下,都说写多愁善感、卿卿我我、情情爱爱之类的作品,很少有触及最沉痛的感情。李煜亡国之后,开始写自己的亡国之悲、楚囚之痛。感情丰富,直达人心。

李煜降宋之后,佳作频出,佳句频出。很多都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作品。说李煜是千古词帝,并不过分。





欣赏能人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写得好,说他是千古一词人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但他怎么都算不上痴情之人,只能算悲催之人,李煜的一生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

最初在太子面前他必须战战兢兢,作为天生老二,他本无意与太子争权位,但偏偏太子生性多疑,没办法,李煜只能寄情于诗词歌赋画音酒,在战战兢兢中苦熬日子。

好不容易等到太子过世,又有大臣上书父皇李璟,说自己德能欠佳,还长像不好,不宜上太子位,好在父皇力挺,流放了上书大臣,放了自己个战战兢兢的东宫议事。

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上位,偏偏北面的宋朝又强大无比,相邻的吴越王朝还蛮横而不讲义气,作为南唐皇帝的李煜只得战战兢兢地侍奉着宋朝,连个“不名之礼”,还要多次主动上书请辞,宋朝太祖还不批准,那皇位坐得还真是战战兢兢。

后来又不得不战战兢兢地与宋朝开战,然后在战战兢兢中被宋朝灭国,最后在战战兢兢中死亡于42岁,试问身为皇帝的李煜先生,过过几天安稳日子啊?

如此悲哀的人生,李煜应该没有心思去痴情的,所谓的大周小周之故事,也只不过是烘托其词意的一点素材罢了,所以这个李煜先生,看起来很痴,其实很无情。


月西立


李煜前后有两个皇后,即大周后、小周后。这二位关系可非同一般,亲姐妹。大周后名蔷,小周后名薇,两姐妹的父是大司徒周宗。 李 煜即不痴情,更不专情,也没有男人的担当。他在妻子大周后患病期间,勾引大周后15岁的妹妹周薇,至使大周后抱恨而亡。南唐亡国后,李煜和小周后被迁往开封汴梁。宋太宗贪恋小周后的美色,常常招小周后入宫伴寝,小周后每次从皇宫回来都大骂李煜软弱无能。而我们的才子皇帝,竟然低三下四的对妻子说,不要大喊,万一传到了皇帝耳朵里我们就都完蛋了。可是最终,太宗还是知道了李煜的怨恨和不满,李煜这个靠牺牲妻子色相保命的软蛋,最终还是被太宗的牵机药毒死了。

至于说李煜是千古词帝,那首先是因为李煜做过皇帝,并且婉约词写得又好,大家给他一个高帽戴罢了。词起于唐,兴于宋,李煜生活的五代十国正好是过渡期。李煜和老爹李璟确实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李煜的人生是失败的,作为皇帝,不能保护臣民;作为皇族,不能保护宗庙;作为丈夫,不能保护爱妻;作为儿子,没能延续家族香火。哎!


不老真言


因为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好像做皇帝不是自己的意愿!他对诗词的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的诗词很优美。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这里的才华不包括政治以及兵法!

也不失为是一个痴情的男人!对女人情深意浓,不是薄情寡义的人!

中国古代亡国之君不在少数,但能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却寥寥无几。南唐后主李煜便是其中一个。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李煜在政治上显然是非常失败的。但他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其是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有人评价他说:“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生在帝王家。”这话显然是错误的,李煜能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生在了帝王家。因为他生在了帝王家,才得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因为他生在了帝王家,才得以遇到了美丽多情且才华横溢的周娥皇,周后的美丽,是他创作的动力,周后的多情,让他写下了香艳的诗词。这是他前期的主要创作来源。还是因为他生在了帝王家,才有了亡国之后的巨大落差,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化成了流传千古的文字,这才成就了他“千古词帝”的美名。如果没有这种亡国之痛,他的词还会停留在他前期的绮丽柔靡的风格上,脱离不了“花间”习气。而后人肯定的李煜词的成就,主要是他在亡国之后,写出了凄凉悲壮、意境深远的词作,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卧督伯的泣灿夏尝


这位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咋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站在更高更广的生命维度,写下的人类所共通的情感,那由盛而衰繁华转眼成空的无尽落寞,无尽悲叹,我们普通又何尝不能感受到呢。

如果他未曾经历过帝国繁盛,没有经历过从极盛之位到阶下囚的转变,他或许不能写下这一首首泣血之语,生命悲歌。

历史记录了他在政治上失败,却也留下了他在诗词史上的绚烂一笔。

李煜可谓最了解女姓的皇帝,他与娥皇风之间是浮危道略同在,危难动荡不安局势,他们二人志同道合,二人曾经共同赏花,似乎他们二人由此可见具有相同的情致上的道。

李煜是痴情的一位皇帝,也是千古词帝,他的善诗词,精书画,知音律,十分富有艺术天赋,娥皇风与李煜有着相同的志趣和追求,两人婚后恩爱无比。

李煜在词风上独树一帜,他的词作中即透露出清丽和豪放,耐人寻味而又生动生活情境。

但他亲手终结了他的王朝,成为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一位不称职又悲的皇帝。








五富六合


多情人总被无情伤,只有爱入骨髓才能感受到情深。

世上唯有,有情种方能才情由内而外喷涌而出!

因李煜的真情流入,创作出来有灵有魂的诗词,才会被世人认可肯定,并被称之为千古词帝。

仅仅是我个人的半知半解!留给大家自评论为好![祈祷][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