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确诊病例”是从凝似病例中来的吗?那为何凝似从未减少?

一般经过


全民关注疫情数字,盼望出现拐点。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隔离是最重要的抗击手段,隔离成功的表现是疑似病人不再增加,也就是确诊病人都是从已隔离的疑似病例中发现,每天确诊数量并不说明什么,也不会增加新的传摇,怕的是出现一个新病例就多一批需隔离的疑似病例,这些潜在的确诊人群在隔离前不知道传染多少人,很难说拐点到来。重要的事说三遍,隔离!隔离!隔离,有病无病都要隔离(防护也是隔离),让病人孤立的暴露,病例不再从普通人群出现。抗击疫情大功告成。


融融37543681


要说明这个问题,咋们先要弄清何为新冠的确诊病例,何为新冠的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是指符合确立诊断标准的病例。

那新冠的确诊标准是什么?是症状体征?是流行病学史?是血常规?是肺部影像学?答案都不是,目前确诊的标准主要还是病原学检测,也就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才能确诊。

新冠疑似病例是指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血常规,影像学检查都很像新冠,种种原因,还没有获得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病例。

那确诊病例是不是从疑似病例中产生的呢?我的答案是:应该是。为什么这么说呢?除了一开始少数人恐慌性就医除外,目前没有任何症状的人一般是不会去医院进行病毒检测的,不管他们是怕去医院交叉感染还是怕万一查出来被隔离的恐惧心理,我想去检测应该都是有症状的疑似患者。所以,就目前看,确诊病例是从疑似病例中产生的,这句话,就目前看,没多大毛病。

但是,我们要明白,由于新冠是传染病,是会传染的,病源数不是固定不变的。病人数量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增加的。就目前看,疑似病例由于床位问题并没有全部住院,好多疑似病例是在居家隔离观察,所以,最终用新冠病毒核酸试剂盒检测出的确诊病例也许来自门诊新发病例,也许来自已经住院的未确诊患者,不一定就是之前居家隔离的那一大批疑似病例。所以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确诊病例多了,疑似病例还是不减少了。

当然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无非几点,要么医务人员不是足够多,要么检测试剂不足够充沛,要么病毒太厉害。但我本人还是更倾向于前两者。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全科医生AAA


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实际上就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每天的确诊病例,都要从疑似病例当中产生,在经过核酸检测之后,如果呈现阳性特征,那么就确诊,反之则排除。而疑似病例,则是从就诊患者群体当中发现登记的,在门诊就诊过程当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与新型冠状病毒病症有高度的相似性,那么则会被定义为疑似感染病例,然后再安排核酸检测。

疑似病例从未减少,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病毒携带者,也就是我们讲的传染源,因为在大量的居民群体当中,还潜伏着病毒源,而这个潜伏期又长达两个星期,期间所有与传染源接触的人,都有机会感染,也正是这部分不可测的潜在传染源,最不好控制。在今天公布的数据当中,2月6日疑似病例一下子涨了5000多例,这是一个形势很严峻的数据,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强日常的防控力度。

另外,在2月5日晚白岩采访王辰院士当中,王院士对确诊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检测盒紧缺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临床的观察来确认,比如说,如果疑似患者出现的病症,和新冠病毒几乎一样,那么是可以通过临床确诊的,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让更多的确诊者早日得到治疗。


元芳有看法


其实一些疑似病例基本上已经很接近确诊病例,可以说确诊病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疑似病例中出来的,懂的人其实都知道,疑似病例基本上已经同等,确诊病例的减少和疑似病例的减少才合适,如果疑似病例不减少,那病情基本上还在爆发期,疑似病例的减少说明了疫情得到了控制。

疑似病例其实就是症状和情况非常接近确诊病例,只是还没有最终的确定病发而已,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基本上差不了多少,从病发到确诊需要一个检测的时间,在检测还没有结果的时候,没有确诊的情况,但是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这就是疑似病例,当最后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确定了感染,其实就是确诊病例。

确诊和疑似病例,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确诊认定了感染,而疑似病例没有确诊结果出来,所以不能直接判断已经感染,虽然说症状很明显,但是没有最终的检测结果证明而已,而疑似病例并不代表一定感染,而是说明了症状非常接近,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的一个群体,所以确诊病例在这里面出来其实也是正常的。

疑似病例为什么很少减少,原因在于很多感染者出现症状并不是第一时间就确定成为确诊感染者,而是先成为疑似病例,经过检测得到最后的证明,所以疑似病例没有减少,说明了感染者还有许多在传播,等到没有了疑似病例,也就证明了病毒已经被控制了,疑似病例的减少确诊病例也会跟着减少,潜伏期一过爆发期来临就说明了疑似病例的增加。


无法超越的足迹


关注疫情变化的人真是很揪心,看着每天确诊病例持续增高,疑似病例也在增高,按道理说确诊病例都是从疑似病理中筛选出来的啊,怎么每天确诊这么多,疑似病例还是只增不减?


