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確診病例”是從凝似病例中來的嗎?那為何凝似從未減少?

一般經過


全民關注疫情數字,盼望出現拐點。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隔離是最重要的抗擊手段,隔離成功的表現是疑似病人不再增加,也就是確診病人都是從已隔離的疑似病例中發現,每天確診數量並不說明什麼,也不會增加新的傳搖,怕的是出現一個新病例就多一批需隔離的疑似病例,這些潛在的確診人群在隔離前不知道傳染多少人,很難說拐點到來。重要的事說三遍,隔離!隔離!隔離,有病無病都要隔離(防護也是隔離),讓病人孤立的暴露,病例不再從普通人群出現。抗擊疫情大功告成。


融融37543681


要說明這個問題,咋們先要弄清何為新冠的確診病例,何為新冠的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是指符合確立診斷標準的病例。

那新冠的確診標準是什麼?是症狀體徵?是流行病學史?是血常規?是肺部影像學?答案都不是,目前確診的標準主要還是病原學檢測,也就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能確診。

新冠疑似病例是指流行病學史,症狀體徵,血常規,影像學檢查都很像新冠,種種原因,還沒有獲得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結果的病例。

那確診病例是不是從疑似病例中產生的呢?我的答案是:應該是。為什麼這麼說呢?除了一開始少數人恐慌性就醫除外,目前沒有任何症狀的人一般是不會去醫院進行病毒檢測的,不管他們是怕去醫院交叉感染還是怕萬一查出來被隔離的恐懼心理,我想去檢測應該都是有症狀的疑似患者。所以,就目前看,確診病例是從疑似病例中產生的,這句話,就目前看,沒多大毛病。

但是,我們要明白,由於新冠是傳染病,是會傳染的,病源數不是固定不變的。病人數量在疫情沒有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是在不斷變化、不斷增加的。就目前看,疑似病例由於床位問題並沒有全部住院,好多疑似病例是在居家隔離觀察,所以,最終用新冠病毒核酸試劑盒檢測出的確診病例也許來自門診新發病例,也許來自已經住院的未確診患者,不一定就是之前居家隔離的那一大批疑似病例。所以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確診病例多了,疑似病例還是不減少了。

當然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無非幾點,要麼醫務人員不是足夠多,要麼檢測試劑不足夠充沛,要麼病毒太厲害。但我本人還是更傾向於前兩者。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全科醫生AAA


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實際上就是一個遞進的關係,每天的確診病例,都要從疑似病例當中產生,在經過核酸檢測之後,如果呈現陽性特徵,那麼就確診,反之則排除。而疑似病例,則是從就診患者群體當中發現登記的,在門診就診過程當中,醫務人員發現患者與新型冠狀病毒病症有高度的相似性,那麼則會被定義為疑似感染病例,然後再安排核酸檢測。

疑似病例從未減少,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病毒攜帶者,也就是我們講的傳染源,因為在大量的居民群體當中,還潛伏著病毒源,而這個潛伏期又長達兩個星期,期間所有與傳染源接觸的人,都有機會感染,也正是這部分不可測的潛在傳染源,最不好控制。在今天公佈的數據當中,2月6日疑似病例一下子漲了5000多例,這是一個形勢很嚴峻的數據,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並加強日常的防控力度。

另外,在2月5日晚白巖採訪王辰院士當中,王院士對確診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檢測盒緊缺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臨床的觀察來確認,比如說,如果疑似患者出現的病症,和新冠病毒幾乎一樣,那麼是可以通過臨床確診的,這樣可以提高效率,讓更多的確診者早日得到治療。


元芳有看法


其實一些疑似病例基本上已經很接近確診病例,可以說確診病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從疑似病例中出來的,懂的人其實都知道,疑似病例基本上已經同等,確診病例的減少和疑似病例的減少才合適,如果疑似病例不減少,那病情基本上還在爆發期,疑似病例的減少說明了疫情得到了控制。

疑似病例其實就是症狀和情況非常接近確診病例,只是還沒有最終的確定病發而已,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基本上差不了多少,從病發到確診需要一個檢測的時間,在檢測還沒有結果的時候,沒有確診的情況,但是症狀已經非常明顯了,這就是疑似病例,當最後的檢測結果出來以後,確定了感染,其實就是確診病例。

確診和疑似病例,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確診認定了感染,而疑似病例沒有確診結果出來,所以不能直接判斷已經感染,雖然說症狀很明顯,但是沒有最終的檢測結果證明而已,而疑似病例並不代表一定感染,而是說明了症狀非常接近,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的一個群體,所以確診病例在這裡面出來其實也是正常的。

疑似病例為什麼很少減少,原因在於很多感染者出現症狀並不是第一時間就確定成為確診感染者,而是先成為疑似病例,經過檢測得到最後的證明,所以疑似病例沒有減少,說明了感染者還有許多在傳播,等到沒有了疑似病例,也就證明了病毒已經被控制了,疑似病例的減少確診病例也會跟著減少,潛伏期一過爆發期來臨就說明了疑似病例的增加。


無法超越的足跡


關注疫情變化的人真是很揪心,看著每天確診病例持續增高,疑似病例也在增高,按道理說確診病例都是從疑似病理中篩選出來的啊,怎麼每天確診這麼多,疑似病例還是隻增不減?


