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市场概况速览

三板做市:864.46↓2.12↓( 0.24%)

整体估值:20.56

做市估值:18.69

协议估值:21.55

挂牌总数:11324家

新挂牌:1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573只

做市转让:363只

总成交金额:4.44亿元

做市转让8590.72万元

竞价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竞价

做市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做市

做市预告

5月24日0家公司转为做市转让

竞价预告

5月24日0家公司转为竞价交易

当天成交情况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竞价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做市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交易额前五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新闻动态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

在全国股转系统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新三板+H股”正式落地后,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继成大生物(831550.OC)后又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君实生物(833330)公告了拟申请港交所上市的计划,新三板医药生物行业掀起赴港热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政策落地后不少企业都在研究相关方案,衡量各方面因素以寻找最佳方案。

“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不管最终去哪里上市或者去不去,现在还在探讨中。这个政策对于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肯定是有好处的。”5月23日,泽生科技(871392.OC)副总经理张秀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先行者的试水已经在市场激起了热烈的反应。以成大生物为例,在其宣布拟赴港IPO后,截至目前股价已经上涨了7%。

企业跃跃欲试

从政策落地后挂牌企业的反映来看,“新三板+H股”概念十分火爆。

仅在股转系统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的13天后,成大生物(831550.OC)就在5月4日率先发布了赴港上市的公告,成为首家申请发行H股的新三板公司。

资料显示,成大生物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人用乙脑灭活疫苗,2017年成大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

“从成大生物公告赴港IPO计划后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表现较为热烈,投资者抢筹情绪明显,而成大生物的试水也给其他企业带来一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一定也还会陆续申请,不过节奏应该会比较平稳。”5月23日,北京某中型券商新三板研究人士指出。

事实上,紧接着在5月14日,第二家计划“新三板+H股”的公司盛世大联(831566.OC)就已经出现。

在如今君实生物的案例中,本身是医药生物类明星企业的君实生物在最初就被寄予厚望,也是此前“新三板+H股”落地仪式上10家挂牌公司代表之一。

君实生物所处细分领域为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近年来,港交所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得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港股整体估值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港交所此前发布的上市新规里面提到允许鼓励尚未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来港上市,这是直接引发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热潮的原因。特别是新三板公司还可以通过‘新三板+H股’模式实现两地同时上市,新三板与港交所两个市场之间巨大的估值差驱使符合条件的新三板生物医药公司纷纷在港交所上市融资。”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认为。

“是否赴港上市我们董事会也还在讨论,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之后有计划还会公告。”5月23日,仁会生物(830931.OC)一位相关人士表示。

医药行业的机遇

实际上,生物科技公司也是这一政策最为受益的一个领域。

“创新药企业一般前期新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盈利,传统IPO制度下这类企业上市之路很难。本次港交所IPO制度的改革,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对研发型创新药企业的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前述分析师指出。

根据规定,港交所要求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15亿港元”,此外建议申请人预期要证明其具备7个特点,包括上市前最少12个月一直从事核心产品的研发、至少有1只核心产品已通过概念阶段、6个月前已得到至少一名资深投资者提供相当数额的第三方投资等。

安信证券研究指出,除君实生物外,可能符合基本条件的公司有人用疫苗研发与销售与产业化的欧林生物(833577.OC),糖尿病药物研发与销售的仁会生物,心血管等领域创新生物制剂企业泽生科技,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研发公司禾元生物(833101.OC),以及微球制剂创新企业圣兆药物(832586.OC)。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5家挂牌企业2017年只有欧林生物盈利,净利润为67.61万元,同比增长101.22%,以5月23日市值计算,欧林生物市值最高,为30.9亿元,其次是仁会生物25.9亿元以及禾元生物20.2亿元。

