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今天跟一個媽媽閒聊,她說幼兒園老師說,她五歲的兒子在學校很乖巧,在班上和同學相處得很好,從不惹是生非。

鄰居們也都稱讚他兒子很乖,但他在家裡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稍有點不如意就大吼大叫,甚至有時候會伸手打人。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媽媽都經歷過“同款神獸”,在外面安靜乖巧的孩子,一到家裡就“換了副面孔”,撒潑耍賴、呼天搶地,完全變身“混世魔王”。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兩極化?

如果我們瞭解五歲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就能發現——大多數時候孩子發脾氣,只是因為他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可能只是一個表象,只是讓孩子不要發脾氣了,而不瞭解發脾氣背後的原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如果他明明知道發脾氣可能會讓爸爸媽媽生氣,還要這麼做,那肯定是因為發脾氣能給他帶來想要的結果。


因為愛,孩子才敢在父母面前毫無顧忌


雖然孩子專橫鬧脾氣對父母是一種酷刑,但我們應該為他的無理取鬧感到高興,因為這表示他愛我們,知道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離開他。

一個不敢在爸爸媽媽面前表露真實情緒的孩子,要麼是完全屈服於父母的權威,害怕父母,要麼是根本沒有和父母建立起好的情感鏈接,和父母之間冷漠生疏。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當孩子從幼兒園待了一整天,回家後,見到爸爸媽媽是特別高興、特別開心的,情緒也就放鬆了下來。

而回家後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關注,他的情緒就會容易失控。

對下班回家的父母發脾氣,是他知道的能最快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方法。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像大發脾氣一樣,令爸爸媽媽丟下其他的事情而來注意他。


瞭解了孩子亂髮脾氣的原因,我們就能夠做到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需求與情緒。


首先,對待孩子的情緒要保持平常心,別被孩子的情緒帶著走

孩子的個性出現內外巨大落差時,確實常常會把我們搞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原因又沒有應對辦法時,常常會被氣得七竅生煙,挫敗感特別強烈。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因為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很愛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他有充足的安全感,才會在爸爸媽媽面前無所顧忌,至於外面的人,他根本不在乎。

他是在用不恰當的方式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如果我們不瞭解他的這一心理,很可能會因為下意識的反應而掉進孩子的情緒漩渦當中,引起我們的憤怒與失望。


其次,要得到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首先我們得是情緒穩定的父母

想讓孩子不蠻橫,不鬧情緒,我們就必須忍住自己的脾氣。天底下最能夠點燃孩子怒火的導火線,就是父母大發脾氣,孩子看到父母情緒失控時就更難讓自己冷靜下來。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可以到衛生間或者廚房待一會兒,深呼吸三下,在心裡暗暗的自問自答“這孩子怎麼這樣?,孩子就是這樣啊”,不要求我們每次都能做到控制住情緒,至少能有效減少大發脾氣。

大發脾氣除了嚇到孩子和給孩子做壞榜樣,對我們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

孩子在情緒失控時,更需要我們冷靜的力量和無條件的愛。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一旦我們也和孩子一起情緒失控,用尖叫聲來壓制孩子的憤怒,只會逼的孩子叫得更大聲,結果是我們的情緒被孩子完全帶偏,陷入了和孩子的混戰中。

保持冷靜才能幫我們控制場面,讓孩子恢復冷靜。

當我們輕聲說話時,尖叫中的孩子會因為聽不見我們在說什麼。就會安靜下來,產生好奇心,想聽清楚我們在說什麼。

當孩子冷靜下來後,可以跟他說,剛才發脾氣的不是他,是他身體裡的小怪獸,每個人身體裡都會有一個小怪獸和一個小天使,每當小怪獸跑出來時,我們就會生氣,小天使出來時,我們就會開心。

現在小怪獸走了,我們就不生氣了,我們要把小天使留下,讓小怪獸離開。

用他能聽懂,也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告訴他有小怪獸不可怕,爸爸媽媽愛他,可以幫助他把小怪獸趕走。


第三,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講道理,不要說教

當孩子發脾氣時跟他講道理根本就是在對牛彈琴,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根本聽不見任何道理。

當他呼天搶地時,可以試著用他喜歡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

拿出他最喜歡的圖畫書,對他說“看看,小怪獸來了,我們一起看看小怪獸想做什麼壞事”;

或者拿出他最喜歡的玩具說“小熊想去野餐了,你要不要一起啊”。

諸如此類,總之孩子平時喜歡的互動方式都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和孩子重新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鏈接,在無形中把孩子的情緒引導回平靜的港灣。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如果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無法湊效,還有最有效專制失控小暴徒的一招——不採取任何行動,以便讓他鬧個夠。任由他在一旁唱獨角戲,等他發現沒有觀眾欣賞他的表演時,很快,他就會自己平靜下來。

當孩子大吼大叫時,我們就當他不存在,繼續做自己的事,大聲的唱歌,用歌聲來壓過他的尖叫聲。

一開始刻意忽略孩子的跋扈行為時,可能會更加激怒他,他會更變本加厲的哭鬧,但很快他就會發現唯一的觀眾根本不理他,他的脾氣就會慢慢消失。

當孩子發脾氣大喊大叫時,他想要的是話語帶來的驚人效果,假如我們的反應是激烈,只會刺激孩子繼續這樣做。

用魯道夫·德雷克斯的話來說,就是“讓他的風,無帆可吹”。孩子遇到這樣的反應,很快就會放棄個“戰術”。


第四,在輕鬆的氛圍裡,多和孩子聊天

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和孩子友好、輕鬆地聊天,就能幫助我們理解孩子。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比如睡覺前,我們可以和孩子玩個遊戲,問一問孩子“今天你高興的事情是什麼?”孩子說完以後,我們也可以說說自己今天高興的事。

然後再問問:“今天你不高興的事情是什麼?”從孩子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是什麼引起了他的情緒失控。

如果孩子沒有什麼想法,我們可以接著說說自己今天不高興的事情,最好與孩子無關。

經常和孩子這樣聊一聊,我們就能知道是什麼事情容易引起孩子的脾氣,做什麼他會開心。

魯道夫·德雷克斯告訴我們,不論怎樣,我們要確信,孩子對我們的正面行為一定有回應的意願。

一旦我們從自己的挫敗感和悲觀中走出來,我們就會擁有對自己、對孩子的信心和信任,而這會給他們更大的激勵,形成良性循環。


在外“喜羊羊”,在家“灰太狼”,娃的兩極化情緒該如何破解?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不再擔心恐懼、不再強求完美,放鬆下來,瞭解孩子的需求,給予他恰當且必要的回應,我們就會發現,孩子不論在外還是在家,都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喜羊羊”。


我是 ,一個熱衷於研究育兒知識的社會學碩士,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和你一起做有力量的媽媽!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