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调锋?

星星之火19


写毛笔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笔锋的过程。



调锋的目的,就是将偏侧的笔锋由偏转中,使伏于纸上的笔锋站立起来,这是用笔中最关键丶最重要的一环。

调锋之法,可以分为提按、扭曲、往复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在我以往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看。


在实际书写中,真正调锋之法常常是提按与扭曲的复合动作,以腕带动笔尖作两三次螺旋形的暗圈,边走边调,迅速将笔锋揉入画中。

这种调锋动作开始训练时非常别扭,动作过大水墨还会溢出画外。这种复合调锋动作微小快捷,旁观者很难觉察。

发笔落点至锋调中这一小段距离内,运笔不能过快,应迟回不进,锋调中后才可进入画的中段。

初学调锋,腕不灵活,可先在纸上以腕带动笔尖作螺旋形的画圈练习。注意不能用手指。

也可用此法练一进一退,边走边提的调锋动作,这种练腕法很实用,初学者不妨一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调锋是学写毛笔字中运笔的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和练习的书写方法。

一般新学毛笔字书写的人,因为握笔和手腕用力的方式错误,导致书写时笔锋下压过猛,笔尖会开岔或形成侧锋,写出来的字没有凝聚或厚重感,显得比较散,所以要调整为中锋,但是新手不会在写的同时调锋,只能重沾墨水调锋。

想要练习调锋,可以通过画线和画圈来练习。

一、画线。



画线之前首先掌握正确的站姿:身体要正,双肩要平,手臂放开,双脚站稳。

其次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合指求实,握掌求虚,手腕有力,毛笔竖直,笔尖不过中。

画线时中锋用笔,手腕悬直,均匀而缓慢,力量一致,线条相似,间距相同。如遇侧锋则左右微旋调至中锋。

二、画圈。


画圈也是中锋用笔,笔尖容易铰在一起(如上图),这时也要通过反方向微旋笔管,使笔锋回到中锋状态。


刚开始会比较困难,微旋所需要手指的协调能力通过长期的练习,耐心的体会后,会逐渐适应。

通过这些练习方法后,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木雕人生


问题:怎样练习调锋?

调锋其实就是调整笔锋,也就是中侧锋的转换,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侧锋调整成中锋,没有人会把中锋调成侧锋的。

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由于毛笔需要不停的提按和转折,在毛笔不断的运动的过程中,毛笔的笔锋会出现偏侧、散锋等现象,这个时候需要书写者调整笔锋,把毛笔调成中锋,以便更好的书写,

有时候毛笔里的墨少了、枯笔了,通过调锋能把笔毫上部分的墨散发出来。这个过程很微妙,只有亲自体会你才能明白。

关于怎么练习调锋,我看一些朋友让画圈、画横,其实这种方法练习中锋是可以的,就是没办法练习调锋,调锋很难单独拉出来练习。

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楷书,练习唐楷,唐楷的八个基本笔画就把各种调锋练习的差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书法家日常练习楷书的原因之一。

你觉得呢?


不二斋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个人觉得您说的调锋就是调中锋,因为中锋行笔线条会非常圆润饱满,关于如何调锋,您可以进行以下练习

第一,画蚊香




画蚊香,也就是画圆圈练习,可以是您的圆转缠绕的笔画实现中锋行笔!使线条更加挺拔

第二,画长横

第三,画长竖


画长横和长竖对直线行笔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必须得大量练习!书法这东西必须得多写多练!

第四,练圆转

起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提笔,一定要往下笔的反方向顶!然后再进行行笔!也就是侧转中,这样就能保证中锋行笔!在圆转的地方要提笔,然后再转!

