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鈞是一個“貪財好色”的人嗎?

鐵男春秋


明神宗即位初年,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深得皇太后的支持,所以他的權勢和地位很隆重。明神宗朱翊鈞當初還是一個10歲的小皇帝,對張居正頗存敬畏之心,什麼事都言聽計從,沒有不遵照辦的,在生活上也能夠聽從張居正的一些諍言規勸。

明神宗即位5年的時候,他想下詔重新修飾慈慶、慈寧這兩座宮殿,張居正聽說後立即進諫勸阻說:“這兩座宮殿是在你即位第二年才建成,現在它們不還是像原來那樣輝煌壯麗嗎?沒有必要再把他們進行裝飾一番,請你下令停止改建。”明神宗聽了也就欣然同意了。

明神宗即位第九年的時候,因為大江南北鬧旱災,河南發生了水災,這時,張居正就向皇帝進諫說,皇上應當量入為出,注意節儉皇宮中的費用,能夠減少的應儘量縮減。明神宗也就立即回答他說:“是的,現在宮費都已經儘量節省了,也不在濫施賞賜了。”

但是,到了明神宗即位的第10年,內閣首輔張居正死了,這時明神宗也已經是20多歲的人了。他此時十分寵信太監張誠,又特別寵愛鄭貴妃,在生活上開始日趨腐化了。

明神宗開始拼命地追求財物,對人民施加殘酷的剝削和壓榨。作為封建社會最大的地主和最高統治者,明神宗卻貪得無厭,帶頭掠奪百姓的土地。還是在他即位的第6年的時候,新增加的皇莊田額,在南直隸長江兩岸,佔地已達267頃,在今天的北京附近地區佔地超過200多頃。

明神宗在大量霸佔土地的同時,在宮中還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他是一個十足的酒色之徒,後宮的美女多達數以千計,他就在這些美女的簇擁下,日夜飲酒縱樂,喝醉了就發酒瘋,稍不順心,就要殺人。在他即位17年的時候,當時有個官員名叫洛於仁,寫了一篇《酒色財氣四箴》的文章,獻給了明神宗皇帝,勸他不要耽迷酒色,貪財尚氣。明神宗看來這篇文章,不但沒有悔改之意,盛怒之下,反而把洛於仁貶斥為民,而他自己還是照樣縱情聲色,每天都要喝酒,每醉一次都要大發雷霆,身邊的隨從人員如果稍不注意,出言不遜,那就用杖把他打死。宮中供他玩賞的器物,都是些奇巧難見的東西,而且每日都要有新的器物。

明神宗就是這樣天天飲酒作樂,縱情於聲色之中,而他的奢侈浪費也是十分驚人的。皇長子和各個王侯都要“冊封冠昏”,揮霍白銀930多萬兩,而那些袍服還得另撥幾百萬銀兩的費用。有一次,光采辦珠寶就花費白銀2400萬兩,而宮廷所有脂粉費高達40萬兩,每年照例織造龍袍料多達15萬匹。除了這些以外,明神宗還挖空心思向朝廷所屬的各部勒索錢財,僅是詔戶部就得進銀10萬兩。

明神宗不僅在生前盡情享樂,還想死後享用生前的一切,永遠幸福,於是就在他即位11年的時候,帶領文武官員和一些術士等人,到京郊天壽山的明皇陵一帶尋找所謂“吉壤”,籌劃營造陵墓,並且第二年就動工建陵,當時,他才21歲。

為了建造明神宗陵墓,大約用了6年時間,驅使無數的軍匠、民工,日夜緊張勞動。每天役使軍匠、民工多達3萬餘人,共耗費白銀800餘萬兩,相當於明神宗初年兩年的全國田賦收入,摺合當時1000萬貧苦的老百姓一年的口糧,而在建陵期間,工匠、民夫中老弱疾苦的人,不勝繁重的勞累,餓死、病死和累死的不計其數,那種情況慘不忍睹。

昏庸腐朽的明神宗皇帝,時常深居宮中,不理朝政。朝臣的奏疏,凡是不和他的心意的,就都留在宮中,不批不發。他在位的48年時間裡,卻有20多年不召見臣僚們聚會共議朝政。大臣們的奏章,他自己的諭旨,全靠內侍傳達,君臣之間就像隔著牆,難得彼此見一面,尤其荒唐的是那些六卿和府州縣的官職,竟然聽任長期的缺員而不補。按照明朝的舊制,給事中是50餘員,御史是百餘員,但到明神宗的時候卻是六科給事中只有4個人,十三道御史也僅有5人,因此每一個人都是身兼數職。後來甚至連內閣也只有方從哲一人。方從哲請增置閣員,明神宗認為一人就夠了,不給他增置。

