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鮮零售巨頭出現:它在全國狂開4200多家店,年營收超百億

中國生鮮零售巨頭出現:它在全國狂開4200多家店,年營收超百億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實體零售商生意一落千丈。但一日三餐的需求不能少,生鮮電商的便利性重回消費者視線。受益於此,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多個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激增。

與此同時,多家企業開始"跨界賣菜",欲在生鮮行業分一杯羹。此前跨界賣咖啡的中石化,不僅在加油站賣菜,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百果園也上線賣菜業務,目前已覆蓋超過20個城市,3月底前完成80多個城市的供應佈局。商品涵蓋蔬菜、米麵、糧油等約120個SKU,採用"提前預定、次日送達/自提"的模式。

中國生鮮零售巨頭出現:它在全國狂開4200多家店,年營收超百億

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生鮮水果零售經營商,成立至今已有19年。作為水果專營連鎖業態的開創者,率先提出了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國80多個城市,開設了4269家門店,有26個倉配中心,年營收超過100億元。

百果園的創始人餘惠勇,被譽為"中國水果大王"。他出生在江西德興一個農村家庭,兒時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吃飽飯。從江西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江西農科院搞研究。在此期間,他還讓基地大棚扭虧為盈,成功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社會創業浪潮興起。餘惠勇放棄"鐵飯碗",隻身來到深圳闖蕩。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他炒過股票、搞過運輸,但屢屢受挫,還把本錢賠光。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到老家上班。

然而不安分的餘惠勇,僅僅一年後又辭職出來,揣著400元再次來到深圳。這一次,他找了份銷售員工作,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被提拔為銷售經理。之後他跳槽到一家食品公司,帶領團隊在市場上摸爬滾打,而這也為日後創立百果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時,連鎖經營模式迅猛發展。有著多年銷售經驗的餘惠勇敏銳發現,為什麼市場上沒有水果連鎖專賣店呢?喜歡挑戰的他決定要嘗試一下,不過意外的是,已經有人搶先行動,而且一週內就開了6家分店。不甘落後的餘惠勇決定加快步伐,儘管沒有零售經驗,也沒有人支持,但他還是成功了。02年的時候,百果園深圳福華店開業,第一天銷售額就達1.9萬元,一個月進賬41萬多元。

中國生鮮零售巨頭出現:它在全國狂開4200多家店,年營收超百億

為了迅速擴大規模,百果園決定採用加盟策略,08年的時候門店數突破了100家。然而風光的背後卻有著不少隱患。很多加盟商為了利潤,以次充好,甚至有一家門店把國產香蕉當作菲律賓香蕉售賣,嚴重損害品牌聲譽。當年年底,公司賬上出現了2億多元虧損。

痛定思痛,餘惠勇開始大刀闊斧的調整。他先是收回所有的加盟店,然後對基地供應的所有水果,制定了標準體系考核(新鮮度、糖酸度、細嫩度、爽脆度、香味、安全性),替顧客把好關。所有門店統一管理、統一配送的百果園,終於走上了盈利的正軌,並迅速實現擴張。

作為國內第一個提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企業,百果園以門店為據點,構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生鮮自提網絡,很好地解決了最後1公里的配送難題。去年4月,又正式確立了大生鮮戰略,上線了獨立的生鮮平臺"百果心享"。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大部分社區生鮮超市不僅賣生鮮,還賣水果,而且消費者的消費頻次更高。百果園賣菜不只是拓寬品類,也是為了對抗這些"入侵者"。但賣菜與賣水果並不盡然相同,蔬菜品類不僅繁雜多樣,還有毛利低、客單價低、不易儲存等特性。百果園在這片新領域表現如何,還有待時間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