总之,无论多高明的笔法,一定要大量的练习,会对中锋行笔有很大的帮助

喜欢我的请点赞,欢迎评论交流和关注我

我是墨宝,谢谢


墨宝


之前连续几次发文谈了笔法问题,今天看到系统推荐,怎样练习调锋,这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调锋存在于运笔全过程,无时无刻都有发生,不可作静止的、独立的理解。

我们知道调锋的目的是保持中锋,关于中锋,我曾发文,把中锋比作骑自行车,通过把控龙头使车不倒,笔锋就是通过在运笔中不断的调锋,从而使笔锋不偏,达到中锋用笔的目的。关于练调锋,我也曾发文,用写横过来的“8”来练习。有人后来提出画蚊香圈练,我认为是写横“8”更科学合理,因为它包括了八面出锋,又有行笔中的使转和调锋。大家有兴趣不妨试试。

但是这个练习,只是掌握共性规律的调锋,调锋并不是机械的、一层不变的。皆因各人具体用笔不同,调锋自然有别;书体不同,调锋也不一样。

例如,篆书讲究藏头护尾,中锋用笔,调锋比较婉转含蓄,练习时要注意委婉;

隶书的笔法在篆书的基础上有了改进,讲究蚕头燕尾,调锋时方圆并举,既有提按起伏,也有婉转自如。这里的调锋有三个明显的动作,一是起笔逆锋通过触纸时,笔与纸产生的涩力与人控制的笔力,两者合力使得笔锋在点画中运行,所以隶书的起笔通过调锋呈现蚕头状;二是行笔中的调锋,通过有提按、有起伏的调锋实现隶书点画的笔力韧劲许多人写隶书的点画,犹如火柴棒或枯树枝,就是不善于调锋。三是收笔时的调锋,或护尾回锋,或使转出锋,往往伴随有提按、顿挫使转。楷书的调锋基本与隶书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楷书方折为多,笔势短促有力,故更讲究调锋的提按幅度和力度。调锋最难的是行草,尤其大草。一是结体变化复杂多变,二是书写速度时快时慢,三是通篇节奏张弛有度。调锋充满着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全过程、全方位。练习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从行书、小草,再逐步过渡到大草、狂草为宜。











如石书艺


练毛笔字六年了,看不到喜望,没信心了!😓😓


HMTwqy阳光灿烂


《调锋说易不难,说难真的不易》

一、书法调锋也许多真是书法的家传绝学;

有书友开玩笑说,关于书法,现代人古代人、古代人都把文章都写完了,就是没怎么写关于书法调锋文章!我朋友交流,他告诉我,他都觉得调锋都快是书法世界里真正武林绝学,而且是那种不传之秘!

他还发了一照片给说,田英章的“田楷”资料算是最充分的了吧,学习他书法成名的人,或是成为职业书法家的数不甚数,但他也还要隆重设坛收徒,应该给关门弟子们教授的就是调锋绝学!

二、调锋有法,笔不可轻意变形,一分笔书法更能让调锋手随意;

观察图中的折笔,我们也许可以理解调锋的意义,更可以理解一分笔书写时调锋的好处,不变形态的笔尖,顺笔就可以写出折笔处的三多包围形态!

调锋,也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一分笔书写",在保证笔舌不变形分叉失去弹性的情况下,笔锋就可以做到形随意到。

其它整理中……


创新炎黄


调锋多用于行草书。这个真得看功夫。但这个调锋是瞬间转换的。还得有支好笔与宣纸。调锋高手也顾虑。近代人有一个高手,任政!华文行楷都知道。但使转老套了,太过单一。为什么产生审美疲劳?就是调锋就那几个角度。不针对谁!任政先生后来变法,失败了。调锋取巧。不及删繁就简!



卧雪处眠


这个问题展开来说,我的认识是:毛笔写字的目的是为了连续书写(蘸墨后尽量写更多的字),那么如何才能连续书写呢?唯有中锋行笔才可以实现连续书写,可是汉字的笔画并非全部是直线的,圆转和方折的笔画很多的,势必会出现笔毫扭转,甚至打结的情况,就会影响连续书写,所以必须调整笔锋来继续达到连续书写的目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暂停在砚台上整理笔毫,二是纸上调锋,显而易见第二种方法最便捷,最节约时间,但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方法!故笔法就应运而生了。概括起来:连续书写是目的,中锋行笔是途径,纸上调锋是具体方法!再具体就是要换面(也有叫换笔心的),再深入的具体方法就是圆转和切转,圆转就是篆籀绞转笔法(缓转),再具体就是捻管法和运腕法,大字运腕,小字捻管(是否也叫拨镫法?)切转就是一搨直下笔法(急转)。

目前我对笔法和调锋的认识仅限于此,斗胆陈述,以期抛砖引玉,各位大神勿喷!谢谢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