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安家》原名《卖房子的人》,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关于房子的剧。火是意料中的事情,孙俪是收视保障,罗晋是完美男猪搭档,一票老戏骨甘当绿叶,人肉背景墙,凭啥不吸睛?编剧六六,是个热衷于聊家庭矛盾,又善于连并着搅合着楼市这等敏感资源的女人。依我看,六六这回野心更大,原本家庭矛盾和房产买卖本就息息相关,再定位于房产中介为故事背景,轻而易举得把职场求生法则、买卖与仁义碰撞等话题牵带出来,这一次,每个人都能在剧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

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关于房子的焦虑——前缘


《双面胶》于2007年首播,讲述的是来自东北农村的凤凰男与上海娇小姐的婚姻悲剧,始作俑者是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三观冲突,反映在了家庭矛盾中,而其中就有一个标的:房子。

那个发生过悲剧的房子是如何买的,我们来看一下:

首付:

女主妈妈:13万

男主父母:2万

男女主存款:5万

其余为贷款,按07年首套房首付比例20%推算,这套房子大概100万,从剧中房子的状况推测,为三室两厅上下居小复式,大概面积100平米。

(拍摄时间应实际早于2007年)

2006-2007年上海房子价格:根据百度搜索,毛估估吧

陆家嘴区域(中心区域)25000-100000元/㎡

金桥,联洋(中心外围区域)15000-25000元/㎡

上南,三林,六里,外高桥,东陆,张江,花木,北蔡,御桥等12000-20000元/㎡

再往外7000-15000元/㎡

根据剧中男主台词:“我们小区的一尾房,上个月卖了,60平米卖了80万呢!”得知,这个房子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放到今天,得翻10倍!

故事主要还是反映家庭伦理矛盾的,关于房子的焦虑,只是一部分:房子的归属。

男主家庭法律意识淡漠,知识欠缺,因为出资2万元,被男主渲染成:买房子时,多亏了这2万块;粉粉墙,铺铺地,也得2万块;弄弄马桶,缕缕电线,也得2万块…… 以至于男主家庭在最后失去理智的时刻,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房子就是这2万块的出资者他们家,有其支配权,忽视女主家庭的权益。

这房子属于谁?再或者说,谁更有主宰权?这个问题只有在离婚的那一刻,才能开始清算,在这之前,不好意思,谁都落落不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官决不会在婚内关系存续期间告诉你,谁更有权利。

剧中有一配角副线,同样暴露关于房子的焦虑:

女主同事不甘于与公婆同住,又因上海楼市涨势初现,出现了与公婆家庭关于居住与投资诉求的矛盾,总之,为了买房也算是拼尽全力,撕破脸皮了。

14年过去了,站在现在看过去,会发现:

1,房子该买,资产升值的幅度远大于当年人们的想象;

2,当时关于房子的焦虑来自于迫切地渴望得到独立的家庭空间,远大于房价上行的压力;

3,当时的普通工薪家庭基本上只考虑到了房子的居住需求而不考虑房子作为硬资产的投资需求,那时候对投资的意识还没有觉醒;

4,上班族家庭咬咬牙还是能挤上车的,一念之差,上车的庆幸,没上的就眼瞅着这辆车变身高铁渐行渐远。

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关于房子的焦虑——羁绊


《蜗居》于2009年开播,引发社会热议,可谓因为房子引发的家庭悲剧。六六终于撇弃婆媳大战,拿房子开了刀。上海是多少人向往的城市啊,正像海萍说的:老家有图书馆吗?老家有音乐会吗?老家有东方明珠塔吗?老家有伊势丹吗?……

推测,《蜗居》背景有可能基于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4万亿刺激计划实施后,上海楼市率先触底回升,房价进入的一波飞涨的大环境。海萍来到了追梦的城市求学,梦寐以求的就是一套房子,这是打拼的外乡人一致的诉求。剧中有几段海萍看房的情节:看不上的老破小,被抢了;新开盘的楼盘日光光,人们像抢1毛钱一斤的大白菜一样抢房子;最终在上海之郊,“江苏移动欢迎您”的地方拍板定居。

2008-2009年上海楼市情况:(以某项目为例)

4万亿后,

原本8000元/㎡的滞销项目摇身变成日光盘

该项目二期售价16000元/㎡

而此后三期售价30000元/㎡

可见,海萍们当时对房子的焦虑,已经被房价不断上行的压力充斥,不容得她们挑选,商量,矛盾和纠结,觉也睡不安稳,睁开眼睛,房价就涨几万。这个景象在2016-2017年全国各大城市都在上演,小编2016年买房,第一次看房,房主就地涨价1万5,第二次看房就直接拍板买下了,惊心动魄的心魂,至今犹在。买房已经成为年轻人生命的羁绊,尤其是只身闯荡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大城市的追梦人,他们不但要奋不顾身的工作,还得拼上身家性命去买房落户,结婚生子。

都说《蜗居》里海萍的执念害了海藻,但也许是,在大城里乱花迷眼的诱惑让有的人失去自我。剧情真实点在,姐姐为了买房失去自我,妹妹在权利游戏中失去自我;姐姐代表了能力无法匹配欲念的一部分人,妹妹代表了贪恋权势无法保持初心的一部分人。这在大城市中,比比皆是吧。

站在2020年回顾10年前,有如下必然:

1,千辛万苦买了房的,谢天谢地谢自己,生活再不易吧,也算安稳;

2,当时犹豫不上车的,现在大多还在路边等着;

3,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成就了一代投资土豪,这一批获益的人是两个极端:极端有知识的人,他们嗅到了遍地黄金的味道;极端胆肥的人,饿死的反而都是怕死的。

