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1989年11月12日,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去世。这位93岁老人一生事业辉煌,为他送别的人很多,可让人唏嘘的是,骨肉至亲只有小女儿茅玉麟一人为他送终,晚景十分凄凉。

茅以升膝下七个孩子,儿孙满堂,枝叶茂盛。可最后怎么会落得这个场景呢?这背后的原因还得从茅以升50岁那一年说起。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的人生转折点

茅以升50岁那一年是1946年,俗话说,五十知天命。这一年是他人生中比较特殊的一年,事业上他主持设计、修建的钱塘江大桥,为阻止日军进攻而自行炸毁的部分终于可以修复重建。也是在这一年,在上海遇到了小他30岁的年轻女子权桂云。

认识权桂云是茅以升人生的转折点,这段婚外情是不伦的,我们可以比较一组数据,茅以升当年50岁,妻子戴传蕙51岁,长子茅于越30岁,而权桂云才刚满20岁。即使放在如此开放的今天,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自从见到这个年轻美丽、青春洋溢的姑娘后,茅以升春心荡漾。茅以升总是找各种理由与她约会,权桂云对这个足以可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也非常仰慕。一来二去,两人水到渠成。

而此时的戴传蕙,茅以升的妻子,却一无所知,还在南京的家中打理家务,整理资料,照料孩子。与权桂云同居后,茅以升对待妻子戴传蕙和平常没有区别,他对妻子一如既往的温柔体贴,也正因为茅以升这样,戴传蕙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她从来没有担心自己的婚姻会有危机。

可事与愿违,这个“从来没有担心”的事情却发生了。因为有着戴传蕙对丈夫茅以升的深信不疑,他家里家外两边穿插,茅以升平平安安地过着家外有家的生活,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这期间,权桂云还为茅以升生下了女儿茅玉麟。可以说,如果不是茅以升后来自己坦白,戴传蕙或许会永远蒙在鼓里。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钱塘江大桥还在修复重建中,这时候新中国兴起了“忠诚老实运动”,这个运动的宗旨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茅以升迫于压力向组织上交代了他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彻底坦白了他与权桂云同居及生有小孩的事实。

组织上坦白后,妻子及家里人也是瞒不住的。茅以升非常担心妻子的身体,戴传蕙曾因自己建钱塘江大桥时,担惊受怕患有抑郁症,病情刚刚初愈。在这种情况下,她不能经受太大刺激。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出轨对妻子的刺激,茅以升以非常婉转的方式向妻子做了坦白。

让茅以升意想不到的是,戴传蕙听完后大惊失色,目瞪口呆,一言不发地呆坐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无论茅以升如何劝导,她都没有丝毫反应。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很显然,戴传蕙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真相刺激到了。戴传蕙非常爱茅以升,非常信任茅以升,她不能承受这晴天霹雳般事实真相,戴传蕙对茅以升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戴传蕙为茅以升撑起了半边天。

茅以升的“贤内助”戴传蕙

茅以升与戴传蕙结婚后,虽已生育儿女,茅以升却一直未停止求学,甚至出国留学。这期间,家里一切事务和孩子,自然全部落到了戴传蕙身上。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因为茅以升工作繁忙,这六个孩子的抚育,全部是戴传蕙一人承担的。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同时,因为时局动荡不安和茅以升工作频繁调动等原因,他们一直在不停奔波,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1920年到1949年,29年中,他们可以说是走南闯北。不完全统计,他们搬迁过的住处就有唐山、南京、北京、天津、镇江、杭州、长沙、桂林、平越、重庆、上海等27处。每次搬家,牵涉到很多具体细节,租房退房,购添家具,重砌炉灶等等诸多事务,以及6个孩子的退学转学等事宜,事无巨细,全部由戴传蕙一人操持、一人打点。

戴传蕙出生于书香门第,读过诗书、气质过人,除了日常家务打理外,戴传蕙会帮助茅以升收发信件、整理文件、接待来访客人,每次茅以升回家时,总能看见桌上整整齐齐的报刊、文件、书信以至电话内容的小条子,有条不紊,为此,他还曾多次赞扬妻子是最称职的秘书。表面看,戴传蕙一直是家庭主妇,但殊不知她同时也是茅以升工作上的贤内助。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1933年春天,茅以升当时在天津大学任教,有一天他收到了杭州老朋友来信,要他去杭州商谈筹建钱塘江大桥的事。收到信后,爱桥如命的茅以升兴奋不已,戴传蕙兴奋之余,不免为茅以升担心,钱塘江江面辽阔,巨浪滔天,水流冲刷的江底变化莫测,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造桥谈何容易,要担当何等大的风险。茅以升担任大桥工程处处长之后,经常在闸口桥梁工地工作,周末才能回家。看不见丈夫的日子里,戴传蕙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在这种高压下,她每天还要照顾家里家外和六个孩子的生活,久而久之,她患上了抑郁症。

