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进入防晒化妆品知识点分享

防晒化妆品是一类用于防止或减弱紫外线对皮肤伤害的化妆品,其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防晒剂,因而具有一定的防晒功能。

紫外线与皮肤损伤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看,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适度的阳光照射不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帮助合成维生素D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而且能使人心情平静。此外,紫外线还可以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但是,过度的紫外线辐射也会引起多种皮肤损害,如日晒伤、皮肤黑化、皮肤光老化、皮肤光敏感甚至引起皮肤癌等病变。


带你进入防晒化妆品知识点分享

紫外线的基本特征

紫外线通常用UV表示,指太阳光线中波长为100~400nm的射线,是太阳光中波长最短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紫外线可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2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100~280nm。其中,UVC具有较强的生物破坏作用,可用于环境消毒,但阳光中的UVC被臭氧层吸收,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因此能辐射到地面的只有UVA和UVB。UVA位于可见光蓝紫色区以外,渗透力极强,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其作用缓慢持久,具有不可逆的累积性,且不受窗户、遮阳伞等的阻挡,又称“黑光区”;UVB对皮肤作用能力最强,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晒伤,会引起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又称“红斑区”。综上所述,UVA主要引起长期、慢性的皮肤损伤;UVB则引起即时、严重的皮肤损伤。因此,UVB是造成紫外线晒伤的主要波段,也是防晒化妆品主要需要抵御的紫外线波段。


带你进入防晒化妆品知识点分享

紫外线对皮肤的生物损伤

(1)皮肤日晒红斑 皮肤日晒红斑即日晒伤,又称日光灼伤、紫外线红斑等,是紫外线照射后在局部引起的一种急性光毒性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肉眼可见、边界清晰的斑疹,颜色可为淡红色、鲜红色或深红色,有程度不一的水肿,严重者出现水疱。

①紫外线红斑的分类。根据紫外线照射后红斑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性红斑和延迟性红斑。即时性红斑是当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时,于照射期间或数分钟内出现微弱的红斑反应,数小时内可消退;延迟性红斑是紫外辐射引起皮肤红斑反应的主要类型,通常在紫外线照射后经过4~6h的潜伏期,受照射部位开始出现红斑反应,并逐渐增强,于照射后16~24h达到高峰。延迟性红斑可持续数日,然后逐渐消退,出现脱屑及继发性色素沉着。

②紫外线红斑的发生机制。目前研究认为红斑的发生机制有:体液因素,紫外辐射可在皮肤黏膜引起一系列的光化学和光生物学效应,使组织细胞出现功能障碍或造成其结构损伤;神经因素,紫外线红斑反应也受神经因素的多重调节。


③紫外线红斑的影响因素

a.紫外线照射剂量。在特定条件下,人体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出现肉眼可辨的最弱红斑需要一定的照射剂量或照射时间,即皮肤红斑阈值,通常称为最小红斑量(MED)。

b.紫外线波长。人体皮肤被各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效应。波长为297nm的UVB红斑效应最强,通常将UVB称为红斑光谱。c.皮肤的光生物学类型。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反应性。

d.不同照射部位。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一般而言,躯干皮肤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敏感性高于下肢,肢体屈侧皮肤敏感性则高于伸侧,头面颈部及手足部位对紫外线最不敏感。

e.肤色深浅。一般来说,肤色深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低。肤色加深是一种对紫外线照射的防御性反应,经常日晒不仅可使肤色变黑以吸收紫外线,也可以形成对紫外辐射的耐受性,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

f.生理和病理因素。众多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可影响皮肤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从而影响紫外线红斑的形成,如年龄、性别等。此外,多种系统性疾病和皮肤病变可明显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性。

带你进入防晒化妆品知识点分享

(2)皮肤日晒黑化 皮肤日晒黑化又称日晒黑,指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黑化作用。经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出现黑化或色素沉着,是人体皮肤对紫外线辐射的反应。

①皮肤日晒黑化的分类。根据反应的时间差异分为即时性黑化、持续性黑化和延迟性黑化。

a.即时性黑化指照射后立即发生或照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色素沉着。通常表现为灰黑色,限于照射部位,色素消退快,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b.持续性黑化指随着紫外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与延迟性红斑反应重叠发生,一般表现为暂时性灰黑色或深棕色。c.延迟性黑化指照射后数天内发生,色素可持续数天至数月不等。延迟性黑化常伴发于皮肤经紫外辐射后出现的延迟性红斑。

②皮肤日晒黑化的反应机制。即时性黑化的发生机制是紫外线辐射引起黑色素前体氧化的结果。持续性黑化或延迟性黑化则涉及黑色素细胞增殖、合成黑素体功能变化以及黑素体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光生物学过程。

③皮肤日晒黑化的影响因素

a.照射强度和剂量。在特定条件下,人体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出现肉眼可辨的最弱黑化或色素沉着需要一定的照射剂量或照射时间,即皮肤黑化阈值,又称为最小黑化量(MPD)。

b.紫外线波长。UVC中254nm波段致色素沉着效应最强,UVB中297nm波段黑化效应最强,而UVA中320~340nm的黑化效应较强。

c.皮肤的光生物学类型。UVA诱导皮肤发生黑化的过程表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

带你进入防晒化妆品知识点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