確診病例不全是來自於疑似病例

在疫情前期由於核酸檢測試劑和檢測人員的不足,連疑似病例都檢測不過,所以前期的確診病例基本上都是來自於疑似病例。但是目前隨著國家醫療資源和人員的調配增強,除了給疑似病例檢測外,還要對隔離人員和發熱病人進行檢測,這部分人中也會檢測出感染患者。



目前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每日疑似病例人數已經得到控制,基本維持或者已經下降,但湖北地區疑似病例還在上升

從這幾日公佈的數據來看,從武漢宣佈封城後,到今天2月6號,恰好過了一個潛伏期,全國除武漢以外地區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一代患者,二代患者人數持續減少,但是湖北地區由於前期醫療資源緊張,出現了很多家庭集聚的二代或者三代病例,所以近期疑似病例還在持續增加。



不要被數據給嚇到,目前疫情防控已經從“攻堅戰”轉至“殲滅戰”。

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執行,還有全國各地醫務人員和醫療資源的統一調配加強到湖北,2月5日—7日,完成武漢市所有疑似病例的核酸檢測。在2月5日晚24時,收治所有確診病人。讓疫情全部暴露出來,達到高點後,將呈現平穩下降趨勢。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醫學掃地僧


疑似應該是疊加的,就算疑似確診之後,不從疑似中減少,好比第一天疑似100,確診為0 ,第二天從疑似中確診了2例,又發現疑似30,那麼疑似就變成了130,確診為2。個人觀點。


風之音4


首先要弄清楚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區別,現在所謂的確診病例,主要是雙肺CT確認加核酸測試為陽性,兩個主要指標,疑似病例主要是指病症比較像新型冠狀病毒,但核酸測試為陰性的患者,一旦核酸測試轉為陽性以後才會確認為確診病例。

明白了兩者的區別,我們再來看看確診病例的三個主要來源,第一個就是疑似病例轉為確診病例,這個比例應該是比較大的,目前也只有醫院有具體的轉化率,第二個是密切接觸人群,也就是正在醫學觀察的群體,待有人有發熱,乏力等病症後再確診的,第三個是社會中那些不知道在哪裡傳染上病毒後,出現發熱乏力等症狀後直接去醫院確診的。

目前看,這幾個來源的數量都有下降的趨勢,也就是現在的防護手段慢慢開始有效果了,需要大家繼續堅持一下,勝利就在前方,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三少2723


舉個例子:你手裡有300塊,你每天花100,可你每天也賺200。我就問,你花的難道沒有今天賺的錢嗎。😣😣😣




南柯拾夢


不一定。

確診病例有一部分是發病後直接確診的,還有一部分是從疑似病例裡面確診的。

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處於發病初期,而用現在的檢測試劑暫時檢測不出來,但又有症狀,又可能又來自於武漢,或者與武漢人員有接觸史,所以只能先暫時觀察。

如某個人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那麼與他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同事等都需要進行隔離觀察,但這些人都不能算作疑似病歷。如果這裡面有人發燒了,或者同一棟樓裡的人或者同事有人發燒了,與該患者有理論上接觸,但檢測病毒為陰性,所以只能作為疑似病例。

還有就是由於發病人數太多,當地醫院接待能力有限,而醫療物資又缺乏,當地只能給高度懷疑的人員確診,或者等有試劑盒以後才能確診,在沒檢測之前只能列為疑似。

在2月5日21時召開的湖北省第15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胡立山也明確說,武漢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床位不夠,很多人不能住院,檢測是不是感染了,已感染的有的也不能住院治療,武漢不得不宣佈各定點收治醫院從5日起,原則上只收治確診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目前我們看到每天大量的新增患者增加,並不是疫情越來越嚴重,而是武漢最初醫護人員有限,接待能力有限,很多人可能感染了而無法確診。前三四天新聞報道,目前湖北省有大約8000多名支援的醫務人員,接診能力大大加強,所以每天確診人數和疑似患者都增長很快。

目前全國都已經採取了很強力的措施在管控,群眾也認識到嚴重性不再出門,相信湖北省外的疫情將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患者不會再迅猛增加。

而武漢隨著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等陸續投入使用,疫情也能得到有效緩解。

今年庚子年,國家遇到這種災禍,但我們國家上下一心,這場戰役將很快能勝利。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七葉一支花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知道這樣一個順序就可以基本明白了:確診病例來源於疑似病例;疑似病例來源於十幾萬的隔離觀察對象群體。所以雖然每天都疑似轉為確診,每天也有大致相似的被觀察者轉為疑似病例。所以疑似總量未能減少的原因就在於此。只有等到全部被觀察人群都解除了觀察之後,疑似病例才會真正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