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前列腺炎是怎样引起的?

谜教主


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白浊”、“白淫”、“疝癥”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风邪化热传于下焦,或素体虚弱、脾肾亏虚,或因嗜食醇酒和膏粱厚味,致气血凝滞,湿热内蕴,又因房事不洁肾阴亏耗,阴损及阳,阴阳失调所致。

中医将前列腺炎分为六型,分型即病因:

1、肾阴虚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滴白,尿道灼热,小便频数、淋漓不畅,小腹及会阴部隐痛,腰膝酸歉,眩晕耳鸣,咽干口燥,失眠健忘,五心烦热,遗精早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

2、肾阳虚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滴白,小便频数、淋漓不畅,小腹及会阴部隐痛且有冷凉感,遇寒加剧,得热稍舒,畏寒肢冷,腰酸膝软,神疲倦怠,性欲低下,头晕目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肾壮阳。

3、脾气虚弱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滴白,小便无力、频数、艰涩不畅,尿意不尽,遇劳加重,小腹有坠胀感,小腹及会阴部隐痛,神疲倦怠,自汗,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

4、寒凝肝脉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滴白,小便频数、淋漓不畅,小腹及睾丸冷痛,遇冷症状加重,得热则症状减轻,或呕吐清水,形寒肢冷、腰膝冷痛,性欲减退,面色晄白,口唇青紫,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治宜暖肝散寒。

5、肝经湿热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小便频数、色黄,小腹及会阴部隐痛,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食少纳呆,或见寒热往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6、气滞血瘀型

症见尿后余漓不尽、滴白,腰部、小腹及会阴部胀痛或刺痛,小便淋漓涩痛,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迂曲、色深,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但总的说来,不论具体病在何处,其诱因不离过度思虑伤及阴气、饮食油腻阳气亢盛、纵欲过度气血双亏、工作劳累耗伤心血这几点。

所以,中医也常将前列腺炎归为脾气亏虚,精血瘀结的恶果。

这是因为人的体内存在着一股“正气”,“气顺”则精、血、津、液都会顺着这股“正气”顺畅地运行,而如果脾火旺盛,则脾气亏虚,阴阳失衡,正气不足。而前列腺上托着膀胱,前列腺的任何异常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到小便。并且中医素有“气虚引发血瘀之症”,除此之外前列腺还是男性精液中成分含量最多的前列腺液的来源,正气不足,精、血、津、液很容易瘀结在前列腺内,引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所以中医认为,要想根治前列腺炎,首先要清脾火、凋脾脏,只有将脾气理顺了,人体内的各种阴液才能得以舒畅、顺达地运行,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养分,平衡五脏阴阳,强化五脏功能,最终使人体机制维持在一个真正健康的状态。


纯钧LHGR



那么,在这里,我可以详细的分享一下,希望对患有前列腺炎的男性朋友有一些帮助,在治疗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其实在咱们中医是没有前列腺炎这样一个疾病或者说法的,因为咱们古代并没有解剖学,解剖学来自于西医,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人体有前列腺这样一个器官。同样的道理,古代也是不知道心脏和肾脏这些器官的。


但是相信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咱们老中医有肾虚的说法,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和阴阳虚,既然不知道有肾脏这样一个器官,那么咱们一直流传下来的肾虚也不能和西医解剖学上的肾脏相混淆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有人混淆的,觉得肾虚了,就去查查肾脏,其实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在西医解剖学上,肾脏是制造尿液的,而中医的肾虚,多与男性的性功能有着密切关系,而肾脏对性功能是没有主导作用的,因此这一条也可以肯定肾虚并不指西医的肾脏的。


那么,老中医提到的肾虚,指的是哪个器官呢?其实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面,中医俗称的肾虚,其实和西医解剖学上的前列腺这个器官表现出现的症状是相吻合的。在中医,肾藏精,主生殖,说明咱们老中医说到的“肾”和生殖功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西医,男性的前列腺是特有的性腺器官,是控制男性排精的闸门,男性的射精管是从前列腺里穿过去的,男性的精液有三分之一也是前列腺液,前列腺液是给精子提供营养,促进精子游动的。


其实大量的事实表现,中医俗称的肾虚和西医的前列腺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是相吻合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老百姓是很难理解这方面的,甚至有些医生也是参不透,从而导致很多的前列腺患者走了弯路,老是补肾又不不好,甚至是越补越虚。这种情况我在平时接诊中也遇到不少的。


在中医讲究标本兼治,化病根治疗,那么病根就是在前列腺里面,当中医觉得肾虚的时候,应该先检查清楚前列腺是否有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推理验证。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