4,房产作为投资标的正式登陆市场,人们终于认清,房子不但可以住,还可以投资保值,甚至发家致富。

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关于房子的焦虑——回归理智


2020年,六六的新剧《安家》开播,再谈房子,这回不是因为房子掰扯不清家庭关系了,而是房子的买卖变成了电视背景墙,更加多样的家庭陆续登场,围绕着房子有各种焦虑缠绕生活。不仅如此,六六这回开撕职场,要知道房地产作为中国最大的产业之一,这个职场背景相当的有共鸣。

先总结一下当下楼市的大环境:

2018-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先后出台了上调二套房首付、上调贷款利率、认房认贷、限购限贷、禁购禁贷等眼花缭乱的调控手段,扼制被形容为房产泡沫、金融危险的楼价,至此,一线城市房价趋稳,二线以下城市小幅下跌,成交量大幅下挫。小编以为,极端的政策干预后期都会留有极端的市场反应,算是后遗症吧,不管怎样,买房子回归理智,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你,只有一次机会,想好了哦!

刚需族的焦虑:海清再度携老公买房,这勾起了观众十几年前的回忆。她的选房要求,就是刚需的标准:学区,地段不能差,老公和孩子都有独立的空间,总价不能高!

孙俪的解决方案:精装顶层跑道房,鸡肋产品变身文艺家庭的爱巢。

启示:想要的太多,终有妥协。孙俪找到了一个妥协方案,皆大欢喜,对于罗晋的顾虑,人之常情。经济学来说,随着价格的降低,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相匹配,所以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跑道房显然低于市场价格,理智的刚需完全可以通过软性手段弥补硬性条件的不足,只可惜,海清夫妇之迷恋于自己的幻想,若不是实操派孙俪的出手,她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该如何匹配。

小编有话:买房的和卖房的都值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妙,其乐无穷。

被啃老的焦虑:给孩子买房结婚生子,是当下社会一大景,不然不会民间有云: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闺女是招商银行。当然这是一八卦的谈资,但不意味着,生的是女儿就没有购房需求。老人对房子的焦虑来自于:1,是否贷款;2,是否加上儿媳妇的名字。剧中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但现实中,能掰扯的东西那就太多了。,

孙俪的解决方案:尊重老人的选择,不想贷就全款,您要加那就加。

启示:贷款与否,在小编看来属于个人意愿。在投资上分析:贷款加大杠杆,长期来看,房贷利率是属于比较底的资金成本,短期借贷利率一般在年化8%-12%,所以房贷利率年化4.9%(剧中)相对便宜的多。长期来看,货币通胀的压力大,钱贬值带来的资金损失在会赚钱的人看来大的多,不少人是可以通过各种投资渠道来获取超过4.9%的收益的,用银行的钱来生钱,同时坐享不动产保值和升值,是理想的策略。老人为什么不选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更佳的投资渠道,来获取更高的资金收益,若贷款,剩余的钱只能躺在银行里贬值,与其担心多还100万的利息,不如就遂了他们的心,买个踏踏实实,高枕无忧。并且,可以推测,孙俪作为业内人士,依然比较看好上海房产潜力,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作为硬资产,可以抵御其他风险。

小编有话:是否贷款,贷多贷少,需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听从置业顾问以及银行贷款方的建议,如果可以,请找专业的投资顾问来帮您梳理家庭资产配置计划。小编吃过亏,心里苦啊。

有钱人的焦虑:人生百态啊,同人不同命,小编向上天祈求:赐给我一次因为有钱而焦虑的机会把!剧中有这样的一批阔太,囤豪宅,囤街铺,买房子就像逛街买衣服:这不错,那也好,都要了吧!有钱人的焦虑来自于钱不生钱就是赔钱,看阔太们的资产配置就是完美的投资组合:看心情住几套,其他贵的攒几套,好地段的商铺不嫌多;没事可以玩玩股票,养养基,炒炒黄金,玩玩外汇;高额保险也是必不可少,普通人买保险是为了保命救命,有钱人投资保险是为了避险、免税、资产配置组合、以及它不可分割的属性。保险学问大着,请务必做好功课再投保。

启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金科玉律,道理都懂,实践很难。现在的年轻人,再穷也不再是家徒四壁,总能在牙缝里挤出点资产。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是一生需要学习的功课和认真对待的工作。当你在升级消费的同时,是否会考虑花一半,投资一半?

小编有话:我一直摔,一直爬起来,再摔,半生磕磕绊绊,任重而道远。

从“安家”出发,思考关于房子的那些焦虑

站在当下看未来,人们只有更加焦虑:

1,买房?租房?新房?二手房?学区房?

2,房子会涨吗?房子跌了呢?不涨不跌?

3,离婚,房子怎么分!

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狠,全球大的经济体都处于不同程度的下滑或者滞涨,原本2019年底,各路财经界大咖都乐观的憧憬2020年的局势,可有一只黑天鹅突袭武汉,一片黑羽遮盖了中国大陆,目前已经开始往世界各地飞去了。国家出台了一些列货币刺激、财政税负减免的政策,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可预见的会降息等,可谁能预言2020年会上演一部什么戏呢?

我们对未来的未来很有信心,但是却对未来没有信心。这是个很奇怪的景象,眼下里,大企业勒紧裤腰,小企业垂死挣扎。小编希望大家各自安好,怀揣希望一路前行,打击是一时的,收获是一世的,我会加油!一起加油!

《安家》剧过三分之一,后面有更多的关于房子的故事,再聊吧。

房子是一个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生悲喜在里面,生活纠葛在里面,一生财富在里面。对于我来说,我的房子也是我穷极半生的愿望,我为了它背负了债,付出了心思,同时也享受到了安稳带来的满足,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