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历史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一中2336


按照传统的王朝史观,“五代”位于“唐宋”之间,是唐末的乱形成了五代十国之局,而宋朝则是五代十国的终结者。

但如果我们的目光不局限于长城以内,便会发现随着唐朝的灭亡,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格局出现了,这便是辽国的建立。

公元907年,唐亡的同一年,耶律阿保机称可汗;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塞外称帝,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头一遭,因为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游牧民族都是在入主中原之后才称帝的。

对于华夏文明圈来说,称帝、称王、称可汗(单于)的含义是不同的,辽国在塞外称帝,其实便是自认继承了唐朝的法统。

要知道,当时征战中原的李克用是沙陀人,沙陀人确实被大唐赐姓李,而契丹人其实早在李世民之时便被赐姓李了,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就是契丹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党项人由于平定黄巢之乱而被赐姓李,然后被授予夏州节度使。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的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均源自这一沙陀军事集团。

宋朝基本结束了中原乱局,但有两个政权没有平定:其一就是契丹人的辽国;其二就是党项人的夏州节度使,后来演变为李元昊的西夏。

也就是说,唐朝的核心区最终一分为三,由辽宋夏分别占据,而我们传统所说的“五代十国”便是过渡期,只不过五代十国的说法没有将辽国和西夏包括在内而已。

辽国的建立和其本身农牧合一的“一国两制”,则为之后我国在元朝之时完成农牧两区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因此,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的发展趋势是多中心的形成,因为宋朝并未形成像汉唐那样绝对的中心地位,而正是这一格局,使“中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了农牧合一的大中国。

如果我们在这一时期仅仅看到“五代十国”这十五个政权的话,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便不能真正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心向青山


可以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甚至要比“五胡乱华”,“”战国七雄还要乱的多,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各民族崛起的趋势

在五代十国期间,漠北的回纥汗国,以吐鲁番为中心的西川回鹘,西面的吐蕃,西南的南诏,东北的契丹和奚,外加中原唐朝旧地的诸侯割据政权,可以说在“各民族”崛起和融合的历史时期,整个“五代十国”的疆域版图,是“支离破碎”的。


二、政治沿袭旧唐的趋势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上,还是沿用了唐朝制度,但是因为各个王朝此消彼长,官职也是时常废置不常,所以,这个时期的制度是比较混乱的。这期间各国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基本上在宋朝统一后“全盘接受”。


三、经济衰退的趋势

由于五代十国期间,北方的朝代更替频繁,连年战火,天灾不断,使得农业人口锐减,以至于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而南方十国,在经济方面却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在后周世祖时,建立了均田制,按实际占有田亩征税。可以见得这段时期,十国的经济实力要远胜于重武力的五代。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见得,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大趋势是民族融合的、政治继承的和经济衰退的。


草竹道人


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最终是华夏民族只能偏居一偶或者灭族。

为何这么样说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这是一张五代十国时期的地图,大家看图中的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和后周这几个朝代,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关中,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天下中心。

907年,朱温覆灭唐朝,建立后梁。

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936年,石敬瑭认契丹王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借兵灭后唐,建立后晋。

947年,契丹灭后晋,950年,刘知远建立后汉,二年后,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刘知远之弟刘崇跑去太原,建立北汉,认契丹王为“父”,借兵抵抗后周。

给大家看这些数据,是因为后唐,后晋,后汉,北汉,这四个政权可不是汉人建立的,他们都是沙陀族人,祖地在今天的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南一带。

建立后唐的沙陀族李姓一支,其祖上在

唐高宗时期归降做官,在唐玄宗是最高还得封永寿郡王,帮助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最高做过上将军,金吾卫大将军。唐代宗时期,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他们失去了与唐王朝的联系。

历史上两次少数民族不远万里阻隔也要跋山涉水回归中原王朝大怀抱的其中一次就是这一支沙陀族。

后来一直在帮助唐王朝平定叛乱,包括黄巢起义,最终被赐姓李。所以李姓一支建立的后唐实力当初也是最强大的。

当时北有契丹,党项(西夏),西有吐蕃,回鹘,从这四个朝代的建立,大家可以看出这又是一个现实版的五胡乱华,中华民族只能偏居一偶。

后来郭威建立后周,让更有才能的养子柴荣继位,才让汉人重新在中原地区有了政权,

赵匡胤安稳的篡代后周,这样才让汉人政权平稳的过渡持以继续。不像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冉闵在北方,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唯一一个政权短短四年灭亡,至此北方再无汉人政权。在这里华夏民族终究没有再像五胡乱华时期那样发展。改变了方向。

