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上世紀國內外一些科學家如特斯拉、愛因斯坦、錢學森等人晚年都痴迷神學或超自然現象?

XLG凡人


不是痴迷於神學。是任何學術達到一定高度都會聚合。不好解,比如一座金字塔越往上越小,學術也一樣,上一階就會融化合很多學科。科學就把物理,化學,數學等一些融化了。科學如果再想上一階肯定得融化更多學術。如哲學,玄學。一旦融合就無窮無盡就會越認知,認知沒了就會變成神學。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學只描述不具體,如畫一幅金字塔。已經站在高處遠處看世界了。這個世界萬物相融不可能完全具體化,但都是具體的,充滿悖論。邏輯只能解一部分東西。


揮著鋤寫詩


還有個牛頓。

錢學森與氣功

中國的“氫彈之父”“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並不是研究神學,而是研究氣功,這是他上大學後就開始了。他堅持氣功是由於氣功救過他一命,這也是錢老常跟人說起的一件事。


這說起來還有一段帶傳奇色彩的故事。

錢學森19歲時(1930年夏),剛上完交大一年級在放暑假時回到杭州休假。

一天,他突然腹瀉、頭暈、頭痛、高燒…他父母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診斷後說是傷寒,在醫生使盡渾身解數終於換回了他一命。但醫生告訴他,這留下了病根,要去找一位氣功師調理才會去病根。

於是錢學森依言找到了氣功師,結果病根真的除了。

後來錢老不管去到哪裡都會堅持練氣功,直到晚年都沒間斷。他還與氣功師向別人宣傳練氣功的好處,後來還形成了一定規模。

愛因斯坦與神學

愛因斯坦是狹義與廣義相對論的提出者,完美的解釋了光電效應,量子力學的開創者,將牛頓苦思不得的引力給出了合理的解釋——時空扭曲。可就是由於他發現量子力學與他的相對論有衝突,由量子力學聯想到神,於是他想借研究神來找到量子力學的解釋,因此並不是相信神。


只不過晚年似乎有點陷入太深。

特斯拉與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名言就是出自特斯拉之口。

特斯拉是最偉大的發明家,一生有幾千多項發明,現在人類使用的交流電就是他的發明之一,美國由於他的各項發明成為了稱霸全球的工業帝國。

由於過於信奉神,他撕毀了交流電等幾百個的專利證書,拒絕了幾十個諾貝獎。在當時被稱為“瘋子科學家。”

牛頓與神學

牛頓可以稱之為空前絕後的偉大科學家,他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開創了微積分,以及創建的金本位金融體系…這些都難以讓人相信他竟是一個神創論者。

而他晚年研究神學的原因卻出乎意料。原來他晚年研究傳統力學時,無法解釋天體的引力,於是他像那些神棍一樣,將這些現象歸於神的力量。


弄潮科學


錢學森晚年支持氣功,牛頓沉迷神學40年,科學不能戰勝神學?

關於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爭論廣泛而深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話題是不適合用來討論的,比如,科學和神學這兩個看上去似乎完全站在對立面上的不同理論。儘管科學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變化,但依然存在許多暫時無法解釋的東西,這也是兩者之間爭論已久的根本原因之一。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看到過。而這句話的來源除了一些科學本身無法解釋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則跟一些重要的人物有關。因為,在部分科學家晚年的時期,他們開始沉迷於一些和科學毫不沾邊的領域。即便是那些年輕時曾為科學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中也有一些都在晚年階段開始轉向神學、人體科學等領域。

而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錢學森和牛頓,前者的晚年研究集中在了人體科學領域,認為人體具有許多特異功能,氣功便是一種功能態;而後者更是用了半生的時間(40年)來研究神學,試圖通過許多所謂的“科學現象”,從而證明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上帝,甚至還通過聖經將地球的年齡推算為6000年。

牛頓是如何證明上帝治理萬物的?

牛頓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其《自然定律》中對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的描述 ,為之後三個世紀的物理世界奠定了科學觀點,而現代工程學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與此同時,他的引力理論和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具有高度一致性,這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論支持。

不管是牛頓定律的提出、反射望遠鏡的發明、顏色理論的發展,冷卻定律的系統表述,還是微積分學的發展、廣義二項式定理的證明和冪級數的研究。無容置疑,牛頓的確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併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帶來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在牛頓的所有科學發現中,萬有引力定律是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同時,他也認為我們不能將宇宙視為一個機器。因為,他認為行星的運行是因為有了重力的驅使,但並不能解釋是誰讓行星因為這樣的重力而運行。簡單來說,儘管牛頓是劍橋大學的院士,但他卻認為“上帝治萬物”。

