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提起照顾孩子,很多人都会注重娃的成绩,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很用心,每天守着娃写作业,以为只要有好成绩,孩子的未来就是光明的。殊不知,

父母对娃的情感忽视,比孩子学习不好影响还大,这种最让人忽视的伤害会在孩子心底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临睡前,小可刚进卧室,妞妞就把绘本拿出来,递给妈妈说,"给我讲故事吧"。小可看了一眼孩子,有些不耐烦地说"不讲,累了,快点睡"。然后盖上被子就打算关灯睡了,妞妞着急了,又哭又闹地缠着让妈妈讲故事,可妈妈还是无动于衷,坚持让妞妞赶紧睡。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家庭都曾上演过,父母觉得孩子太烦了,累了一天还得陪着她,希望孩子能懂事些,不要打扰自己。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予回应,会让娃在点滴中累积失望,导致产生"情感忽视"的心理问题,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什么是情感忽视?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叫作:童年期情感忽视(CEN),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就像上文中的妞妞一样,那个时间她特别想听故事,希望妈妈能够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可妈妈觉得现在是睡觉的时间,讲故事会耽误睡觉的时间,并且自己也很累,不想讲,这时妞妞想要的情感就没有得到回应。长此以往,孩子在不被父母重视、看见的环境中成长,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重视的人。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生活中,当孩子感到受了委屈地哭时,父母会说:"没出息,这有什么好哭的"。当孩子因为一些事情难过,需要父母安慰时,父母却只是忙于工作,注意不到孩子的情绪。没有去关心的问问孩子:"宝贝,你怎么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也算大事?这就对孩子造成伤害了?我都没揍他。确实,父母的这些行为,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是虐待性质的,毕竟没有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在临床心理学上不能把这些定作"创伤性时间"。

但是,如果年幼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年纪,经历的却是父母有意无意的情感忽视,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缺乏自爱的能力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说起别人的情况时,觉得别人很可怜,想帮帮人家,其实她自己也过得很辛苦,她却一心只想帮别人,而别人却总是忽视她。

一位朋友说:"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认为是自己的错,只有百分之百确定不是自身问题的时候,才会原谅自己。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自己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才导致别人这样对自己。但是别人却不会公正地对待我"。

童年经历过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情感,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我们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吗?有的父母不注意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不给予充分适当的照顾和回应,否定孩子的情绪。不在家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孤独。而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家长,往往不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觉得有这样的感觉是值得羞愧的,不应该。

其实,说得严重一点,当家长对孩子的情感需求重视不够,使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感忽视的这种行为是父母对孩子的虐待,因为它不是来自于父母不应该对孩子做什么。

情感忽视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悄无声息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直到孩子成人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才发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劲儿。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避免"情感忽视",家长做好这几点

1、 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蒋方舟在《圆桌派》里谈起关于孩子的话题时,说:孩子在意的小事,在父母看来那就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那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小娜的女儿一一放学回家后就黑着脸,对妈妈说:"老师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我了",小娜听了立马质问孩子:"你做什么坏事了"。孩子立马像爆发的小宇宙一样,大声地说:"我什么也没干!"可小娜不信,她觉得老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训学生,肯定是一一做什么坏了。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一一看着妈妈不信任的眼神,咆哮着说完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同桌一直和她说话,她刚开会时不理,后来刚接同桌的话茬,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她一顿训斥。

小娜看见女儿委屈的眼神,蹲下来对她说:"我想你当时一定很尴尬,妈妈小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本来是同桌的问题,可偏偏被罚的是我,真的很气愤。"

一一听到妈妈也有这样的经历时,露出了轻松的样子。

在这个案例中,小娜站在孩子的视角,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了理解,愤怒的情绪也就化解了。

其实,身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学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引起的反感。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2、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成年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经验去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回来和妈妈说,结果妈妈一句:人家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长久下来,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一旦和别人发生冲突,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对别人充满愧疚感。

因此,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问问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认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未来才能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总是不会在乎自己

3、 尊重孩子的感受

还记得孩子2岁多的时候吗?像和十万个为什么融为一体似的,每天会问各种奇葩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神烦。

但此时,却是孩子需要我们积极回应的时候,不管多忙都些回应孩子的孩子,然后解答。有时候,孩子们并不是一定要知道那个准确且科学的答案,而是想要父母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说,"孩子拥有最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外,他们也有权获得情感上的抚慰,有权要求自己的感情得到尊重,要求家长正面积极的对待,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

结束语:

我们总认为给孩子安排好一切,让他学好知识,能够找份不错的工作,收获富有的生活,就是对孩子的爱,可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内心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充足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