但石敬瑭这个无耻之徒,为了权利,认契丹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让出长城防线。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

一四周少数民族强敌环饲,

二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北方长城防线失守,

三宋朝立朝三百年,竟没有出一个有为之君,千古罕有,华夏民族历史罕有

终有灭族之祸。


青青子衿人


五代十国时期,上承唐代,下启北宋。五代(907年~960年)先后历五十三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改了五次国号,叫作梁、唐、晋、汉、周。史家因梁、唐、晋、汉、周五字,前代早已称过,恐前后混乱不明,所以各加一个后字,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梁、唐、晋、汉、周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共计十数,著名史乘,称作十国(902年~979年),就是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及吴越、荆南。提纲挈领。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内乱,也带给 契丹南侵的机会, 辽朝得以建立。定难军(后来的 西夏)逐渐独立,而静海军(交趾,后来的 越南)自此永久脱离中国。

历史沿革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 后梁,这是 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 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 后唐建国。 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 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 契丹军攻灭, 后晋建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 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 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 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建立 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方面,江南地区初期以 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 南唐,其次有吴越国与闽国等。湖广则被 荆南、南楚与 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蜀地有 前蜀、 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 宋朝(史称 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 十国结束。

五代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帝王大多雄猜,尤其不放心功高权重者,如郭崇韬、朱友谦、安重诲、史弘肇、王峻等,都是这种猜忌下的牺牲品。后唐明宗、末帝、后周太祖的篡国,与帝王的猜防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五代每一次王朝更迭,都导致乱军剽掠,不独百姓罹难,就连官员也难逃其劫。郭威起兵时,许诺军士事成后可剽掠旬日。不料乱军只用了一日,便几乎将京城洗成空城。后汉吏部侍郎张允匿于相国寺佛殿藻井之上,也不幸坠屋而死。剽掠之害可见一斑。

社会文化发展

唐末五代,战乱不休,中原地区帝王将相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百姓流亡死伤者众,社会经济破坏殆尽,教育文化事业几乎停滞。南方则战乱较少,相对安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和发展,各国皆重视发展经济,延揽人才。如福建、两广、江西、湖南等落后地区,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中原士人的大批南逃,亦促使南方诸国的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相比之下,北方人才凋零,文风凋敝,正是长枪大剑占据历史舞台的时期。因此,在北宋相继吞灭诸国后,十国遗民出于对故国的怀念与追思,著述较多。而十国遗民的后代,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出于对父辈故国的兴趣,也往往有所著述。同时,中原地区的学者对十国历史也有记述,遂使十国著述呈现较为兴盛的局面。尽管如此,主论五代中原王朝的著述还是产生了更大影响。原因有二。一是宋朝以五代为正统,十国为僭伪,因此对五代史更加重视。二是宋朝承五代中原王朝而来,在政治结构、经济状况、军事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均与其相似。出于汲取治乱经验教训的需要,宋廷,尤其是在宋初,对五代中原王朝给予了更多关注。因此,尽管十国遗民之作颇多,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主论五代历史的著述。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士人大批南逃,蜀地、江淮之间以及江南地区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南唐与蜀两大文化中心。

南唐在十国之中最为强盛与繁华。南唐三主承接杨吴时期数十年的积累,重用文人,倾心下士,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嗣主李昪与后主李煜皆文采风流,才华横溢。韩熙载、徐铉、徐楷等人亦文名籍甚,闻名南北。“江左三十年文物,有贞元、元和之风。”

蜀地险峻,安定富庶,历来是唐代皇室贵族的避难之地,唐玄宗、唐僖宗皆曾避难于此,因此聚集了大批的唐朝遗臣。前蜀王建“善待士”,“所用皆唐名臣世族”。他“为神策军将时,宿卫禁中,见天子夜召学士,出入无间,恩礼亲厚如僚友,非将相可比也”,因此待翰林学士“恩礼尤异”。其继承人王衍,“自童年即能属文,甚有才思,尤能为艳歌,或有所著,蜀人皆传诵焉”。后蜀主孟昶诵花蕊夫人的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则传诵至今。前蜀设国子监,修复孔庙,修建新宫以储存书籍。后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造学馆,请刻板印《九经》,兴复文教。凭借这些努力,蜀地得以培养出大批饱学之士。至两宋时期,蜀学大盛于天下。

