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這是春節後的第一次更文。

生活永遠充滿著變故,疫情的到來直接拉高了就業市場頹靡的速度,原本以為的順風順水被推翻——2019年末期,我還妄想自己找到了安穩的棲身之所,然而本就不景氣的狀況下,被黑天鵝加持,我又再一次沒能倖免於難。

變故承受得多了,就連驚詫都很難扮演。

和領導在辦公室做最後談話的時候,我的淡定甚至讓自己覺得意外。領導滿臉愁容地向我描繪公司遇見的狀況——經濟不好,行業不景氣,背後金主無能為力等等,並且,頗為關切地告訴我,這不是我的問題,不是我不優秀,只是公司到了這樣抉擇的關卡云云。

我的部門連同兄弟部門都面臨著整體被裁員的風險,只不過來公司時間尚短的我是先行軍。

工作5年,我好像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憤怒。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是的,沒有人做錯。公司沒錯,為了生存,無可厚非。我呢,暫且放過,在這家公司幾個月的時間裡,無論是工作完成的質還是量,都是超過要求的。

每每想到這裡我都不敢再思考下去,唯恐變成一個感慨世道不公的形象。

房似錦、徐文昌

我現在的境遇如果讓5年前的自己來評斷的話,一定是沒什麼好話的。

那時候的我就像動漫裡痴迷力量的角色,總覺得憑藉自己的能耐總歸會闖出一片天地,並不相信職場會怠慢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如果混得不好,那就一定是這個人還不夠優秀。曾經我就抱著這樣的流氓邏輯。

心高氣傲又急於求成的年輕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

最近一部剛剛播出的電視劇,《安家》,裡面還原了房產經理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我沒賣過房子,但就以個人的銷售經驗來看,還原度在國產劇裡算是高的。

電視劇中的男女主角,分別是一家售樓門店的兩個店長。羅晉扮演的徐文昌是一個家境本來殷實,做房產經紀人只是為了成全萬家燈火的人,這個角色藝術化處理得多一些;另一個就是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業績為王,人生座右銘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除了自己家裡的媽處理不了,似乎世間對她沒有難題。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房似錦的這個角色,她凌厲的特質,很貼近現實。

實際生活中,銷售的工作,尤其是像賣房這種寬入式的崗位,屬於門檻在門裡的行當。

有過找工作經驗的人都不難理解,你幾乎不需要費什麼口舌就能得到一份賣房的工作,相應的,這個崗位上的人員流動率也是極高,我問過房地產行當的朋友,他說一線房產經紀人的流動率美化後的數字是50%,實際數字可能70%以上。

賣房這個行業採用的是人海戰術,大部分穿著西裝的房產經紀對於企業本身而言就是吉祥物,企業對於這部分人的需求也就是在小區附近晃悠,混個臉熟,根本沒指望這一大塊的人都能賣出房子。

眾所周知,房產經紀人是靠提成吃飯的,而且房子這種一生買不了幾次的大件兒,提點根本不低。房產公司之所以拿得出這麼多錢給提成,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個成功的房產經紀人的背後可能是上百個失敗的房產經紀人。

更直白一點說,就是房產公司給那些不開單的銷售人員的待遇很低,從這些人身上省下的成本投入到開單的人員身上。

這不是個能夠共同富裕的崗位,銷售圈真是個江湖。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而且前文說過,銷售崗本就是寬入式崗位,什麼人都有,《安家》中的房似錦能徒手爬到銷售王的位置,很難是多麼溫潤如玉的人。

實際生活中,房似錦式的人只會更犀利。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徐文昌是嚴重藝術修飾後的人物。之所以這麼說,不是因為他家境殷實卻選擇了做房產經紀人,而是他在自我需求上無慾無求的狀態。

拿我自己舉例,最初選擇做銷售的根本原動力不是為了錢,當然錢很重要,但最根本的點是想證明點什麼。

20歲的我儼然一副天地不服的樣子,縱觀各類工作,最符合成王敗寇感覺的工種就是銷售。自傲的人常喜歡用結果當論據。

結果論是俗世中最普適的論調。想證明自己的人當然會選擇最普適的論調。

我曾經銷售時期的領導,家境不是一般殷實,之前是在美團做銷售出來的。他給我們講過一個真實故事,就是他決定出來跟著這家創業公司做之後,從美團離職,臨走前問了HR一句,工資卡是招商銀行麼?

HR回答了他,緊接著就是一臉震驚,反問他,你在這幹了三年半從來沒取過錢?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這哥們的爸蓋了全北京幾乎所有的醫院,算是全京城最早搞房地產的人,他從小錦衣玉食,什麼都不差。學歷不說金光閃閃,也還是211畢業,進入社會就頭也不回地鑽進了銷售行業。

問其原因,他就說,想證明自己。馬上自己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他不想孩子出生之後一直以來的印象都是爺爺很厲害,他想做到“爸爸很厲害”。

銷售崗如果說有什麼吸引的話,絕不是錢那麼簡單,而是自我成就感。想想看,在辦公室盤坐一天的人是體會不到那種跑了地球兩圈拿下一單客戶的成就感的。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徐文昌是無慾無求的,成全萬家燈火算是所求麼?我認為不能算。畢竟現實生活中很難有人直接把需求錨定在馬斯洛的頂層。

