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否等于知识,没文化是否没有知识?

咗边丶


你好,我是“立学练字”,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文化和知识的概念,由于目前“文化”和“知识”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和模糊的,众说纷纭, 我大概梳理出了一些轮廓,我的看法是:文化不等于知识,没文化也不代表没有知识。

一、对概念的梳理认识

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指的是语言、文学、艺术等内在的精神产品。

知识的概念,本质上是对现象的解释,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等多个方面。

从上述概念上,我们能看出,文化是物质或者精神现象,而知识是一种经验,是对现象的解释。文化包含知识,文化是对知识的升华,浩瀚广阔的知识,融合交至发展,形成文化。

二、有文化是否一定有知识

不是,文化包含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等,一个对精通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老农,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一些文化因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渗透在每个毛孔里,表现在他的言行中,他可能根本没有上过学,解释不出其中的知识点,但我可以说他很有文化,而不能说他很有知识。

三、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

现实在社会,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某方面的高才生,可能精专于某个领域,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在言谈举止、人情世故、道德水平、人文修养道德方面却与他知识不相匹配,我可以这是一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

一己拙见,只当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立学练字


肯定不一样啦,居然还有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举个例子,我没读过书,但我学习过种菜,我知道怎么种菜,我种了几十年的菜,知道怎么样才能种好菜,这就是知识。例子2,我读过大学,但我不一定会种菜,会种菜,也不一定种的好;如果我是农业大学的,或许还有理论在,但也没有熟能生巧做的好。



一个小精灵1314


文化不等于知识,文化比知识范围广。

知识掰开来看就是,知道,认识。知道一个东西,再去认证识别它的真假,形成一套理论,就变成了知识。

文化是记录知识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传承知识的途径。

文化他还是区别于经济,政治的一个领域。

所以文化不等于知识。

没文化不等于没知识。

第一,这里的没文化的人就是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里的没知识就是没能力运用知识的人。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以有知识。

爱迪生,他从小喜欢刨根问底,老师判定他为低能儿,小学没毕业被劝退。但是他成为了历史上出名的发明家,企业家。你能说他没知识嘛?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因为文化大革命被迫退学,随着知青下乡,在农村干活10年,他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说他没知识嘛?

像历史上的刘邦,项羽都没读过书,他们却靠自己的大脑成就了一般伟业。能说他没知识嘛?

第二,有文化不一定有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伍继红毕业后,考公务员面试没通过,辗转找工作连连失败,后来直接放弃在家带娃,落魄到需要靠政府救济才能过活。

晓磊清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呆家里啃老十年,成了老阿斗。

其实有文化和没文化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会用知识,知识有时候是生活的常识,是工作的能力,社会的某个见解,是人智慧的合集。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文化,但是一定需要知识。

就像那些没多少文化的名人,他们让我们知道,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学,不去用,再多的文化也没有用。


花家名趣屋


这个问题得分情况回答,通俗的讲,当我们老百姓说一个人没文化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说他没有文化知识。但是单纯把文化这个词拿出来说,那可就不仅仅指知识了,因此这个时候说没文化就不是仅仅说没有知识了。

但就文化这个词本身来讲,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可以看出字面意思上,文化包含多种含义,既是一种精神财富,又是一种历史遗产,同时也指知识。

不同的情景下文化有不同的涵义,就看你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所处的情景了,如果你和外国友人讨论中国文化、欧洲文化,那就是在讨论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你在历史博物馆听导游讲解历史,你听的就是历史的遗迹的内容;如果你和几个人在谈话,谈话的过程中你觉得某一个人说话没有什么水平,见识也短,没什么主见和思考,你就可以认为这个人没文化,其实就是知识水平的欠缺。


清风龙海


文化不等于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一定有修养,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现象。

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留学生,海归博士很多呀,但是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只能说有知识。

什么叫有文化,比如说一户人家在自己家里的客厅写上四个字“勤勉持家”,一个诊所写着“悬壶济世”,这就叫有文化,还有其他很多例子,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有知识仅代表你在某一行业的某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而有文化不仅要求你有技术,还要求你会用这个技术去帮助别人。这就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我们现在总是被台湾地区的人说我们大陆人只有知识没有文化,我承认说的对。我们真的缺失很多文化,而且越来越缺失,想想自己二十年前的文化习惯,现在还剩下多少 都被商业社会所淘汰了。

整个社会进入了商业的时代,人人都想搞钱,各种手段都在利用,那些有文化的人实在太少了。商业驱动社会的弊端就在于人们的内心被金钱所趋势,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只为追求利益,而忘记了自己还是不是应该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现在社会有一些现象简直非常恶劣,首先就是明星们占用了太多的公众资源,大量的热搜都是跟明星相关的,而真正的做事的人却默默埋头苦干,这就是流量的时代,商业的时代,没有文化的时代。


游戏,追星,短视频,充斥这太多的垃圾信息,而我们有知识的人也沉浸其中,共同带动互联网商业的发展。

我们不知道要走向何处,但是一定应该要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地方。


电子与数学方法


肯定回答不是!