吴越也是十国中相对强盛和安定的政权。创建者钱镠确立“事大”原则,尊奉中原王朝,致力于发展国力。“方浙右富盛登丰之久,上下无事,惟以文艺相尚”,钱俶尤喜翰墨。由于吴越是主动纳土于宋,因此深得宋朝统治者宠异。十国诸王后代大多凋零不振,唯有钱氏一族颇为兴盛。在家族风尚与宋朝重文风气的双重熏染下,“吴越钱氏子孙文章名世者无代无之”。他们对钱镠父子的功业及对中原王朝的贡奉做了大量记载,基本上皆是为吴越诸王歌功颂德之作。

相比之下,北汉与南汉国力较为衰弱。南汉位处岭南,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加之统治者残暴荒淫,除首任统治者略有可取之外,余皆愚暗暴虐,令人发指,文化事业亦极为凋敝。北汉地瘠人贫,民风尚武,以弹丸之地顽强抵抗后周与北宋的征伐,居然成为十国中最后灭亡的政权,实属不易。但它连年遭受残酷的战争洗劫,致使民生凋敝,国运不昌,文风更是不振。


萧立誌


这是唐宋之交的过渡期,长达七十二年。这七十二年,其实是中华文明经过阵痛与大反思的阶段。宋与唐对比,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传统评书歌颂最多是唐朝,因为疆域比两宋辽阔。中国人喜欢称宋为弱宋,海外华人自称唐人街却不是宋人街,这是有缘故的。但如今唐人街已经衰败不成样子。发达国家称颂中华皆言宋之财富及人民生活稳定的安康水平令人艳羡!唐之勇武昙花一现,建立在人民贫困痛苦基础上终非长久。这也是五代十国长期争斗不休给社会演进趋势带来的反思,宋虽弱好比一群乞丐打得宋赢,却贪图宋大鱼大肉的吃,这些国家攻打宋是为了有大鱼大肉吃。但吃完终归还是饿,又来抢,结果来了个更强乞丐把前面乞丐灭亡。辽、金、夏等命运都是这样,元认为吞并宋就会有大鱼大肉吃,结果错了,空前绝后疆域辽阔的帝国很快把命搭上。宋诞生了现代中国许多的框架,人民民主与富强这是一笔宝贵财富!但没有五代十国的反思就没有宋。所谓英雄主义都是以人命为草芥,唯宋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实现人的福利安康,弱就有什么关系?




正平


诚邀!这里是@杂谈会客室 。咱们都认同五代十国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分裂是为了更好的融合。我们发现历史上的历次大分裂,如春秋战国、汉末三国、南北朝等,每次分裂背后都预示着、孕育着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同时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不仅是大分裂、大融合,更是“大变革”

1.政治变革,重文轻武的趋势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以豪强地主和 士族大夫为主,有名的像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代表了士族阶级;魏晋时期士族大夫占据主要统治地位,当时地方任免上首先不是看能力而是要看你的出身,正所谓“出身决定一切”。唐朝以后,士族阶级逐渐衰落,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统治地位日薄西山,一大批出身庶族和归化的藩将成为这个时期的统治主流。在唐末,一些节度使各自占据地盘嫣然是国中国,人员任免、财赋税收皆有节度使掌控,甚至节度使的继承、更替也仅仅是“先上车后补票”事后向朝廷上奏说一下而已。

虽然唐末节度使割据严重,但大家表面都认可唐天子,直到这个平衡被朱温给打破,907年废唐哀帝即位,建立后梁。其他割据势力一看“你朱温都能当皇帝,我也有地盘,我也能”于是各方势力相互争夺。正如《旧五代史·安重荣传》记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整个五代十国也仅仅70多年,但是王朝更迭超乎想象,最短命的是后汉政权仅仅享国3年,简直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个是一个藩镇称王称霸的时期,你有兵就有权就能随便划片地称帝,像黄袍加身的郭威建立后周,郭威部将赵匡胤依葫芦画瓢陈桥兵变也黄袍加身宋代周。五代的乱世,直接影响赵匡胤统一天下后,杯酒释兵权,也就直接导致宋朝一代重文轻武、外患不断。

