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邵阳的疫情连续多天新增病例为0,全国的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过后我一定要买套房”的话题被热议,许多地方的楼市也逐渐回暖。不同时期的大事件总是和房产走向、经济政策挂钩,2000年后史上有六次最适合买房的时机,你都“上车”了吗?


第一次

2003年,非典时期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增速示意图)

其实从1998年“房改”初期开始,住房条件亟需改善,以往因住房分配制度而被抑制的需求就得到了释放。商品房制度实施,新的居住环境让购房者们热情高涨。2001年中国也刚加入WTO,经济增长带动消费,那年后房地产成为GDP支柱产业之一。


“非典”时期中国楼市按下了暂停键。但从2003年8月31日开始,非典结束。限制土地供应、降低首付比例等国家管控措施出台,楼市狂飙突进,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年代正式拉开大幕。


以北京为例,非典期间商品房成交微跌0.6%,非典过后即大幅上涨6.7%。


第二次

2008年,次贷危机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危机示意图)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这一年疯狂上涨的房价突然下滑,开发商跑路、降价促销等房产新闻大面积出现,许多人继续等待房价下跌。


但是十月中旬,国家4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盛装出席。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央行等纷纷“出招”,证券、股票、税务、利息等红利加持,金融政策保经济。


地产商纷纷走货出量,在次年的春节强势制造出一波小阳春。


第三次

2011年,银行收紧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网络示意图)


2011年1月—7月,央行共加息三次。这一年的11月,在银行收紧的资金压力下,全国多家房企实行降价促销,造成房价大面积下跌。


很多人在观望的时候,央行公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释放2012年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


中国楼市历史上第一个连续24个月的上涨周期悄然来临,房价至此进入飞速增长的时期。


第四次

2014年,地产寒冬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示意图)


这一年,报纸上出现“全国住宅销量持续下滑”、“全国性房地产日益低迷”等标题。楼市进一步分化,春节后,四大行相继取消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平安、广发等股份制银行更是暂停了相关业务贷款。很多所谓的专家放言:大涨之后必定大跌,中国房价还将持续下降。


但是2015年初,国家降息降准、地方解除限购、调整公积金等政策不断刺激楼市。到年末,年初买入的房子价格已经翻了一番。


第五次

2016年,狂飙前夜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示意图)


年初,国家调整了首付比例、公积金贷款、限购、户籍等众多政策引导房地产消费,以一线城市为代表,带动全国房价大幅度上涨。中国楼市进入狂飙时期。这两年间更是在房地产界流传了“抢房时代”的佳话。


第六次

2020年,疫情当下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示意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楼市这个春节好像再次按下了暂停键。国家和人民都在忙着保卫生命,一季度房屋成交量低,这场疫情让各房企们担忧。


但是国家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截止目前已经叠加释放了5万亿元流动资金。2月20日人民银行宣布降息,购房成本降低。“一城一策”、发债融资等众多政策实施。


像恒大等各房企都纷纷搞优惠活动,目前全国楼市拿地趋势增长。


非典、地产寒冬、新冠肺炎 论2000年后史上最适合买房的六次时机

(示意图)


从2000年到现在经历的几次时事热点都伴随着楼市与经济的变动。


对于国家而言,第一时间稳定经济,尤其是房地产这样的支柱产业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基本上楼市“告急”之时都会政策调控。


对于房企,经历每一次的风雨都离不开对市场和政策的把控。机遇挑战并存,在政策利好之时抓住先机往往会获得比平日更难得的机会。


对于购房者,刚需客户很占“便宜”,国家调控会带来更多的优惠。尽管现在“房住不炒”,但快速恢复经济房地产行业必定先行,看懂行情很重要,选择对的时机才能快速“上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