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三观真的能"塑造"吗?不仅能,跟父母的关系还很大

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客观且必然存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更是深刻的。但是,仍是有一部分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曾说过,"生他的人,不负有教的责任!",这是对旧时代一些父母的批判。鲁迅先生认为,要让父母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归根结底,想要教育一个孩子,其本质就是塑造孩子的"三观",去年霍金去世,所有人都在悼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去世了"。

却很少有人想到,霍金更是一位好父亲!霍金在20多岁时被渐冻症缠身,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无疑是灾难。

可霍金却依旧乐观面对,尽管他不能说话、不能陪孩子玩闹,更不能与孩子交流,但他的孩子在他的乐观、坚持、幽默的品性影响下成长。

大儿子很早就进了微软总部学习、工作,小儿子也是乐高市场的老板,女儿更是获得过科普小说大奖!病痛折磨,可霍金不曾妥协,也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斗争精神,悄然无息地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塑造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有人说,父母的三观里,藏着孩子20岁以后的模样!成都"妇女摔狗"事件曝光网络,可能大家也都还有印象。

姑娘小吴的狗走丢了,结果被一名妇女捡回家,小吴得知以后,上门讨要,争论之中,妇女始终不肯将狗归还,最后不仅被其拒绝,妇女更是将狗从六楼摔下!

更可怕的是,当警察带着一伙人进屋后,妇人年仅5岁的女儿淡定地喝着水,眼睛里不带一丝恐惧,更不带有对动物的怜悯。到底是怎么样的经历才导致小女孩这般性格?这个5岁的小女孩,将来又会有着什么样的人生?

无人知晓,但如果一直在生活中在这样的父母的身边,很难说,她会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塑造,影响到底有多大?

1、 家长的修养,首先表现在孩子的价值观上。

有些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就狠抓孩子的智育,以至于造成孩子成为情商方面的"低能儿"。但很多父母仍是觉得无伤大雅,在他们眼里,高智商就等于成功。

实则不然,现代社会中,但凡优秀的人,皆是双商兼具。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首先父母自身应当有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将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

父母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他们对孩子便会提出类似的要求,希望孩子将来取得怎么样的价值。因此,父母要学会自我提升,只有自己合格了,对孩子的价值观引导才不会出现纰漏。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2、 父母对生活的态度,隐藏着孩子对人生观的认知。

同样是面对生活,有些父母乐观以待,而另一些父母却是悲观消极。我曾向孩子们做过类似的提问,"你觉得爸爸妈妈开心吗?"

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不开心,我觉得妈妈整天都活得很压抑,她的朋友圈都是很消极的语言。我很难受,我真的不喜欢这样子的妈妈……"

孩子心思最为敏感,他们能捕捉父母的点点滴滴情绪,开心的、快乐的,亦或者悲伤的、愤恨的、难过的。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而这些情绪,无疑,都在悄然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塑造,更是慢慢形成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毕竟孩子还小,他们对于外界的认知,都是听来的、看来的,借鉴别人的经验而来的。

再者,孩子对父母最为信任,父母对人生的定义在孩子看来,则是最直观的表现!

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别因你的消极或是不振而影响孩子。当然,你可能觉得,"我过我的生活,关孩子什么事,难道我以自己想要的态度去生活的权利都没有吗?"

孩子的三观真的能

实际上,并不是没有权利,只是孩子因你而生,而你需要对孩子负责。最起码,陪孩子走过最一段塑造期。当然,在为孩子塑造三观的过程中,你也会与孩子一同进步。届时,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并不难,但需要父母也去做这样的人。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慢慢懂得,父母曾对他的用心,而这时,孩子对父母的尊敬与爱是加倍的。

不要做毫无目标的人,因为那是对孩子三观的误导,不要去整日闲来琐碎的人,因为那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