确诊病例不全是来自于疑似病例

在疫情前期由于核酸检测试剂和检测人员的不足,连疑似病例都检测不过,所以前期的确诊病例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疑似病例。但是目前随着国家医疗资源和人员的调配增强,除了给疑似病例检测外,还要对隔离人员和发热病人进行检测,这部分人中也会检测出感染患者。



目前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每日疑似病例人数已经得到控制,基本维持或者已经下降,但湖北地区疑似病例还在上升

从这几日公布的数据来看,从武汉宣布封城后,到今天2月6号,恰好过了一个潜伏期,全国除武汉以外地区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一代患者,二代患者人数持续减少,但是湖北地区由于前期医疗资源紧张,出现了很多家庭集聚的二代或者三代病例,所以近期疑似病例还在持续增加。



不要被数据给吓到,目前疫情防控已经从“攻坚战”转至“歼灭战”。

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执行,还有全国各地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的统一调配加强到湖北,2月5日—7日,完成武汉市所有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在2月5日晚24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让疫情全部暴露出来,达到高点后,将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疑似应该是叠加的,就算疑似确诊之后,不从疑似中减少,好比第一天疑似100,确诊为0 ,第二天从疑似中确诊了2例,又发现疑似30,那么疑似就变成了130,确诊为2。个人观点。


风之音4


首先要弄清楚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区别,现在所谓的确诊病例,主要是双肺CT确认加核酸测试为阳性,两个主要指标,疑似病例主要是指病症比较像新型冠状病毒,但核酸测试为阴性的患者,一旦核酸测试转为阳性以后才会确认为确诊病例。

明白了两者的区别,我们再来看看确诊病例的三个主要来源,第一个就是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大的,目前也只有医院有具体的转化率,第二个是密切接触人群,也就是正在医学观察的群体,待有人有发热,乏力等病症后再确诊的,第三个是社会中那些不知道在哪里传染上病毒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后直接去医院确诊的。

目前看,这几个来源的数量都有下降的趋势,也就是现在的防护手段慢慢开始有效果了,需要大家继续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三少2723


举个例子:你手里有300块,你每天花100,可你每天也赚200。我就问,你花的难道没有今天赚的钱吗。😣😣😣




南柯拾梦


不一定。

确诊病例有一部分是发病后直接确诊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疑似病例里面确诊的。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处于发病初期,而用现在的检测试剂暂时检测不出来,但又有症状,又可能又来自于武汉,或者与武汉人员有接触史,所以只能先暂时观察。

如某个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那么与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等都需要进行隔离观察,但这些人都不能算作疑似病历。如果这里面有人发烧了,或者同一栋楼里的人或者同事有人发烧了,与该患者有理论上接触,但检测病毒为阴性,所以只能作为疑似病例。

还有就是由于发病人数太多,当地医院接待能力有限,而医疗物资又缺乏,当地只能给高度怀疑的人员确诊,或者等有试剂盒以后才能确诊,在没检测之前只能列为疑似。

在2月5日21时召开的湖北省第15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胡立山也明确说,武汉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床位不够,很多人不能住院,检测是不是感染了,已感染的有的也不能住院治疗,武汉不得不宣布各定点收治医院从5日起,原则上只收治确诊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目前我们看到每天大量的新增患者增加,并不是疫情越来越严重,而是武汉最初医护人员有限,接待能力有限,很多人可能感染了而无法确诊。前三四天新闻报道,目前湖北省有大约8000多名支援的医务人员,接诊能力大大加强,所以每天确诊人数和疑似患者都增长很快。

目前全国都已经采取了很强力的措施在管控,群众也认识到严重性不再出门,相信湖北省外的疫情将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患者不会再迅猛增加。

而武汉随着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陆续投入使用,疫情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庚子年,国家遇到这种灾祸,但我们国家上下一心,这场战役将很快能胜利。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七叶一支花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知道这样一个顺序就可以基本明白了:确诊病例来源于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来源于十几万的隔离观察对象群体。所以虽然每天都疑似转为确诊,每天也有大致相似的被观察者转为疑似病例。所以疑似总量未能减少的原因就在于此。只有等到全部被观察人群都解除了观察之后,疑似病例才会真正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