明神宗不但不理朝政,缺員不補,而且他還是一個以金錢珠玉為命脈的財迷,醉心於搜刮財帛,勒索珍寶。為了滿足他自己這種窮奢極侈的慾望,從他在位的第24年就開始派大批親信和宦官,分赴全國各地充當礦監稅使。肆意刮民。他的這班走狗親信,有的專管監督開礦,有的則巧立名目,強徵各項稅收,敲詐民財,採辦各色珍寶。

這些礦監稅使,就以給皇帝上貢為名,倚仗權勢,為非作歹,從中大肆貪贓漁利。明神宗又對這班爪牙百般寵信,給他們專摺奏事的權利,讓他們充當自己的耳目,聽從他們的誣陷告密。有的礦監稅使甚至勾結一批地痞流氓,土豪劣坤,狼狽為奸,咆哮公堂。這種行為不但使人民慘遭蹂躪,連地方官府有時也蒙受他們的陷害而毫無辦法,只是敢怒不敢言。

稅使為了多搜刮些錢財,就以各種名目設立關卡,凡是舟車、米、麥、雞、牛等等,只要有名聲可叫的,就沒有一樣不納稅的,而那些小官吏和農工也就自然成了納稅的對象。當時,派出的稅使,遍及160多個縣州,一年所得銀錢數以萬計,搞得老百姓空無一文,十室九空。

而那些礦監危害還要比稅吏還要厲害的多,他們可以藉口開礦,隨意誣陷,凡是民間田園屋宇,都可以隨意指為礦穴,進行抄家毀屋,或者挖墓盜屍。這班走狗只知財利的多寡,從不管百姓的死活,名義上是征斂,實際是明火執杖的公開的掠奪。所以,在明神宗二十八年的時候,當時鳳陽巡撫李三才面對這種情況不得不上書請求停止礦稅,他在奏疏中告誡明神宗皇帝要吸取歷史上“官逼民反”的教訓,面對百姓的疾苦,不要只使威力,不關休慼,不然人們會起來反抗。但是李三才的這番陳詞,明神宗卻置若罔聞,不加理睬,後來,又有禮部侍郎馮奇再次上書勸諫,公開揭穿礦監稅使假公濟私,魚肉百姓的種種罪惡勾當,要明神宗醒悟過來,不要再受群小的愚弄。奏疏送上去後,如石沉大海,毫無反響,原來又被明神宗留在宮裡。

明神宗執政幾十年裡,就是這樣既貪財好色,又大肆揮霍浪費,搜刮百姓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睿睿美食記


真對不起,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呲牙]

萬曆的“貪財”是為了國家的需要;

他身體病弱,只專寵於鄭貴妃,何來好色?

首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明神宗朱翊鈞(即萬曆皇帝)的成長曆程:他自幼在其母后和名相張居正的嚴厲管教下,他自詡“朕五歲即能讀書”,常常五更天(早晨五點左右)就起床學習,十歲即位後的前十年依然勤奮不已,刻苦努力,飽讀詩書,勵精圖治,因此才有了他親政後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萬曆三大徵的勝利(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在他即位期間,沒有黨亂之爭、沒有宦官亂政的禍害,整個社會經濟繁榮,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就在他即位期間發芽的。他思想解放,接受新生事物,親自接見意大利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並讓四名太監學習他贈送的鋼琴。東西方文明的東西交流自他而始。他洞明是非,在牢牢把握住權利的前提下,不參與官員們的搬弄是非,不理會官員們的結黨營私,裝聾做傻,拿出主要精力來做大事,這就有了後人們評說的大肆收取礦稅,奢侈糜爛。據統計,他在位期間,內府共收取礦稅和其它收入共計三千萬兩白銀,其中礦稅為六百萬兩左右,萬曆三徵耗費了白銀一千一百六十多萬兩,用於邊防軍兵餉銀、救災、不下三四百萬白銀,因戶部庫銀準備不足,均為萬曆從內府裡撥付,以至於萬曆殯天后,當年反對礦稅的葉向高在熹宗朝做為首輔後,在奏摺中竟然這樣寫道:我以前總是懷疑皇帝富有四海,為什麼皇祖要這樣刻意地收斂天下之財呢?現在東虜發難,封疆突壞,舉國之財不能繼遼餉,不得不時時請發內帑,我才忽然明白了皇祖的深謀遠慮。

其次,說萬曆好色,這也是無中生有。目前據有關專家考證,清史對明代的記載出於統治的需要,有意做了醜化,目的是不讓漢人對明朝有懷念感。現有能看到的資料均是萬曆怠政,橫徵暴斂,說他耽於女色,沉溺於酒色之中。上世紀五十年代挖掘了萬曆的定陵,根據其屍骨考證,萬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而且已有資料記載,萬曆自二十幾歲就頭暈目眩,目疾足痛,到後期更是神思恍惚,步履艱難,近乎失聰。二十二歲就著手建造壽宮,可見他年紀輕輕就感到了生年不永。此外,他專寵鄭妃,在宮中鄭妃行走陪伴,可見他感情比較專一。至於年輕時荷爾蒙爆發,和皇太后的侍女偷情生了個孩子,一個皇帝麼有這麼一兩件荒唐的事情也太正常了!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史實證明了萬曆皇帝不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但由於他的身體原因造成了他的“怠政”,也確實影響了明代的政權鞏固,以至於史學家評論明朝自萬曆開始衰敗。





崮山智叟


從古至今,無論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喜金銀錢財,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人靠關係,憑本事,或做苦力來通過各種渠道去掙錢。那在古代作為一國之君也有“貪財好色”的皇帝嗎?