牛頓認為是神創造了這個世界、並將這個世界的統治權交給了自然規律。而這個世界之所以會遵循自然規律運轉,這完全是因為神已經不再插手。在牛頓的世界裡,他認為所有事情都可以通過概率和自然規律來解釋,就連我們發現的天體運動現象,也不過是上帝在創造它們的時候便已經設定各種規律。

而牛頓的這種宇宙觀,同時也被稱為“鐘錶宇宙觀”或“機械宇宙觀”,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宗教的另外一個分支部分。牛頓晚年的許多行為,的確很難讓人將其和那個偉大的科學巨人聯繫到一起。或許很多人都不瞭解,雖然這個科學家開拓了科學的新紀元,但卻因為性格原因而終身未婚未育。

如何看待錢學森晚年支持研究氣功?

錢學森不僅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獲得者,更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在他的身上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光環。不管是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第一顆氫彈空爆實驗成功(1967年),還是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0年),都是在錢學森的帶領之下成功進行。

而錢學森的偉大成就,更不僅侷限於這些,更在許多其他的領域做過開創性的工作。比如,在空氣動力學方面,錢學森最早提出了高超速聲速流的概念,這為之後飛機的熱障和聲障如何克服提供了理論依據。這也是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所採用的公式,為什麼會叫做卡門-錢學森公式的主要原因。

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言,錢學森所做出的貢獻無疑是偉大的。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應該為曾經自己錯誤的行為道歉。其一是他曾為畝產萬斤提供了所謂的理論依據,其二是他在晚年時期,曾力挺像氣功這種特異功能的偽科學內容。晚年的錢學森認為,不管是氣功、還是特異功能,其實都是一種功能態,這兩者完全可以被置於先進的科學框架之中。

事實上,在人體科學中被普遍研究的人體特異功能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不需要感覺器官,便能感知到一般人無法感知到的信息,這被稱為“特異感知”;而另一種則是在沒有任何實際接觸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對環境中的特定對象施加物理作用,則被稱為“特異致動”。

個人選擇等於科學會被神學戰勝嗎?

很多時候,人們在討論與科學、神學有關的話題時,總是會習慣性的拿出哪些科學家最後都選擇了什麼,從而得出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的結論。然而,很多人卻並沒有真的剖析過這兩者之間的根本性差異。

事實上,不管那些為科學進步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們,最後選擇了怎樣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後階段,這都不會辜負他們曾為科學付出的青春時光。科學並不會因為部分科學家的個人選擇而被推翻,他們能代表的僅僅是個體,而不是科學本身。

客觀而言,科學和神學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個存在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神學更像是個人信仰一般的存在,而科學則是宇宙間客觀存在的真理。一個人有自己的信仰,其實並不影響他們可以發現科學的新領域。而與這兩者相關的爭論,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在我們當下這個階段得出一個唯一的結論。


悟空科學


1.這個要從人本身說起。

一個人的需要,在每一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

七八歲的孩童喜歡的是玩具,三十八歲誰還會放風箏,玩沙子。隨著歲月增長需要改變了。餓的時候只要有個餅,夏天山上回來,一杯冷飲是享受。人也是這樣,窮的時候只要有口飯吃。豐子愷說,人有三層需要,

第一層要有飯吃,所以滿天街的飯店。

第二層就要精神需要。KTV,頭條、抖音都是精神需要。

第三層,心靈需要,就是宗教需要。

這些頂尖的人當他們擁有一切後,發覺還是不滿足,這個時候就是心靈需要。

人裡面有個無限的心靈,使得我們這樣的追求。

他們之所以晚年要追求神學、超自然乃是人正常表現。就像我們看見月亮在山頭,等我們爬上山頭,發覺月亮在更高山上,再爬、再爬。

不光他們,我們古代聖人也是如此的爬,老子、孔子都是尋道之人,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們只不過在低處看他們,而他們站的比較高,有著更高尋求,科學盡頭是神學。追求神學是人正常生命反應。

而為什麼現在的人好像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比不上古人,不要以為科技發展了,其實我們人遠遠比不上我們的列祖。像孔子孟子他們說的話是閃閃發亮的。唐詩宋詞驚豔世界的。當我們去看這些時,心靈是穿越幾千年與他們相會的。

現在的書,都是股票怎麼買,基金怎麼購,生意怎麼做,永遠達不到第三層。前幾天那個高高在上高院士,第一時間想的是發表論文,而不是悲天憫人,為普通老百姓考慮,不知道有更多的人會在絕望中離開我們,被裹屍袋包住,甚至無人送行,而他還在研究論文應該怎麼寫,他停留在第二層。

第三層的,像鍾南山這樣的人,誠實、善良、有愛,這個是人心靈深處的感覺,當我們做好的時候,心靈會特別的平安。像鍾院士他所作的一切事是問心無愧的,他說這個是從他母親那裡學的,他母親信神的,這個就是他所能達到比較高境界的原因。

讓我們更認識心靈平安的重要,脫去浮躁的社會汙染。



科技神箭手


生命形態千千萬或許達到一定高度,那麼就是神!

