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戰“疫"讀什麼紀實篇

前段時間豆瓣上一位小女孩的日記被廣為流傳,後來因為被某公眾號轉發過度關注。女孩不得不關掉豆瓣,但是文中流露的真實的悲傷情緒讓讀者確實感同身受,那種在幾天內失去親人的感覺是文字最真實的表達。有人說2003年看柴靜非典日記,17年後看武漢方方日記。人總是離不開一種心態,那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和不到南牆不回頭,這都是因為我們很難跳出自己的框架去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我們生活中有醫鬧,也有各種不必要的吵架。可惜生活不是一臺葛大爺的爭端機就能解決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理解與我們存在的偏差。尤其是醫生這樣的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也或許只有在今天這場大戰之下,我們對醫生的理解會更深刻的多把。同樣的,在這次戰“疫”後方的我們,多去了解一些簡單的專業知識,多去了解其他行業的生活,對我們很重要。今天推薦的書單就是偏向於紀實文學的書單,對於醫生、醫學、病毒,我們多聽一聽專業的一線人士的生活和感受。

  1. 《護士長日記:寫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裡》


書單推薦:戰“疫


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長張積慧。這本書是“非典”時期在社會上產生過廣泛影響,它真實記錄了廣大白衣天使為抗擊“非典”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努力。書後所附面對記者的談話記錄,進一步細緻入微地展現了一線人員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具有的普通人的情感。該書作為以第一人稱撰寫的對一個重大事件的真實記錄和珍貴回憶,不僅在當時為團結激勵人們戰勝疫情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天讀來仍親切感人,令人起敬。 這本書即使到今天也是冷門書,但卻很真實。曾經由廣東省委宣傳部送審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03年又很快把這本書的內容搬上銀幕製作成了幾集電視劇,由曹穎主演,反響也很好。

推薦指數:!!

2. 《生命之書:外科醫生的生命手記》

書單推薦:戰“疫


該書作者Sherwin B.Nuland 是耶魯大學醫學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外科醫生,臨床學、外科學、醫學史、醫學倫理學教授,耶魯大學社會與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Policy Studies)研究員。曾受邀參加TED演講。同時也是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獲得者,《紐約客》《紐約時報》《時代》《紐約書評》專欄作家。《生命之書》是努蘭醫生個人行醫生涯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的記錄與反省。作者以醫生的身份帶領讀者開啟一場探索生命的旅行,以醫生的雙手揭開生命的神秘面紗。以疾病為切入點,從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講到生殖系統,用作者處理過的真實病例,讓讀者知道各個系統如何運作。另有章節專門討論血液、遺傳、心臟,以及人體細胞浸泡於其中的組織間液。當然,也有病毒的認識。作為一個暢銷書作者,作者的行文流暢,加上專業素養加持,使得本書可讀性極強,讓普通人對西醫外科手術和西醫角度看人體健康、西醫方法處理外科小疾病都有簡單的認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努蘭醫生另外一本書《死亡之書》,是這本書並駕齊驅的一本醫療紀實手冊,成書與這本書之前。國內都是由名家林文斌和廖月娟翻譯,另外這兩本書在國內還有另外2個譯名:《生命的臉》和《死亡的臉》。

推薦指數:!!!

3. 《瘟疫年紀事》

書單推薦:戰“疫


作者是丹尼爾 笛福,我們熟悉的這個作家的作品是《魯濱遜漂流記》,就像這本書當時的背景富於諷刺一樣,作者實際上是在英文文學史上現實主義題材的高手,被譽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之父”。而這本《瘟疫年紀事》則是他寫的紀實文學。我們現在接觸新聞和記者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寫出魯濱遜的笛福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新聞記者。我們以啟蒙時代的大背景和歐洲三大瘟疫去看這本書會讓你跳出小說印象。這本書更像是記者深處一線時的採訪見聞錄。按照許志強先生譯後記中的介紹,1664年年底這場爆發在倫敦的瘟疫是一種腺鼠疫,