2.经济变革,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变的趋势

秦汉以来社会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中原地区。到唐朝时期依然北放较为发达,因南方人烟稀少常常被认为是“苦寒”之地,多用来流放囚徒。

五代十国,北方为了争夺中原正统征伐不断,南方割据实力相对较弱多以固地自封,人口逐渐流向南方。此时南方农业、手工业、沿海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后蜀的成都农业针织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

当时主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杭州、温州、明州、莱州、登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有瓷器、茶叶、铁器、丝绸等;

商品经济观念加强,像南平国地处内地,是四战之地,但却又是交通枢纽,通过收商税维持政权。

所以整个五代十国往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政治经济的大融合、大变革。

以上是我对上题的回答,如有不尽之处,欢迎诸位 评论、斧正~~

感激不尽!~


杂谈会客室


你好,历史小酒馆来回答这个问题,供参考

  1. 末五代,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正义的无休止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使人民遭受苦难。分裂局面使国内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受阻,从而加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破坏了已经形成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分裂局面不能有效地制止落后而强悍的少族民族的骚扰,而使民族矛盾加剧。分裂局面使中华民族和邻邦国家、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处于停顿。欧阳修也说:“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黔毙盗贩,衰冕峨巍。吴暨南唐,奸豪窃攘。蜀险而富,汉险而贫,贫能自强,富者先亡。闽陋荆登,楚开蛮服。剥剿弗堪,吴越其尤。牢牲视人,岭眸遭刘。百年之间,并起争雄,山川亦绝,风气不通。”总之,“分裂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1.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是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也是统一趋势不断增长的时期。五代短暂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原王朝与南唐等有条件统一全国的政权都把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都在为国家的统一进行不契的努力。朱梁王朝是在三面受敌的形势下存在的,北有强敌河东李克用、李存爵父子,以及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两大割据势力;南有淮南杨行密割据势力;西有歧王李茂贞割据势力。与山西晋王进行了三十年的拉据战,百姓疲于征役,阶级矛盾相当尖锐。中原五代中版图最小的后粱王朝在几大势力中求生存,自无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2.后唐平蜀,得州六十四,南方小国震惊不已。荆南高季兴听到这个消息时,吓得连手上的筷子都快掉下来;楚国马殷听到消息,立刻上表,愿归老衡山之麓,上印缓以保余年。不过,没有利用平蜀所造成的有利形势的唐庄宗李存}1随即遇害,唐明宗当皇帝,奉行姑息政策。此后,国势日衰,更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依靠契丹维持生命的后晋、后汉根本无力统一中国。

南方诸国地大财阜、兵力强盛,莫如吴和南唐。实际上,在五代十国混乱割据的过程中,“只有江淮在与中原进行周旋,支撑着南方的局面”。吴国与朱梁双方实力大体均衡,中原与江淮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且不久杨行密即死,其后政权落入徐温手中,开始保境息民,自无统一的计划与行动。

3.有条件统一全国的只有南唐。南唐不仅占地广大,土产发达,也是“十国中封建的文物制度最完备的地方”。南唐建立后,实行“保境息民”政策,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殷富充实,政府财力充足,国势日强,它版图包括鄂州以东的长江南北广大地区。当时的形势,只有南唐“与中原国家对峙,仿佛又是南北朝的格局。”南唐烈祖怀有统一大志,但很少人理解他的统一计划。在当时南北势均力敌地对峙的特殊形势下,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但对抗已经开始,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形势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祝下,谁胜谁负,便不仅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强弱,还要取决于双方军事与外交策略的高下。

5.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南方各邦的联合,是中原政权外交政策的基点。中原政权将吴越与楚分化出来,与之结盟,不仅肢解丁南方,而且形成了对南唐这一对手三面包围的态势。处于这种形势之下的李异,在制订其军事外交策略的时候,便不能不瞻前顾后,做长期的打算。烈祖开始有了他的战略构想。南唐与中原政权之间的抗衡,必然牵涉到与周围邻国之间的关系。南唐计划北上需团结稳定南方诸邦,于是竭力拉拢南平与后蜀,以解除楚国在西面的威胁;同时伺机控制闽国,给吴越造成后顾之忧;在巩固侧翼的同时,设法从中原背后寻找同盟,与契丹结盟,牵制中原政权,力争形成对中原政权的夹击之势。

