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鹽城歷史地名的挖掘與保護

論鹽城歷史地名的挖掘與保護

歷史地名與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等一切活動密切相聯,因而往往貯存著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常被稱為一個地方(城市)的窗口、名片、活化石。歷史地名的內涵十分豐富,地色彩濃厚,是歷史遺留的寶貴財產。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一、鹽城歷史地名的類型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1.行政區劃演變形成的歷史地名。據《鹽城市綜述》記載,有許多行政區劃名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使用。鹽城縣、東臺縣和阜寧縣被稱為鹽城市的老三縣。鹽城縣的前身鹽瀆縣,建於前119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阜寧縣建於1732年,距今有280多年;東臺縣建於1768年,距今也有240多年。另外,在鹽城縣十鎮、東臺縣十六鎮、阜寧縣四城的城鎮區劃中,很多行政區劃名(伍佑、大岡、新興、上岡、沙溝、安豐、西溪、草堰、劉莊、西團)仍可在現今地圖上找到。

2.地理環境影響形成的歷史地名。據《鹽城地名瑣談》記載,因地理環境的影響,鹽城不少歷史地名深深打上了不同地形地貌的烙印,並且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有“梯”(雲梯關)、“套”(六套)、“岡”(大岡)、“湖”(大縱湖)、“蕩”(馬家蕩)、“垛”(三垛)、“墩”(溝墩,軍事上的烽煙墩例外)、“灘”(吳灘)、“窪”(洋心窪)、“洋”(陳洋)、“好”(三好)、“坎”(花坎)、“坍”(北坍)、“河”(古河)、“海”(濱海)等,還有“廟灣”(因其在射陽河大彎處和“古真武廟”而得名)、“阜寧”(據“左埠右邑”的習俗,以寓“土埠安寧”之意)、“瓢城”(城池形似“瓢”,取瓢浮水面、永不沉沒之意)、響水縣(潮聲震數里)、建湖九龍口(九條河匯合處)等等。以此為基礎,還派生出一些具有指向功能的歷史地名。一是以方位而定名的。如阜寧的北沙崗、建湖的西吉莊、亭湖區的南洋岸、大豐的東壩頭、射陽的中路港以及大豐境內的東團、西團、南團、北團等。二是以相對位置而定名的。如東臺縣,因在海陵東北地勢高處置縣而故名。大豐縣原名“臺北縣”,因其位於東臺縣之北而得名。還有濱海縣(原名“阜東縣”,阜寧之東)、鹽東縣(鹽城之東)、響南(縣城南邊)、港南(陳港南邊),濱海的坎北(東坎的北邊)、坎南(東坎的南邊),阜寧的城北(縣城北邊),建湖的岡東(上岡的東邊)、岡西(上岡的西邊),東臺的臺南(臺城南邊)、城東(縣城東邊)、富東(富安東邊)等。上述歷史地名不僅再現了形象特點各異、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地貌形態,還反映了人們在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同時,充滿著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3.紀念歷史人物形成的歷史地名。古往今來,不少歷史人物在鹽阜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後人常以他們的名字作為地名以示紀念。據《鹽城地名瑣談》和《鹽城地區的紅色記憶》記載,歷史上有巢城(黃巢)、韓城(韓世忠)、戚家巷(戚繼光)、李堤(李承)、范公堤(范仲淹)、宋公堤(宋乃德)、蔣營(蔣忠)、晏溪(晏殊)、施家橋(施耐庵)、中山河(孫中山)、伍佑(伍祜)、葉挺縣(葉挺)、正紅(顧正紅烈士)、陳濤(陳濤烈士)、陳鑄(陳鑄烈士)、振東(陳振東烈士)、特庸(胡特庸烈士)、方強(方強烈士)、學富(楊學富烈士)、郭猛(郭猛烈士)、步鳳(程步鳳烈士)、廉貽(朱廉貽烈士)、廣山(馬廣山烈士)、潘黃(潘克和黃煒烈士)、先烈(烈士們)、秉文(方秉文烈士)、白果(鄧白果烈士)、智謀(王智謀烈士)、天美(滕天美烈士)等。上述每個歷史地名雖然保存下來的時間有長有短,甚至有的已消失,但它們都曾記載過每個歷史人物在此留下的足跡或業績,因而它們都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歷史內容。