想到一本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书里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讲到农民是否“愚”或者说是否真的比城里人“智商低”。

严格来讲,所谓文化,是知识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有一种习惯上的倾向,说知识的时候特指科学知识甚至更窄到自然科学知识……

进而将文化知识同科学知识对立起来,似乎这二者是有你无我不可并存的状态……

显然,这种认识是根本错误的。是现在懒惰的家伙们给自己某方面的无知找的借口。

事实上,二者不仅不冲突,而且很多时候相辅相成。

知识是多样的,务农的人要知天时,做官的人要懂人情,教书的人要懂传授,这些放在大学里、专业里,就是农学、管理学和教育学。

文化是相对狭义的,你可以说读书识字是学文化,但是不能说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学知识,你可以说书画琴乐是文化,但你肯定不会说识谷认稻是学“文化”。

《乡土中国》中讲到教授的孩子为了不弄脏鞋袜,在田里活动自然不如农家的孩子,但是农家的孩子在课堂里的表现远不及教授的孩子。所以我们要说农家的孩子就是“愚笨”吗?未必。

放在文化知识和文化上,农家的孩子不懂汉语拼音,不懂英文单词,他们就是没知识的吗?教授的孩子懂了读书识字,却不懂务农需要的知识,他们是有知识的吗?也未必。

窃以为文化≠知识,或者说文化是知识的一方面。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但是没有知识大约是可以等于没有文化的。



Mr张先森


文化不等于知识,有否文化个知识多少没一定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文化和知识的定义。

文化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知识是指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

第一,从定义可知文化和知识不同,如果要归纳一下关系,文化包含知识。

知识只是人类文化里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能够实实在在被人类利用。

第二,文化需要个人内化才能转变成知识,而一个人在社会和学校学习到的文化不代表个人拥有的知识。

例如有一部分高分低能的高材生,文化水平在硕博以上,可是不一定有知识。

第三,要正确的看待文化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多关注真正的实际功能效用。


木马逐风尘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认为的观点是文化是基于知识的基础条件,那么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文化等于知识,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我们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已经形成了文化体系来达到社会的平衡,文化的产生基于生活必须表现出的状态,有了文化才能够让社会稳步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的文化曾孕育出了很多的文化体系,他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适应当时的人民生活状态产生的。孔子曾开创了易学文化体系,拿这个举例子也是因为我本人就是研究易学方面的所以能更好的理解这一文化状态,孔子的易学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能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如果你对孔子的易学文化有过研究就会发现他文化的绝妙之处,当你理解了也学会了什么是仁和礼,知道了怎么在人际关系中运用仁和礼,就等于在社会中不失为一个人上人。但这必须经过不断的磨练和学习。才能在生活中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自己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色。

这样的文化会告诉你作为父母你要如何对待子女,作为子女你要如何对待老人,作为领导你要如何关照下属,作为职员你要如何团结同事。这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基于文化背景下的你所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人做事哪一样不需要学习和精进,这当然是一种知识的体现。

比如我们看到有人在外面随意吐痰,你肯定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素质呢?,肯定没什么文化”那么其实素质是从哪里来?道德底线又从那里来?当然是要以文化为背景学习古往今来的知识才能标榜自身的素质。我们也知道越是有高度知识量的人他的素质会越高。这也是基于他曾以我国文化为背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所决定的素质问题。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文化是否等于知识。那么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我们知道了文化等同于知识,那么不懂文化背景的人没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量在社会中也是必然要被淘汰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那么你认为文化是否等于知识,没文化就是没有知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V博嘚吧嘚


文化不等同于知识。

没文化不等于没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没有知识一样可以有文化。

文化侧重于个人修养、道德情操方面,是内在的修为,知识侧重于所学所知和技能,是外在的学识。

《论语·学而》中这样说,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亲近贤良,竭力孝敬父母,舍身报效国家,与朋友言而有信,即使别人都说这个人没有文化和道学,我也一定要说这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孔夫子对道德仁义和技能知识的解说非常通透,即使这个人没有知识,只要敦伦尽分,与人为善,那么这个人也是有文化的!

孔夫子同样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的教诲,因此文化不等同于知识,知识同样不等同于文化。






無两书房


文化,当然不同于知识。

现今很多硕士博士,文凭很高,知识学了不少。但不少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知孝道人伦,缺少情商逆商,这哪里称得上一个文化人?

而很多农村的老农,在实践中学习总结,掌握了丰富的农事知识,农耕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