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仅仅8300万人,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德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5种诺贝尔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德国就有106位。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德国人之所以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这与德国人的早期教育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得出来的。


0-6岁的时候,是孩子身体与智商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德国的教育为世界所瞩目,他们如何培养出这么多诺贝尔获得者?


德国人的幼儿教育的观念是:


对于孩子,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剥夺孩子的玩耍权利和珍贵的童年。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注重孩子的全方位培养,使其更“完整”


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德国的“自然教育”世界闻名。


德国幼儿园特别擅长情景化模拟训练,其中包括生活周围的环境、不同的单位机构、大自然的环境等。


比起单薄枯燥的书本知识,他们更喜欢让孩子去切身体验,例如为了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会特意带他们去与大自然面对面接触,就是希望孩子对任何事情都保持自己的见解,不要被课本知识所固化自己的思维和感受。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阅读塑造了强大的民族


去过德国,你会发现,在机场候机、在地铁上,玩手机的德国人很少,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手里经常拿着本书看,还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大部头。就算是五六岁的孩子,手里也会拿着绘本,安安静静地阅读。


德国人很少看电子书,电子书的占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们的书店里和家里都有大量的印刷书籍,给孩子看的书更是品种丰富。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


全世界图书中有12%的语种是德语,而德国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


德国也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在柏林,每平均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而这么密集的书店里却永远不缺读者。


在德国的公共场所,你看不到喧闹、喊叫的孩子,安静读书的是大多数。


德国另类教育方式,怪不得8300万人口却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唯一把父母教养儿童的义务写入宪法的国家


德国不主张“学前教育”,不准教孩子学数学、认字母,但却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们阅读。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给他们读书,还经常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


吉姆•崔利斯曾在《朗读手册中》写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用德国人的话说: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爱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