1937年11月上海战事爆发,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过江避难,此前防止敌军袭击而一直没有开通的钱塘江大桥开放了,人们在桥面上行走,而桥墩里正堆积着炸药,随时准备炸断大桥,阻止日军进攻。茅以升痛苦极了,他在讲述亲手炸毁自己修建的大桥时说:“就如同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一般”。这年的12月23日,随着一声巨响,茅以升主持建筑的大桥被炸断,日军进攻的步伐也被拖延。

这段日子发生的一切,使得戴传蕙的病情日益加重,她的抑郁症转向了精神分裂。说来奇怪,戴传蕙的病情,到了抗战胜利后,茅以升收到修复大桥的命令后,竟然不治而愈,神奇地康复了。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的背叛无疑像一把利剑刺中了戴传蕙,她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从此她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茅以升的外孙女徐依协回忆说:“外婆总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好像没有高兴过。”

人的精神一旦土崩瓦解,肉体的消亡便是迟早的事了。戴传蕙这期间几次自杀,都被救了过来,6个孩子看到母亲精神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坏,心如刀绞,他们渐渐地把这种怨恨集中到父亲身上,这一点在茅以升大儿子茅于越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此时的茅于越已经成家,原本他对父亲非常敬重,他开始公开顶撞父亲,只是碍于母亲的缘故,他一直隐忍着,才没有完全爆发。1967年,戴传蕙70岁那年她离开了这个让她爱恨交加的世界。母亲戴传蕙离世后,长子茅于越十分悲痛,他是家里长兄,他和弟弟妹妹们都是戴传蕙一手带大的,在他的印象中,母亲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茅于越是孝子,他总想着等母亲年老带她安享晚年,以慰藉她辛劳的一生。不曾想,他还未尽孝道,母亲就早早离世了。茅于越将母亲的死归咎于父亲的背叛,他始终认为,如果没有父亲的出轨外遇,母亲就不会过早去世。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重组大家庭

就在茅于越和弟妹们沉浸在悲痛中的时候,父亲决定要把权桂云和女儿茅玉麟接到茅家居住,茅于越和弟妹们对此坚决反对。但最终在1968年,戴传蕙过世一年后,权桂云和小女儿茅于麟还是搬到了茅家,和茅以升同住。此时的权桂云和茅玉麟当然开心无比,对于权桂云来说,这是二十年来,她第一次同自己爱的男人名正言顺地一起生活;对他们的女儿茅玉麟来说,这是十几年来,她真正体会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权桂云脾气温顺、为人低调内敛,她到茅家后很快与亲友搞好了关系,但她却始终没有办法得到茅以升与戴传蕙六个子女的认同,甚至1972年茅于越回国探亲时,拒绝回茅家,而是坚持住在宾馆。在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大家庭中,茅以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痛苦。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的侄孙茅青在回忆中说:“我曾亲眼目睹茅以升遭到亲友指责的场面,茅以升对此的态度是一言不发,我二舅说他有一次亲眼看见茅以升为此掉了眼泪。”茅以升小女儿茅玉麟曾在回忆中说:“每当父亲因精神痛苦而犯胃痉挛时,母亲就默默地为父亲煮一个鸡蛋,硬壳蛋可以把胃痛压下去。”茅玉麟还坦言,母亲因为亲眼看到父亲为她遭受到的精神折磨,最后也患上了抑郁症。因为心情抑郁的缘故,1975年,权桂云就去世了,当时,她年仅50岁。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晚年的心愿

权桂云死后,茅以升晚年非常看重亲情,他意识到他和自己的亲身骨肉已经疏远了,所以他一直致力于恢复和子女的关系。遗憾的是,茅于越他们始终不肯原谅父亲。在这期间,只有茅玉麟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1979年,茅以升亲自来到瑞士,和长子茅于越交流了一次。此时,横在两人中间的后妈已去世,茅于越的怨恨应该消了些。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谈话不欢而散,茅于越拒绝了父亲茅以升提出的“长兄如父”的传统,希望茅于越能在他百年后好好照顾茅玉麟的想法。茅于越甚至表示此后将不再与父亲往来。茅以升父子和睦相处、兄妹相认的计划落空。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茅以升回国后,他一直不断地给长子茅于越写信,希望修复父子关系。但茅以升的信寄出去后,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1987年, 茅以升因发高烧入院治疗,在这期间,在他身边照顾的主要是小女儿茅玉麟。冥冥之中,他一直不放心一件事,只要他一睁开眼就会询问:“他(茅于越)回信了吗?”但每一次,他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对于茅以升而言,茅于越的回信意义非常重大,他想取得儿子的谅解,否则他死不瞑目。

桥梁专家茅以升出轨酿苦酒,一生事业辉煌晚景凄凉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弥留之际,终于等来了“一封信”,当茅玉麟把信读完后,老人眼中流出泪水,如释重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殊不知,这是一封捏造的假信,他的长子茅于越最终都没能原谅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