明神宗朱翊鈞,在先帝駕崩後,十歲便即位,年號萬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48年。明神宗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他即位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初,終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係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在這個歷史的大變動中,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制度的頑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財貨的心理病態,非但未能使中國跟上世界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裡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進程。

所以,明神宗不僅坦白,最後還變得昏庸,導致國家衰敗。


中國歷史談


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顯皇帝幼年登基,在著名首輔張居正勵精圖治的輔佐下,出現了中興之治。

因張居正曾為帝師,管教嚴苛,給幼年的朱翊鈞造成了心理逆反,這也給張首輔死後、遭到清算埋下了伏筆。

萬曆"三大徵”,特別是在名將李如松統率下,明朝將士上下用命,"援朝抗倭”取得決定性勝利,其餘威使日本的狼子野心收斂不少,甚至蔭及滿清。

至於"貪財好色",此皇帝通病,萬曆帝也未能免俗。說起後來的數十年不臨朝,現代明史考據家有所發現,萬曆皇帝受"面癱"之症折磨,古代帝王講究"威儀“,萬曆帝又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俗稱"愛面子”),在面見大臣時,或怕有損帝王的尊嚴,這大概是其後期怠政的因素之一吧。


午夜夢醒18


明神宗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十歲即位,在位48年。

在位間,為人稱道的是萬曆中興(不過這主要是張居正和李太后功勞),再有三大徵,鞏固了西北、西南和東北邊彊。

為人詬病的是怠政,三十年不上朝,收礦稅,他統治末年,後金起兵反明,薩爾滸大戰失敗,明軍處於防守。加上政治腐敗,有人說,明亡於萬曆。

明神宗絕對是個貪財好色的皇帝。後宮三十年不上朝,和宮女尋歡作樂,明朝後宮一般開銷暫稱胭脂費40萬兩,但明神宗時高達120萬兩,可見後宮之多。明光宗朱常洛母親王氏,為明神宗母親侍女,明神宗臨幸生了朱常洛,從此一事可看出皇帝荒淫,當然,明朝皇帝除了朱見深獨寵萬貴妃,朱右樘僅一個張皇后外,多好色之徒。

萬曆用太監做礦監到南方收稅,一方面充實了國庫,另一方面也充實了自己的腰包,所以說也是個貪財之輩。


金烏木木


貪財是對的,明朝皇帝從朱元璋開始都有摳門吝嗇的習慣,而且明神宗萬曆帝還極愛存錢,對錢財的貪婪已經到了收集癖的程度了,不光向全國派出了大量太監擔任礦監、鹽監、稅監之類的替他搜刮錢銀,而且搜刮來的錢還不花,都埋在宮內的地裡,還經常去看看。這應該就是明顯的收集癖。至於好色,古代絕大多數皇帝都會服用壯陽溫補之類的藥物,萬曆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清算張居正後對自己的影響,和立儲問題上與朝臣對抗的原因,開始了長期不上朝,開始整日沉迷酒色。但是在繼位前期還是勤於政務,並能遵守禮制的。


旭奕


明神宗是,貪財好色的皇帝!我不清楚這歷史,不過有寫這個皇帝的文章,看了看,很貪心,全國的財力,收到國庫也捨不得用,不管是做什麼用,讓銀子都變黑了,懲罰官員,罰錢,自己生了孩子過生日,也要官員給錢,好色的話,只要是長的好的,皇上就喜歡,不分理由的那種吧,那就不行,違反原則了!


君玖渦


是的,明神宗後宮幾萬宮女,四十年不上朝好色是肯定的,貪財也是肯定的,萬曆派太監組成收稅隊伍,但各地收取礦稅,地方官員壓榨百姓交礦稅,百姓被官員壓榨交了礦稅就在沒某任何錢交國稅了,導致國庫空虛,萬曆後宮白銀堆積如山。這種皇帝去收稅國庫收不上來稅收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有人說明朝滅亡就是因為皇帝收稅充進自己小金庫國家沒錢才滅亡的。明朝皇帝守財奴很多,崇禎就是典型,上吊皇宮裡還剩下八千萬兩白銀。你說這些皇帝多愚昧命都沒了留著銀子幹什麼。


超兩公里兔兔


沒調查過呢,不知道啊![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