4.地方有名產業形成的歷史地名。在鹽城歷史上,有兩大產業對歷史地名的影響最大。一是古代的海鹽業,二是近代的墾殖業。鹽城最初名“鹽瀆”,後改名鹽城,清朝《鹽城縣誌》載,“為民生利,乃城海上,環城皆鹽場,故名鹽城”。可見,鹽城確實因鹽而成名,且歷來是海鹽的重要產地。因此,鹽城沿海的鄉鎮地名大多與鹽有關,其中灶、堰、岡、倉、團、場、總、盤、圩、灘、垛、蕩等字組成的地名最為活躍,至今仍有不少地名鐫刻在鹽城版圖上。如“場”有草堰場、新興場、伍佑場、劉莊場、東臺場、安豐場等。場內設很多“團”,草堰場共設四個團,東臺、大豐有南團、西團、新團、卞團等。團內擁“灶”,草堰場四團共擁有40灶,其中南團就有20灶,還有別的灶名,如頭灶、三灶、四灶、沈灶、南沈灶等。“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各場設總若干,依次為序。如東臺富安場曾有30個總,如今沿海仍有一總、二總、三總的地名。“倉”即鹽倉,那時著名鹽倉有便倉、西溪鹽倉等。鹽倉也有正倉、便倉之分,今之便倉原是伍佑正倉的副倉。“三倉”因置鹽倉於第三條沙河而得名。後因海勢東遷,致使土滷日淡,鹽產日薄,人們為另謀生路,出現零星墾殖。大規模墾殖出現在民初。張謇、岑春煊、周扶九等掀起了“實業救國”的浪潮,於是在串場河以東的沿海地區推行“廢灶興墾”,先後創建華成、泰和、大豐等幾十家鹽墾公司。其中大豐鹽墾公司就下轄35個墾殖區,開墾27萬餘畝(1937年統計),是鹽城境內63家鹽墾公司之首,大豐縣名來源於此,一直沿用至今。現在仍用鹽墾公司為地名的還有射陽縣的合德(周家墩)、藕耕、阜餘(六份墩),東臺的新農,大豐的裕華、新豐、大中、通商等。可見,上述歷史地名無不印記著地方產業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

5.古老傳說流傳形成的歷史地名。在鹽城很多市縣都流傳著一些美麗的傳說。最典型的是東臺西溪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而與這個傳說有關的地名更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久傳不衰。至今在西溪鎮仍可找到傳說中的一些重要地名,如董家舍、鶴東和鶴西莊、河口村、新生村、辭郎莊、殷莊、董賢村等,這些地名不僅都有豐富的內涵,而且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6.城市不斷髮展演生的歷史地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擴建工作不斷進行,歷史地名在此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歷史地名被派生。如原來鹽城市中心街叫建軍路,隨著城市建設的擴展,此路也不斷延伸,現在分為建軍東路、建軍中路、建軍西路。解放路分為解放南路、解放北路,迎賓路分為迎賓南路、迎賓北路,毓龍路分為毓龍東路、毓龍西路等。有的歷史地名被更名。據《鹽城市縣概覽》和《鹽城市交通志》記載,最典型的是鹽城市名(曾用名有鹽瀆、瓢城、葉挺縣等)和開放大道(曾用名有李堤、范公堤、通榆馬路、通榆公路、204國道)有的歷史地名被成語化。因旅遊發展的需要,往往在描述風景區的景點時,用固定詞組或成語來命名,以達到傳神的效果,從而吸引更多的遊客。例如九龍口景區,原為九條河匯合處得此名,現更名為“九龍搶珠”。有的歷史地名被仿造。不少風景區(山湖之類)的重名就是慕名仿造造成的,為了使仿造地名和原地名相區別,就要另外加所在地地名,因而也成了詞組地名。例如,阜寧縣城舊城改造後,當地人把射陽河兩岸稱為“阜寧外灘”,以增加與上海外灘的區別。又如上海有個中國館,阜寧縣也在新區的交叉路口仿建了一箇中國館,稱為阜寧中國館。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二、鹽城歷史地名的挖掘與保護

