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放射神经外科专栏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主办 第1期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发刊词

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从1993年瑞典Leksell伽玛刀被引进至国内至今已27年,中国放射神经外科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被认可到不可或缺!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和煎熬,但在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放射外科事业正蒸蒸日上、蓬勃健康的发展!2019年1月21日,经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审核并报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正式批准,同意成立以华山医院潘力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标志着中国放射神经外科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放射神经外科这一概念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瑞典神经外科教授Lars Leksell发明伽玛刀为标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神经外科教授Adler

发明射波刀,为放射外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国内多家公司相继成功开发研制出旋转式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历经60年的发展变化,放射神经外科亚专业已成为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1968年至2017年全球已有超过100万例颅脑疾病的患者接受了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国内如华山医院、天坛医院、华西医院等大的神经外科中心每年都各有上千例颅脑疾病患者接受放射外科治疗。


早在2009年,为了促进放射神经外科的健康发展,在王忠诚院士周良辅院士等老一辈神经外科先驱者们的倡导与相关卫生部门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为放射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学术交流与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伽玛刀、射波刀、X刀等放射外科设备的用户已有上百家,放射神经外科事业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现代神经外科不可缺少的亚专科。为了使我国的放射神经外科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放射神经外科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热爱和献身于放射外科事业的接班人,在

潘力刘阿力徐德生等教授的倡导下,在张亚卓主席的支持下,以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为新平台建立了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将加强与港澳台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放射神经外科的交流与合作,吸纳国内外优秀的华人放射神经外科专家,促进放射神经外科事业健康、积极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


目前正值全国人民英勇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广大的神经外科同道和公众对放射神经外科50余年来不断进步与发展成果了解的需求,促进亚专科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学术气氛,推动放射神经外科更好地融入到神经外科的大家庭,经专委会与相关合作伙伴多方努力,终于在《神外前沿》合作平台上设立了“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希望“专栏”将成为知识传播的平台、技术交流的场所、科学研究的乐园、继续教育的课堂和医患交流的桥梁。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

专家委员会

2020年2月25日


专委会组织架构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组织架构如下:

顾问:7名

主任委员:1名

副主任委员:5名

秘书长:2名

常委:31名

委员:87名

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海外学者占17%,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的著名放射神经外科华人专家。人员共计 132 名。


顾问:(共7名)

刘阿力(北京)、徐德生(天津)、潘宏基(中国台湾)、余仲平(中国香港)、刘运生(湖南)、刘宗惠(北京)、袁树斌(四川)


主任委员:(共1名)

潘力(上海)


副主任委员:(共5名)

王恩敏(上海)、梁军潮(广东)、刘晓民(天津)、孙时斌(北京)、锺文裕(中国台湾)


常务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共31名)

出良钊(贵州),邓印辉(广东),樊跃飞(山东),何永生(四川),李菁(美国),林家瑋(中国台湾),梁正隆(中国台湾),刘东(天津),龙浩(广东),罗斌(北京),马志明(湖南),孟喜君(陕西),潘隆盛(北京),潘斯俭(上海),秦坤明(广西),蘇泉發(中国台湾),徐涛(广东),许志元(美国),许自强(河南),楊懷哲(中国台湾),姚东晓(湖北),孙君昭(北京),单永治(北京),塔依尔(新疆),汤旭群(上海),童鹰(浙江),王宏伟(内蒙古),王伟(四川),张金伟(黑龙江),张南(上海),周东学(河北)


秘书长:(共2名)

孙时斌(北京) 吴瀚峰(上海)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共87名)

鲍恩萌,曹洪明,曾瑜,陈刚,陈兢,陈隆益,陈群,陈勇,仇斌,戴嘉中,丁建波,段会远,樊立林,樊晓彤,方芳,高德智,谷安鑫,顾应江,何咏,何占彪,胡良运,胡祥华,胡泽勇,黃全福,雷进,李鹏,李泉清,李文涛,李宣德,李彦和,李运双,李政家,李忠喜,厉民,梁舜尧,梁昕,林明錦,林益光,刘力志,刘灵慧,刘祈成,刘启勇,刘阳波,刘渊渊,劉康渡,柳继超,羅偉倫,吕莹,苗丽,穆晓峰,潘宏川,潘绵顺,沈光建,宋传臣,宋锦平,孙海峰,孫銘希,谭永利,汤可,唐健,唐轶,王滨江,王成伟,王洪筱,王建峰,王克万,王美华,王鑫,吴波,吴高峰,吴树杰,蕭輔仁,徐建堃,徐鵬偉,许川,叶科,于同刚,余小平,张弛,张国荣,张宜培,张聿浩,张志远,赵哲峰,郑丹,朱大同,宗建海,邹盛晖


编委会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主编:潘力

198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1985年考取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1990年破格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留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在国内自行研制出可用于CT、MRI和普通X线定位的定向仪,并率先开展了CT、MRI定向手术。相关课题获1990年卫生部三等奖。论文获WHO优秀论文一等奖。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3年以来,成为国内首批从事伽玛刀治疗和研究的人员。课题曾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已发表论文90余篇,参加十余本专著的编写。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射波刀中心主任、上海伽玛医院副院长兼总经理。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主审:王恩敏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1年硕士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1996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年公派英国伦敦跟随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副主席David Thomas教授学习神经外科。2015年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学习射波刀技术。从事伽玛刀治疗20余年,射波刀治疗10年。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0篇,参与18本专著的编写。参与国自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一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射波刀中心副主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常委;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放射外科学组专家委员;美国ASTRO(放疗协会)会员;ASCO会员;国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协会会员(ISRS)及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放射外科协会会员及中国分会委员(The RSS)。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主审:刘晓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天津市环湖医院放射神经外科主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天津市抗癫痫协会常委、国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会(ISRS)会员、Leksell伽玛刀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伽玛刀放射神经外科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主审:孙时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4年起从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师从刘阿力教授和张亚卓教授,是国内最早一批的专业放射外科医生之一。曾于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进行短期进修并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培训。曾获王忠诚医学基金三等奖。先后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医学论著及综述近20篇,SCI论著5篇,参与《全国医用设备(头部伽玛刀治疗学)使用人员上岗考试参考资料》的编写,参与国自然课题一项,参与北京市首发基金课题一项。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垂体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专家。


《专栏》简介

热忱欢迎业内专家赐稿、提供案例与指导,来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审稿人/团队:

学术主编:潘力教授

主审:王恩敏 刘晓民 孙时斌

组稿人:苏娜 黄阳梅

栏目鸣谢:医科达(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安科锐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放射神经外科专栏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外专委会祝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创刊

《世界华人放射神经外科专栏》由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学术主编潘力教授,欢迎业界专家供稿与支持;转载本栏目内容需获得邮件书面授权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