哪怕編劇說徐文昌做房產經紀是喜歡那種忙碌的感覺,讓自己暫時忘卻家裡的糟心事,這都現實一些。

樓山關

小樓這個角色算是存在感不高的。在劇中,哪怕是天天摸魚的朱閃閃,戲份都要比樓山關重。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妄自用編劇的思維揣測一番,樓山關這個角色的戲份不重,可能是因為他太常規了。

影視劇需要常規,常規意味著接地氣、真實,但又不能只有常規。觀眾需要樓山關這樣的角色給予真實性和可信度,同時,劇情的衝突都會交給“徐文昌”式的角色。

房似錦是稀有的,苦寒出身,大城市打拼,被家人虐盡百千遍依然沒有“反社會”,最重要的是還在銷售這條很擠的賽道上殺出了一條向上通路。

相比之下,小樓就大眾多了。

有熱情熱血,工作中常把“努力”倆字掛臉上,願意使勁,不怕辛苦,但總是做事不得法,即便冷不丁開了個大單,也沒有從此之後平步青雲。

說到這裡就想先岔開一句聊聊自己。

曾經大學剛畢業的我是急於自證的狀態,銷售這一行幾乎是只看結果的,於是我來了。但最終,也是因為銷售崗這樣結果為王的特質,才選擇了離開。

看重過程不看重結果,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不過,也就是這種爛俗到家的傻道理,想要真的領悟,是絕對需要時間和思考的。

心高氣傲,一心覺得自己能成事的人,打心眼裡就不喜歡“重過程輕結果”的論調。即便這句話本身挑不出毛病,但在幾年前的我眼中,信奉這句話的人,大多都是為自己的無能找理由開脫的人。

回過頭看,這蠻像微博評論區的心態。

任何一個公眾人物被指責,就算是指責本身是有理有據,心平氣和的。也都會有粉絲跳出來激情澎湃的維護,他們抱著的一條鐵邏輯就是:你沒人家強,憑什麼說人家

結果為王,就是為事情本身蓋棺定論。只要成果優秀,過程都是毋庸置疑的,或者說可以忽略的。

這不是職場人該有的心態,更不是社會一員應該信奉的圭臬。

從職場的角度想。一份工作的回報,短期看,薪資福利肯定是最重要的,人吃五穀雜糧,五穀雜糧還都要錢,得養活自己嘛。長期看呢,學習新知識很重要,鞏固自身能力很重要,找到前進的方向很重要,總而言之,看的是累積效應。

銷售崗,恰恰是忽略累積效應的崗位。

在做銷售員的時期,培訓時被灌輸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老銷售,只有好銷售。意思是說,在銷售江湖中,工作的年頭並不能說明什麼事,在經驗面前,可能工作的狀態、用心的程度、思維的方式等等更重要。

這句話在銷售圈是正確的。

做過10年銷售的人就能比剛做銷售的人業績好嗎?你品品,這是個問號。但有5年程序員經驗的人會不會比應屆畢業生代碼寫得好,大概率是的。

房似錦是幸運的,30歲之前完成從銷售到管理者的轉型,她的前途一片大好,但並不是因為她房子賣得多好,而是她已經成為了管理者的身份。即便某天從房地產行業脫離,憑藉管理經驗還是可以得到平移的機會。

但賣了多少年房子的人,你讓他賣化妝品、金融產品、瓜果梨桃,基本等同於新人。

在銷售崗做過又離開的人,不太有壓根開不了單的,或者業績極差的。離開的人大多開過單子,甚至開過大單子,但嘗試幾番發現這樣的開單經驗難以複製,又沒能晉升管理層,在這樣上不上下不下的窘境中才選擇了離開。

《安家》中一個門店才有7個人而已,現實生活中一個房地產門店至少要接近20個人,而且北京的一個小區附近要有兩到三家同企業的門店。競爭的激烈程度,是不難想象的。

樓山關嘴裡喊著“颯”的雞血狀態能維持多久?堅持不一定都是好的,在事本身想得不夠通順以前就妄談長期,到最後變不成徐文昌、翟雲霄,甚至都可能到不了房似錦這步,最終的歸宿只能是“老油條”。


《安家》之外:樓山關難成房似錦,不想通終成老油條


最後

劉雞血是我的死黨,大學住一個宿舍。

我們2015年畢業,那時候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格外炙手可熱。他去做銷售,最好的一天開出了600萬的單子,提成直接奔5萬走,那時候他可還只是一個實習生。我們四周的人真心羨慕。

之後呢,公司爆雷,行業爆雷,劉雞血每次喝酒就要舊事重提,說自己曾經多麼朝氣蓬勃,現在託家裡關係在北京找了個國企朝九晚五。

人在順境的時候很容易什麼都不想,我剛從銷售行業離開的時候也替劉雞血擔心過,但話說一兩次之後,他回饋的狀態就是聽不進去也不想多琢磨。

也能理解,人家幹3個月工作頂你做一年多,除非是鐵長期主義者,不然誰都抵抗不了這樣的誘惑。

無意貶低銷售行業,也尊重每一個靠勞動換取報酬的人。

只是,職業是一件四五十年的長事,不要因為一腔熱血和七八個月的快感就剝奪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晴天時修屋頂,風雨將至才不會手忙腳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