和《十日談》開篇描繪的那種瘟疫症狀一模一樣。染上此病的人,身上會出現所謂的“標記”(token),然後頭痛,嘔吐,往往很快死去。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染上了病,在街上行走或在集市裡購物時,突然倒斃,被人扒開衣服,發現身上佈滿“標記”。患者通常是在脖頸、腋窩和外陰部出現這種“標記”,也就是黑色小腫塊,“其實是壞疽斑點,或者說是壞死的肉,結成一顆顆小瘤,寬如一便士小銀幣”。這是史書中屢屢描述的歐洲“黑死病”症狀。因腫塊疼痛難忍而變得譫妄發狂,甚至跳樓或開槍自殺的大有人在。

瘟疫當代的記載不少,尤其是塞繆爾·佩皮斯的日記,但笛福的行文更為系統。笛福發表這本書是在1722年,而他收集整理素材的時間和這次瘟疫的實際差不多同時,據說很可能是基於笛福的叔叔,亨利·笛福當時所留下的記錄。而我們今天讀這本書可能有點野史的味道。但在當時出版這本書卻也有一個很大的事情,我們熟悉的笛福是一個小說家,但他也是一個啟蒙思想家和政治家。1721年,笛福曾經就隔離法案與其他英國議員爭論不休,許志強先生的譯本是根據他唯一生前看到的版本譯出的,可謂原汁原味。我們在讀這本書時代入感也非常強,其實按理說歐洲不缺乏遭遇瘟疫的經驗。這次大災難寫的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三次大瘟疫。很多人當小說去讀,但我覺得這是一篇優秀的報告文學。

推薦指數:!!!!!

4. 《打開一顆心: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檯前的生死故事》(《Fragile Lives: A Heart Surgeon’s Stories of Life and Death on the Operating Table》)

書單推薦:戰“疫


理想國出品的紀事系列中的一本,由果殼網資深翻譯高天宇負責翻譯,北大第一醫院心外科醫師負責審讀。作者斯蒂芬•韋斯塔比(Stephen Westaby,1948— ),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主任醫生及教授,世界一流的心外科手術專家和人工心臟專家。一生參與過1萬多臺心外科手術。在心外科暨胸外科從業數十年,手術成績卓著。本書即彙集了作者經歷的一些經典案例(多數發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間),既剖白了作者的心路歷程,也分享了很多案例故事。現在社會不知道是節奏過快還是環境變化緣故,醫療技術雖然越來越好,疾病卻同樣和時代與時俱進般進化。很多疾病開始出現年輕化,甚至猝死都變得不算新聞。特別是冠心病患者也越來越年輕化。有時候我們對自己身體的瞭解也很少,多疼愛自己一些,就是從瞭解自己開始。這本書很薄,就200多頁。但書中每次開胸手術的描寫卻都很詳盡,又不像教科書一般枯燥。讀者會有一種看故事的感覺,最近網上流行《法醫秦明》這種刑偵類書,但是實際上每一位有外科手術經歷的醫生都是一個潛在的好作家。

推薦指數:!!!

5.《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書單推薦:戰“疫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1954— ),美國非虛構作家,《紐約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英文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的非虛構作家約翰•麥克菲。普雷斯頓擅長以非虛構手法,處理科學題材。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虛構作品《第一道光》,這本天文學題材的書獲得了美國物理學學會的科學寫作獎。十年後,普雷斯頓推出了另一部科學寫作經典《血疫》,這本描寫埃博拉病毒緣起的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普雷斯頓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分獲獎的得主。埃博拉病毒和這次的冠狀病毒一樣,中間宿主是野生動物——靈長類的猴子卻更具有傳染性和危害性,但是讀這本書卻讓我們時刻想起本次疫情,並從中汲取教訓。這也是這本紀實性很強的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這本書後來拍成了同名美劇《The hot zone》一樣十分精彩!

推薦指數:!!!!!

6.《醫生的修煉》

書單推薦:戰“疫


“湛廬文化·心視”系列107本中的一本,該系列的書引進了不少心理、醫學等生活方面的科普性較強的權威小書。本書作者阿圖 葛文德是《時代週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唯一的醫生,2014年《展望》雜誌年度“全球十大思想家”。他是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影響奧巴馬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在《醫生的修煉》一書中他用14個主題三大部分講解了作為外科醫生的工作所及與領悟,書中更像是醫生跟我們分享工作中的小故事,作者葛文德醫生寫過不少紀實類的書籍。這是他2002年的作品,很多人就是讀了這本書後立志當一名醫生的。書中有不少新奇有趣的治療案例,如通過切除交感神經治療臉紅症,通過胃繞道手術醫治肥胖症等。我們越多的去接觸真實的醫生生活,就越能去面對疾病和醫院的人際關係處理。在這點上,阿圖醫生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在書中展示的都很好。對這位醫生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紀錄片《阿圖醫生》 和他的同名書。

推薦指數:!!!