“去香港上市还是冲击A股我们目前还在考虑中,我们主要是根据公司现有的业务决定,如果站在全球化业务的视野上香港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去A股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选择,可以说是最终目的。”华东某新三板企业董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其实无论公司选择哪条路,到哪里上市或者融资都会面临各种投资者,这对我们来说不是最关键的,关键还是自身公司的情况。”5月23日,某新三板医药公司董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安信三板」政策催热新三板药企密筹赴港算盘各异「诸海滨团队」

A股并购新三板公司:“联姻热”与“分手暗流”并存

2018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增加了近四成,然而,当“联姻”出现热潮时,双方“分手”暗流也在涌动。

有业内人士认为,并购热潮出现是因为新三板市场低迷,IPO发审趋严,许多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将关注点转移至并购市场。

而并购“分手”主要原因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受市场和政策影响,以及并购重组相关方不合规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新三板低迷现象未改善,所以未来类似的并购热与“分手”暗流仍将继续。

并购潮

5月23日,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事件的增加,原因是新三板过于低迷了。”

“并购重组的高发一定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当市场好的时候不会有大的并购重组发生。只有市场太低迷,企业融资很难,流动性不好,新三板被卖的概率才高。同时2018年以来,IPO发审趋严,所以许多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就将关注方向转移至并购市场。”张弛说。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上市公司并购挂牌企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23日,以首次公告日为基准,剔除同一并购事件,以及并购停止案例后,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共公告53例,完成11例,新增案例个数较去年38个同比增长40%。

并购金额方面,2018年至今公告累计交易金额120亿元,2018年并购交易金额在1亿元至5亿元区间的案例占比36%,如果除去未提供数据的案例后,占比50%。其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交易金额超过10亿的有3家,占比6%。分别为隆平高科并购联创种业(430625.OC)、启迪桑德并购浦华环保(835956.OC),深圳惠程并购爱酷游(835089.OC)。

5亿-10亿区间的案例为4个,占比8%;1亿-5亿区间的案例19个,占比36%;1亿以下的案例12个,占比21%;其余的15家没有显示交易金额,占比28%。

并购案例中,受让股权比例100%的有15例,占比26%;在50%-100%之间的案例有15个,占比26%;另有7家受让股权比例在50%以下,占比13%;15家没有显示相应数据,占比26%。

从被并购的新三板企业来看,有24家有市盈率数据,其中10倍以下的7家,10至20倍之间的10家;20至80倍7家。其中格兰博(837322.OC)最高,为78倍市盈率。

根据广证恒生的研究,今年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从上市公司的视角来看,主板、中等盈利规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并购;而从新三板企业视角来看,工业行业被并购案例最多,上市公司青睐于盈利状况与成长能力俱佳的新三板企业。

“分手”忙

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热潮背后,并购双方“分手”的暗流也在涌动。公告显示,原因主要是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受市场和政策影响,以及并购重组相关方不合规等。

2018年5月份以来,就有富临运业和泛远国际(835110.OC)、邦讯技术和协成科技(835991.OC)、会稽山与咸亨股份(834794.OC)分手。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统计,截至5月23日,2018年以来,共有13起终止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截至2018年5月23日,自2014年以来,剔除同一并购事件后,共有78起类似终止或暂停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

公告显示,主要的分手理由是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

最新的分手案例发生在2018年5月11日,富临运业公告和泛远国际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原因是:“由于相关各方利益诉求不尽相同,虽然经过各方充分协商和审慎研究论证,仍无法就核心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故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邦讯技术也给出类似理由,其5月2日的公告中显示:“由于评估机构入场开展工作后对标的公司的估值与标的公司股东对于标的公司的期望估值相差较大,经买卖双方多次沟通、磋商后,双方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就交易价格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上市公司收购挂牌公司失败,除了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之外,多家公司公告中还提及市场和政策变化因素。如新五丰并购天心种业。

此外,不合规也是一大原因。例如,2018年5月3日,会稽山的公告显示:“因中国证监会未核准公司本次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股份转让协议》因条件不成就而不发生效力。

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专注新三板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