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2020年伊始,眾多網友被逼成了“廚神”

曾經的廚房小白、外賣一族,

紛紛走進廚房

在鍋碗瓢盆中,

發現了另外一個自我

蛋糕、麵包、油條、包子饅頭

成為熱門搜索

就連曾經落寂的酵母

也成為眾人之寵

朋友圈的廚藝大比拼大飽眼福

也會忍不住遐想:味道如何?

在追求“口味”的道路上

當然少不了“鹽”

但是,怎麼吃“鹽”才健康呢?

今天,給大家支支招。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為什麼我們要反覆嘮叨“少吃鹽”?

長期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會有許多疾病找上身,首當其衝的就是高血壓,它會讓你血壓升高的很緩慢,很隱蔽,開始往往沒有什麼症狀,偶爾有些頭痛、頭暈、心悸等,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時間久了,高血壓就成為隱藏在患者身上的“無聲殺手”,發生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除高血壓外,

吃鹽過多還會導致胃癌、骨質疏鬆、肥胖、哮喘、腎病等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增高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吃多少鹽才是健康的?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也就是不到一瓶蓋的量。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青少年需要的鹽量更少,0-6 個月的嬰兒通過純母乳餵養完全能夠滿足機體對鹽的需求,無需另外添加鹽。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舉個例子,三口之家,兩個大人和一個12歲的孩子,一天的食鹽量不能超過15克,平均到三餐,一餐大概5克,如果是2克的鹽勺,就是2勺半,平均分配在幾個菜裡。如果你們家的孩子是小於11歲的兒童,那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就需要減少了。這個5克是指一天中攝入的所有鹽,包括鹽、醬油或醬料、腐乳等醃製食品以及各類零食中的鹽。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家庭減鹽小技巧


1、使用限鹽勺、限鹽罐等工具。有了上面的計算方法,再搭配上限鹽勺或限鹽罐,就會省事很多。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1克和2克兩種規格的限鹽勺,也可以把一天的用鹽總量一次性裝入限鹽罐,一天之中不管做多少菜和湯,就加這些鹽,則全家人攝入鹽的總量就不會超標。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2、少吃高鹽調味品和高鹽食品。如果在菜餚中加入了醬油或醬料,那就要適當減少鹽的用量,建議選擇低鈉鹽、低鹽醬油,減少味精、雞精、豆瓣醬、沙拉醬和調料包的用量。腐乳、鹹菜等醃製食品和熟食肉類、香腸、罐頭等加工肉製品往往添加了大量食鹽和防腐劑(也含有鈉),屬於典型的高鹽食品,也應少吃。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3、少吃含鹽零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除了調味品、醃製品、熟肉製品外,還有一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麵、速凍食品等)和零食(如五香瓜子、話梅、果脯、薯條等)裡含有過多的不可見的鹽。有些食品甚至嚐起來根本不覺得鹹,我們要少吃這些藏鹽的加工食品。新鮮蔬菜水果中鉀含量比較高,可以促進鈉的排洩,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4、烹飪中減鹽小竅門

以鮮代鹹。使用香菇、海米、紫菜等食材,利用其本身的鮮香味,可以少加鹽甚至不放鹽。以作料代鹽。炒菜時使用蔥、姜、蒜、辣椒、花椒等天然香料為食物提味,彌補鹹味的不足。出鍋前放鹽。出鍋前再放鹽,可以讓人很容易感受到菜表面的鹹味,從而減少鹽的使用量。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5、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注意閱讀營養成分表,在營養成分表中,鹽是以“鈉”含量出現的,大家可以用這個公式進行換算,食鹽(g)=鈉(g)*2.54,如果覺得麻煩儘可能購買鈉鹽含量較低的包裝食品和罐裝食品,和選擇標有“低鹽”、“少鹽”、或“無鹽”的食品。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