鹽城林林總總的歷史地名,承載的是當地歷史,呈現的是特定文化,牽動的是鄉土情懷。綜觀鹽城地方文獻,筆者發現,當時記載的和現今存在的地名有很大的差異,歷史地名流失、更改太多,保留下來的卻太少。若任其發展下去,鹽城悠久歷史的文化底蘊必將受損,這就意味著新城市文化建設的品位下降,城市的靈魂將會被吞噬。可見,如今鹽城的歷史地名存在的現狀不容樂觀,更不能出現像南京大廢歷史地名的現象,給城市建設帶來嚴重的後果,留下慘痛的教訓。以史為鑑,有必要加強對鹽城歷史地名的挖掘和保護。因鹽城歷史地名變動數量較大,這給挖掘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從不同方面加強對鹽城歷史地名挖掘工作的力度。

1.考證、篩選已變動的歷史地名。據《鹽城市綜述》記載,鹽城老三縣指原鹽城縣、東臺縣和阜寧縣,那時城內古蹟很多隻是對老三縣基本相同類型的古蹟數量進行了統計(零星的古蹟未計),可以看出老三縣的古蹟不僅類型多,而且數量也不少。然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古蹟因戰爭、地震、年久失修等原因而消失了,保存至今的已寥寥無幾。又如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問,曾有許多優秀兒女在鹽阜大地上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很多悲壯的紅色詩篇。鹽阜人民為了紀念他們,就用他們的名字來代替當地的地名。這段時期鹽城更名的地名非常多,以烈士命名的地名比較普遍,各級各類機構都有。如今,雖然仍保留了很多烈士地名,但因種種原因,也有不少烈士地名更名了。如有的地名因古老而被恢復(鹽城市名比葉挺縣名歷史悠久),有的地名因旅遊價值大而被恢復(大縱湖地名古老且有生態美,代替忠烈鄉),還有一些地名恢復成人們的習慣稱呼名(如德鳳村更名為堤東村,白果鄉更名為岡西鄉,秉文鄉更名為鍾莊鄉,德輝鄉更名為草堰口鄉,國燦鄉更名為三灶鄉九灶村,亭泉鄉更名為七套鄉等。先烈鄉更名為後港鎮,公鉻鄉更名為王姚村,烈士鄉更名為鼎豐村)。綜上所述,鹽城變動的歷史地名數量大,比較頻繁。那麼,我們應如何挖掘,才能儘量減少歷史地名的損失呢?對那些已消失的歷史地名,需研究者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查閱各種地方誌書籍和相關文獻,從中列出已失的歷史地名,然後逐一對它們進行考證,

一是考證它的歷史淵源,二是考證它消失的原因,三是考證它是否有挖掘的價值和可能,四是能否恢復的建議和方法。同樣,對那些被更名的歷史地名,也要進行逐一考證篩選,一是需弄清它更名的原因,二是比較不同名稱蘊涵的價值,儘量保留價值較大的歷史地名,三是尊重當地人民對歷史地名的習慣稱呼。

2.配合建館工程來挖掘歷史地名。在多年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鹽城十分重視地方特色文化的保護和建設工作,有兩個特色館(中國海鹽文化館和新四軍紀念館)已建成且在不斷擴建完善過程中。那麼,如何利用兩館的擴建機會加強對歷史地名的挖掘呢?