神你可以當他不存在,我們大多民眾應該慶幸不在這個等級懸殊的世界下生活!

超自然現象你也可以當她不存在,也因為現今段我們沒有充足的理論去論證她和證明她!

當人類文明達到一定高度,以前我們無法解釋的東西,那麼都會變得很簡單。這並不能說明人類很愚蠢,只是這一步的邁出也許是1百年、1千年、甚至是上萬年!

認知改變了人類,認知也進化人類,認知才是人類文明前進的真正動力源泉!





風隱之神


不得不說,偉大的科學家們很多都會有自己的信仰。

就比如說愛因斯坦的生日,和霍金的忌日是同一天:3月14日,很多人說,霍金去世然後穿越時間,轉生為了愛因斯坦。

當然,科學是科學,迷信是迷信。

為什麼牛頓年輕的時候就信基督,晚年沉迷神學、錢學森萬年也沉迷於特異功能的研究;愛迪生研究靈學等。

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他們必然會遇到兩個問題:

1.環境

即使是科學家,也會面臨周遭,甚至整個社會環境都是很迷信的情況。比如牛頓,生活在普遍信基督新教的情況下(聖公會、長老會等)。

於是牛頓在年輕的時候,就認為:神在創造這個世界後,就制定了各種自然規律去統治這個世界,讓世界在自然規律的運作中有概率性。

2.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還是以牛頓為例,他是智商290的人,在發現了很多科學秘密之後,在掌握更多科研資源之後,發現很多現象無法解釋。

圓的半徑越大,就接觸到了越多。

當週遭也沒有能理解自己的人之後,急於解釋卻無法解釋,就難免轉向神學。


不入流的大劉


你問為什麼?因為你地攤文學看多了,比如愛因斯坦,人家根本不信神,還對些嗤之以鼻。



醜二十三


首先,必須強調一點。

神學、神秘學、超自然現象、超能力……

等等,未知的,可知的,那些知識和能力,本身就只是客觀存在。

換個說法,禁槍!

美國槍擊案頻發,但,就是禁不了槍。然而,我國禁槍都苛刻到1.8焦耳,或者澳大利亞,人家說禁槍,然後就順利的完成了。

我用禁槍來類比神秘學、超能力,意思就是,神秘學、超能力,其風險客觀上和槍沒啥區別。

槍,能製造禍端,超能力同樣如此。

比如美國那些大片,無論是漫威還是DC,無論是蜘蛛俠還是其他的什麼,人們在欣賞其營造的特效場面時,通常都會忽略一點。

其對生存環境造成的破壞!

漫威或DC,哪個大片裡的場景不是一口氣造成大量破壞?

都快趕上戰場了吧?敘利亞、利比亞,那種規模的戰況跟“紐約之戰”比起來,差不多哈?

所以,我們喜歡的是坐在電影院或電腦前輕鬆愉快的欣賞,那些“精彩”的熱鬧!

但是,如果你是那種“精彩”的親歷者呢?

無論如何,那都不是什麼愉快的經歷。

說回愛因斯坦、牛頓這類人物研究神學或神秘學這種事,當然,還包括氣功熱。

其動機是什麼?

進步!發展!求知!

或者說,“奇點”上的突破,在哲學上講,就是形而上學的突破。

為了突破,一大堆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們研究各種他們可以接觸到的事物,對於他們而言,他們是支持可知論的。

就如同登月在古代是神話傳說,但在如今卻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神秘學呢?

古人畏懼火、電,今人可善加用之。

神秘學,可以當物理、化學等各類學科的進階來看待,比如一個流行的詞,淺科學,畢竟如果我們能接觸到這種事,將其研究明白,好過被一些神神叨叨的騙子糊弄。

推薦美劇《危機邊緣》,裡面提到了“穿越”,可用技術主動控制的那種。

至於超能力,就當生物、基因,等學科的進一步延伸吧!

畢竟,解剖學是怎麼發展的?對吧。

社會,特指我國,對這類事的看法,其實是國家對維穩的需要。

一個健康的社會環境才是大家需要的,可持續發展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文化。

至於美國那邊,紐約可是號稱全球靈媒的中心,但紐約還有個綽號:罪惡之都。

穩定健康的社會環境or罪惡之都,你選哪個?



