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者有何區別?本文為你一次性說清

前一陣子有新聞消息指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已經出現了四代感染者,那麼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說,會分成一代二代三代甚至更多代嗎?不同代病毒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在疫情發源地湖北地區的死亡人數比例更高,是否與病毒的代次較高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些方面的問題。

新型病毒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者有何區別?本文為你一次性說清


在我們做微生物科研實驗的時候,對於細菌的菌種保存確實是存在“代次”的概念的,一般說來,從菌種保藏機構買回來的凍乾粉末屬於0代的細菌,通過復壯後保存的菌種屬於1代,在實驗過程中,每次接種傳代的菌種,都會增加一代,如果菌種傳代超過5代,一般就不用於科學實驗或檢測了,因為隨著代次的增加,細菌的特性會逐漸變化,可能會影響研究或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幾代幾代”傳染者的概念,與細菌微生物的傳代是不太一樣的,目前說來,我們把通過密切接觸野生動物,或者直接說是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感染新型病毒的感染者稱為一代感染者,被第一代感染者傳染的武漢人或者去過武漢被感染的人稱為第二代感染者;如果本身沒有去過武漢,被離開武漢的感染者傳染的感染者,稱為第三代感染者,而各地被第三代感染者傳染的其他病例情況,則屬於第四代感染者,比如第三代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的家人、朋友等。

新型病毒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者有何區別?本文為你一次性說清


那麼隨著病毒的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傳播,病毒有沒有發生變異呢?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說病毒發生變異還沒有明確的證據,病毒的結構相對於細菌更為簡單,如果病毒發生變異,主要是病毒的核酸結構發生了變化,核酸變化的同時,往往也會伴隨病毒特性的改變,比如病毒傳播特性的改變,本來不能傳給人,而能夠傳給人了,比如本來不能人傳人,卻變得能夠通過人和人之間傳播等等。

從目前的疫情防控情況來看,病毒出現變異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而隨著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者的出現,病毒的傳染性和毒性有沒有發生改變呢?湖北地區相關感染者死亡率偏高,是否就是因為是一代、二代病毒毒性更強導致的呢?

我們先來計算一下數據,截止到2月14日,湖北省全省境內報告確診病例54406例(包含一定比例的臨床確診病例),死亡病例1457例,病死率在2.6%左右,如果剔除臨床確診病例,這個比例可能還要高一些;而湖北外全國其他地區的數據目前是確診病例12171例,死亡病例僅有67例,用這兩個數算下來,死亡率僅為0.55%左右,從這兩個數字的差異來看,其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是否這樣的數字就說明一代二代的病毒毒性更強呢?只能說,尚不確定,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國家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吳一龍教授就指出,是否應該考慮第一代第二代傳染人的病毒毒力更強,而之後傳播的代次病毒毒性逐步降低的可能性的問題。因為目前沒有明確的數據或者研究來證明這種可能性,因此,對於這樣的問題,只能說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新型病毒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者有何區別?本文為你一次性說清


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一種尚沒有科學證據的推論,並非是導致湖北地區在此次疫情中死亡率比其他地區高的唯一原因,在這次疫情爆發的過程中,湖北地區既是疫情的發源地,也是疫情的重災區,在於疫情對抗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對抗疫情的初期,醫療系統、醫療資源、人力資源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疫情爆發的速度又特別迅速,從而導致了一些漏診、延誤治療情況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樣也是導致湖北地區在此次疫情中病死率高於其他地區的明確原因之一,相信隨著對病毒控制能力的逐漸加強,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援助湖北,醫療設施醫療人員的逐步到位,湖北地區的疫情也會在一定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死率也會有所下降。

從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來看,除了2月13日湖北地區將臨床確診病例加入到確診報告病例中以後一下子多出的一萬多病例以外,全國其他地區病例確診病例報告數已經出現了11連降,疑似病例人數已經也逐漸下降,降到了8900多例,只要我們繼續加強防護,做好防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次新型肺炎的疫情,終將會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得之不易的勝利有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對於勝利果實的維護也仍然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