7. 《梅奧住院醫生成長手記》(《Hot Lights , Cold Steel: Life, Death and Sleepless Nights in a Surgeon's First Years》)

書單推薦:戰“疫


推薦每一位醫護人員或有從醫意願的人讀一讀這本書。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一本書,同樣由湛瀘文化出品,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力薦的醫生必讀書目。本書作者的真實記錄,而且作者也很傳奇。他從一個出租車司機、建築工人一路由菜鳥開始升級打怪的歷練為一個住院醫生,而且在梅奧這個頂級醫療中心的住院醫生。本書和作者一樣既勵志,又幽默;既傳奇,又不乏悲傷。摘錄一部分提前欣賞下,其他的有待諸君自己品嚐:

腫瘤學與骨科勢不兩立。在骨科,我們遇到的通常是健康人,處理的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對於軟骨破碎的病人,我們負責移除;對於髖骨關節炎的病人,我們為其做移植手術。經過處理後,病人們會感覺好了許多,所以我熱愛骨科。我熱愛每天這項進行修復的工作,我喜歡完成任務時候美妙的成就感。 然而腫瘤學卻是另一番場景。腫瘤學通常意味著癌症,而癌症又常常成為最後的贏家。可憐的腫瘤學家們,輸的仗總是比贏的多多了,而且每天也沒有感激的病人來致謝,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們的能力。他們一輩子都在簽署死亡證明,而沒有手術報告。我由此得出的總結是:腫瘤學家是比我們更好、更堅強的人們——他們做了分內的工作、治療病人,但是卻沒有享受到我們骨科大夫獲得的稱讚和感謝。

另外,書中還有很多顛覆你想象的現實。比如一個住院醫生的工資是很低的,作者在梅奧做住院醫的時薪摺合成人民幣大概就20元左右,書中作者就提到過為了家庭趕赴幾場醫院工作的事情。此外還有醫生成長道路上的道德和自我鞭策。

推薦指數:!!!!!

8. 《給想成為醫生的你》

書單推薦:戰“疫


作者是須磨久善,沒錯。他是一位日本醫生,還很有名氣。他於1974年畢業於大阪醫科大學。在虎之門醫院、順天堂大學附屬醫院實習,歷任三井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部長、天主教大學心臟外科教授、葉山心臟中心院長、心臟血管研究所主管,現擔任代管山須磨心臟醫院院長兼順天堂大學客座教授。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使用胃網膜右動脈的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及日本首例巴提斯塔手術。獲日本心臟病學會榮譽獎。曾監製日劇《醫龍》《巴提斯塔團隊的榮光》,還有基於他真實經歷的特別劇《外科醫生須磨久善》。這本書是讀庫出品的14歲懂社會系列的一本。這套書雖然口碑兩分,但是擋不住他暢銷。而且讀庫出品,基本上都是好書。因為作者是一位心外科專家,所以在這本書裡你會讀到很多與心臟有關的小常識,不過儘管書是給14歲的朋友編選的,不代表成年的朋友就能知道這些小常識,不信我摘錄一小段:

你的心臟有多大? 心臟的大小,與主人的體形呈一定比例,日本成年女性的心臟,與美國兒童的大小差不多,日本成年男性的心臟,與美國成年女性的大小差不多。基本上都相當於自己挙頭的大小,重量約為150-200克。 你知道自己的心臟有多勤奮嗎? 心臟一天要跳動十萬次以上。表面是褐色的肌肉,有些地方帶有脂肪。隨著年紀增長,脂肪會不斷增加,心臟也會帶上更多黃色 儘管心臟每天跳動十萬次以上,但並不會發生肌肉痠痛,也不疲勞,上帝賜予了心臟不可思以的肌肉 心臟的形狀是圓錐形,也就是通稱的“心形”。它位於胸部的正中,不過偏向左側,所以左胸最容易感覺到它的存在。將手放在左乳房下方的助骨之間,便可以觸摸到心跳

推薦指數:!!!!!