6.烈祖李异开始实施他的战略布局。首先极力改善与吴越、楚、闽三个南方敌国的关系,建立了同盟关系,暂时稳定了南方的形势,在事实上也使南北冲突的紧张局面得以缓解。接着,南唐与北方少数族政权契丹的关系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而使李异完成了他的战略构想。五代十国的版图通过李异的安排,形成了一个双环阵势。南唐是这一阵势的圆心,其外围是中原及其盟友吴越、闽、楚;在这一同盟之外,是契丹、南汉、南平、后蜀等南唐盟友。牵一发而动全身,南唐是这一平衡局面中的关键因素。这一阵势既符合“远交近攻”的传统原则,又符合南唐自身的实力状况。南唐利用这一平衡,争取了恢复与发展的时间。一旦南唐克平中原,暂存以为“蔽障”的吴越、闽、楚三国,便将处于南唐及其同盟的团团包围之中,可“尺书而招之”。


历史小酒馆儿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与并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统称为十国。该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

整体来说,五代十国时期时期就是由节度使势力壮大之后割据一方而创立的政权,整体的社会形态是尚武轻文。但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使得经济得到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虽然当时的统治特点是重文轻武,但最终必然会走向大一统,最终,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之后和弟弟宋太宗统一了中原,通过之前的五代十国的政局特点,也造就了整个宋朝的政治特点:重文轻武。



楠音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认一个身份的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只知温饱的小老百姓,还是一个明了历史发展大势的文人?而这还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即不知道五代十国以后的历史。

如果已经知道五代十国以后的历史,那这个问题已不值得再回答。这样,在上述之必要条件下,如果只是一个小老百姓,那等待着的无非就是“生存与毁灭”的问题;如果是明白历史发展大势的人,这个问题就会显得很有趣了。

结果很确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终还会走向统一。

为什么会这样说?

很多书上说,秦始皇完成中原统一是因为天下百姓苦七国无休止的战乱久矣。但我更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征服六国,吞并其土地百姓,最后唯我独尊,只是秦始皇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已。但他终于打败六国,虚荣心得到前无古人的满足后,他面对的是一个似乎比战争与征服更加的复杂与艰巨的问题:如何治理?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杀掉妖言惑众的术士、烧掉异化人心的书籍,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仅统一了个体的人心、思想,还统一了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历史书上对此有十分正面的评价,这个是绝对否定不了,也不容歪曲的。

人虽然是群居的,但人心是复杂的,秦始皇的作为,使人群居而又强势只保留一种思想,整个社会不分裂而又强势只推行一种规范。这也是以后的帝皇自觉遵守的一套成规,同时也是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物在历史功绩上远远无法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原因,及欧洲几千年无法统一的原因。

人心虽是复杂的,但孰是孰非是分得清的。这里已经有了秦朝大一统的成功例子,同时成功实现了整个中原说同样的话,写同样的字,有同样的思想,有同样的社会习俗,虽有秦一朝享国不久,但这种成功的范例、统一的认识确实已经深入人心,引为祖训,并形成了一种中原特有的一统思想及文化。

再经过两汉、西晋、隋、唐的一统,对中原汉人来说,再乱的天下,统一思维也是根深蒂固。

五代十国,源于唐的藩镇割据,虽然都政权不稳、存世短暂,但每一国国君心里都有一个吞并天下,实现统一的理想,最后却只有后周独秀于林,也算是大势所归。


竹子0358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严重破坏了城市发展与运行的良好秩序,公共财产与民众财富遭受劫掠,人口流失严重。短时期内,战乱破坏了城市发展的单体过程,但长期来看,多数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城市的恢复和进步仍然无法阻挡。社会资源往往从遭受战争创伤的城市流动至周边城市,战争对社会财富、人口等生产力要素进行了重新调整和配置。在破坏旧有城市的同时,亦为新兴替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可以说,战争给予城市摧花折柳般蹂躏的同时,亦打破人为隔绝机制,畅通的交通、配置的资源为其他区域城市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五代时期,北方洛阳、长安等城市遭受浩劫,南方诸如扬州等城市亦难幸免。但伴随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北方经济遭受破坏的同时,南方经济却获得难得的发展机会,金陵、杭州等城市蓬勃发展即为例证。源于此,在五代战乱与南、北方城市兴衰关系问题上,关注战乱对城市破坏的同时,还应看到战争也撬开了城市闭锁,扩大了城市网络,刺激了新兴城市兴起,成为新城市崛起的杠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