睦健持兵


我覺得這件事情要先從一句話說起,這簡直是坊間流傳度最廣的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講真主流理論和這樣一句話相比根本毫無傳播力,所以這句話的流傳的廣泛程度是遠超一般的科學理論的。但是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科學和神學的區別。

科學的範式

當你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時候,科學的研究方法並不是直接否定,而是要先做定義,科學是什麼?神學又是什麼?科學的盡頭在哪?搞清楚了這些才可以繼續下一步的等價關係的驗證,用實驗或者數據去論證,並且要經過同行們的嚴苛的審查。

神學的範式

而神學呢?不好意思,這句話直接成立,為什麼?只要是某位大神說的,某本神學書裡聊到的就可以成立,甚至是某些謠言(這句就是)也可以成立。所以神學是不需要論證和計算,更不需要公式和證明的。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首先。愛因斯坦萬年痴迷神學?哦,我剛才那句話是在科學的範式下說的。神學說他信了神學就神學,根本不需要證明的。

錢學森萬年痴迷氣功,還鼓勵氣功專家到實驗室裡,結果呢?好像氣功和超自然能力一到了實驗室裡就失靈了?根本沒辦法復現。但是沒辦法,這不是科學,因為他說他有他就有,人家不講究證據的。

最後再說一說,科學家信神學的事情,牛頓生活在中世紀晚期,他的時代在英國基督教是國教,就好比我們中國古人信儒家一樣,牛頓從小信神學,所以所謂晚年信神學的人,都只是道聽途說,不講證據,如果講,可以去看看牛頓傳記自然明白。同理,愛因斯坦是無神論者,他晚年沒信神學,這都是別人栽贓的,但很多人不管,聽說過就可以說出口,不管是不是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

而科學家晚年是不是信神學其實和科學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這是個人問題,個人代表不了全集。晚年老糊塗的可不止科學家,政客,藝術家,哲學家一抓一大把,為什麼作為凡人的科學家不能老糊塗?他糊塗了就代表科學糊塗了?


鍾銘聊科學


愛因斯坦信不信基督教?對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

我粗讀過《愛因斯坦文集》,文集中至少有五處清楚地表明瞭愛因斯坦的宗教態度,他在臨死的前一年還批駁基督教是幼稚的,所以說他晚年信基督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開篇的自述中說:

“這種信仰在我12歲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於讀了通俗的科學書籍,我很快就相信,《聖經》裡的故事有許多不可能是真實的。其結果就是一種真正狂熱的自由思想,並且交織著這樣一種印象:國家是故意用謊言來欺騙年青人的;

這是一種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這種經驗引起我對所有權威的懷疑,對任何社會環境裡都會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種懷疑態度,這種態度再也沒有離開過我,即使在後來,由於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關係,它已失去了原有的尖銳性時也是如此。”

愛因斯坦的父母雖然是猶太人,但他們並不是猶太教徒。反而是愛因斯坦在12歲之前與父母站在對立面上,嫌惡他們不遵守交規,居然還吃豬肉。但是12歲之後,愛因斯坦卻拋棄了宗教信仰。

二、回覆紐約猶太教堂牧師赫伯特.戈爾德斯坦:“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

對基督教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基督教的神是人格化的神,愛因斯坦不相信人格化的神,實際上就是不相信基督教的神。

三、1954年給艾瑞克·古特金的信:“我認為猶太教就跟所有其他宗教一樣,是幼稚迷信的化身……我認為,上帝這個詞,不過就是一種措辭,人類弱點的產物。聖經中充斥許多光榮但仍相當簡陋而且非常幼稚的傳說。”

1954年是愛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這充分可以證明,從他12歲一直到去世,他都沒有再信仰過基督教。

四、也是1954年,愛因斯坦在一封回信中暗示那些故意把宗教信仰強加在他頭上的是某些宗教組織:“你所讀到的關於我篤信宗教的說法當然是一個謊言,一個被有系統地重複著的謊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從來不否認而是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如果在我的內心有什麼能被稱之為宗教的話,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所能夠揭示的這個世界的結構的沒有止境的敬仰。”

五、與泰戈爾的對話。愛因斯坦文集中只選取了對實在性的論述,下面看看泰戈爾二人對話的複述,愛因斯坦說: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他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可見愛因斯坦寧可相信佛教,也是不會相信基督教的。

結論是很清楚的,除非你根本就不願意相信,而我是沒有能力喚醒一個裝睡的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