9.《疾痛的故事:苦難、治癒與人的境境》

書單推薦:戰“疫


出自上海譯文出版社復旦—哈佛當代人類學叢書,作者阿瑟·克萊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凱博文),1967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部主任和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現任哈佛研究生院及醫學院終身教授。她是國際醫學人類學界和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本書既是一本醫學書又是一本人類學的書。他通過對慢性疾病的闡述,指明瞭生物醫學的挑戰,說明了家庭醫療的重要性。並且,他對於疾病的闡述與《疾病的隱喻》一書中的觀點不謀而合,或則說對於慢性疾病而已,疾病的隱喻就帶有普適性。本書偏學術性,神經和生物醫學學生讀起來會很輕鬆,算上專業領域裡比較科普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

10. 《非典啟示錄》

書單推薦:戰“疫


這本書來自法醫宋慈的老家,曾經寫過宋慈傳記《洗冤》的閩籍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王宏甲。推薦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他寫的很紀實,關鍵在於他不是寫於2003年,當年他也是在國家醫療還沒有應對如此大的疫情經驗的情況下衝到第一線的,所以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只是他沒有跟風在當年寫出一本書來。直到關於“非典”的話題逐漸被淡化他才覺得這不正常、不合理,這種選擇性遺忘,被遮蔽的是我們以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教訓與經驗。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輕淺,失去一次將災難變為財富的機會。他認為,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把災難變成財富,就是真正的不幸。在“非典”事件中,不論得與失,都淘洗出我們民族血染的財富和淚洗過的良心,這不能被忘懷,不能被丟棄。正是基於這種觀點,他把材料整理出來花費十年時間寫了這本不暢銷的報告文學,2014年正式出版。至今知道的人還不多,但確實是讀來很應景。像是一種輪迴,人們的遺忘再次被喚醒。

書中說,“人類對這個星球的破壞以及人類對人類的攻擊和殘害,都有動物比不上的醜惡。但是,人類中也有許多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他們呈現的優秀品質代表著這個星球的生命體所能達到的高尚。範信德就是這樣一個高尚的普通人。”書中記錄了這個在廣東中山二院工作了整整40年的老醫生,平時被同事們親熱地稱為“德叔”。他在關鍵時刻所表現出的不凡與高貴,激勵著人們。另有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最年輕的主治醫師李曉紅,她是在救治“非典”患者中第一位以身殉職的軍醫,她剛剛懷孕6個多月。在她生命的最後10天裡,雖然已經說不出話來,但仍然堅持著記錄下自己患病的感覺,一點一滴都不曾遺漏,希望對其他患者有用。人們看到她的筆跡一天天越來越顫抖,似乎看到她的生命在走向盡頭。而在她逝世之後人們更發現,她不到30歲,常年使用3塊6角錢的化妝品,住在衚衕裡沒有暖氣、沒有衛生間的14平方米老房子裡。“她屬於那種平凡得不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人。”像這樣的好人默默奉獻著太多的光亮,他們在關鍵的時刻站出來,燃盡自己,照亮別人。而我們對大德大勇的人們的表彰、宣傳往往是一過性的,具有限於特殊時期的權宜色彩。隨後所發生的事情、累積的信息,會不斷地、迅速地覆蓋著過往的一切——當遺忘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態,特別是當我們有選擇性地遺忘的時候,實際上正在走上一條不該踏入的歧路。

或許,我們在這次疫情之後又會見到很多一線採訪報道之外的很多書籍,或許我們又會回到“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輪迴中去。但總要有人不斷的出來,時不時的打我們一巴掌,然我們記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和那些留下故事的人們,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後的寶貴經驗。我們的文明在傳承中遠不止五千年,不只是因為文字,更因為內心精神的基因。

記憶總是會模糊,唯有文字才能記錄最真實的心態。看到這些紀實性的文字,它們都是帶著血和智慧的結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類和病毒從來都是一起構建這個世界的基礎。相愛相殺,有賴於我們更好的去理解自己和身邊的一切,多點理解,就多一份和諧。不論是人際還是人與自然,皆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