(1)挖掘與鹽相關的歷史地名作為中國海鹽文化館的補充。中國海鹽文化館把鹽城海鹽的歷史濃縮在串場河東景觀帶、鹽鎮水街和中國海鹽博物館裡。誠然,通過建館向人們普及海鹽文化的知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通過海鹽文化來提高鹽城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還需要對海鹽文化進行大量的挖掘。據《鹽城市總體規劃》記載,鹽城市政府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海鹽研究中心,成立國際海鹽協會,舉辦國際海鹽節等,依託高級別的學術研究機構,加強對外交流,提升海鹽文化的層次。另外,還可以把與鹽有關的歷史地名納入到此館的建設體系中,作為對海鹽文化館的補充。可以將帶灶、堰、岡、倉、團、盤、圩、灘、垛、蕩等詞的歷史地名加以充分利用,即在此館的外圍用這些歷史地名構建一些實地考察的路線,讓人們沿著這些歷史地名去追尋海鹽的歷史。同時,人們還能通過模仿鹽民製鹽的生產過程,身臨其境地參與鹽民的日常生活,這樣,人們對海鹽文化真諦的理解會更透徹,人們的海鹽文化認識水平層次會得到提升。

(2)挖掘烈士地名來串聯新四軍紀念館旅遊景區。新四軍紀念館旅遊景區已構建了粗線條的框架,由紀念館、大銅馬、泰山廟和各縣鎮的烈士林園(紀念碑)組成。根據《鹽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為了新四軍文化的傳承,還將整治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周邊環境,增建新四軍與現代國防兵器館、陳毅詩社、新四軍將帥名人館,保護新四軍江淮銀行舊址等,這些舉措將大大豐富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群的內容,有利於弘揚鹽城的紅色文化。然而,僅有市中心區內的豐富內容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把整個市區的各景點整合起來,把烈士地名的點與集中景點的面融合起來,不斷激發遊人遊覽的興趣,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對構成景區環節的烈士地名要加以挖掘,把它們合理納入到弘揚新四軍文化景區的體系中。

3.通過城市地名規劃來規範歷史地名。每個城市建設規劃都離不開地名規劃,看似雜亂無章的地名,其實蘊含著眾多的逸聞趣事,更承載著城市的人文底蘊。所以,對每個歷史地名的易名、存廢都要十分慎重,要加強對歷史地名的規範管理。

(1)挖掘生命力較強的歷史地名。對長期為人們喜愛使用的歷史地名,可通過對已失地名和更改的地名進行一次全面的疏理和考證,選擇長期為人們喜愛的歷史地名加以挖掘和保留。主要有充分反映本地特色、名實相符的地名,如鹽城、大縱湖等;名稱高雅、有色彩、有生氣的地名,如射陽等;用字簡明、無貶義、沒有歧義的地名,如濱海等;不帶有政治口號色彩的地名,如魚市口等;反映人們的美好願望的歷史地名,如阜寧、大豐等。

(2)統籌整合歷史地名。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歷史地名的變動,這就需要對歷史地名進行重新整合。規範方面,取大舍小;知名度方面,取高舍低;年代方面,取長舍短;品位方面,取雅舍俗。在新區規劃與老區優化的過程中,新地名應與原有地名的命名傳統和風格保持一致,體現鮮明的地方特色。這類地名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排他性,可避免雷同。同時,也要對老區的各類不規範地名進行糾正,對新老城區的地名統籌考慮、總體規劃,以形成鮮明的地名群體效應。

4.發動人民群眾挖掘當地歷史地名。長期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民群眾,自然對當地歷史地名瞭解得較多些,有關部門可以通過他們來收集整理歷史地名的資料,特別是一些已失或變更的歷史地名,而在民間一直流傳或使用(非官方規定)的歷史地名更應成為挖掘的對象。如在上面提到的一些傳說的歷史地名或因地理環境原因而形成的歷史地名,可以把它們集中起來編成書籍保存。因為這些歷史地名隨著時間的變遷有可能又會被重新重視或使用。鹽城既是一個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且具有鮮明特色的古城市,又是一個蘇北沿海開發的重要城市,在城市開發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更改或廢止歷史地名的現象。刪掉一個歷史地名,實質上就是在銷燬一段歷史文化,因此,鹽城各地政府和人民要提高認識,從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歷史地名的挖掘和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歷史地名的記憶功能、教育功能、經濟功能和吸引功能,把鹽城打造成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來源:鹽城師範學院學報 2012年 第5期

選稿:常宏宇

校對:楊肖翠

審訂:伍晨嫣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三湘”考

重慶政區重複地名研究

河南縣市地名由來初探

常州地名詞源探析

清代地圖與“哈爾濱”地名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