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你是否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家人非常寶貝家裡的獨子,小孩子吃飯的時候也不忘拿著玩具到處跑,父母擔心孩子餓著追著孩子餵食,這種現象可能還不是少數。

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到底為什麼不喜歡乖乖坐著吃飯,要如何糾正孩子的這種“追喂“毛病?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能安分吃飯呢?

  • 孩子不餓

孩子如果飢餓即使父母沒有給食物他們自己也會有感知,然後以哭鬧的方式表達進食的慾望。

當孩子完全沉浸在玩具中,完全沒有想吃東西的反應時,父母其實不必過度的擔心孩子是否餓了,只要一日三餐按時給孩子餵食,小孩子的胃也會有生物鐘提醒飯點的,他們不吃其實是不餓。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 飯前吃了過多的零食或者飲料

孩子的胃就那麼大,當飯前喝了飲料或者吃了零食會讓胃處於飽脹的狀態,這種時候即使到了每天餵食的時間孩子也不會餓。

有些小孩子很聰明,自己偷偷的拿零食來吃父母卻不知道,當餵食時孩子不吃就怎麼都想不出是什麼原因,所以父母應該將零食放到孩子無法觸及的地方,以此來管控孩子在吃零食。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 孩子覺得咀嚼困難

孩子進食有一定的接受過程,小孩子要適當的添加一些輔食讓他們開始自己吃東西,鍛鍊孩子的口腔咀嚼能力,這樣等到孩子真正開始吃較硬的食物時他們才會不覺得困難。

沒有經過輔食鍛鍊的孩子吃飯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面對一個挑戰,當然不會有進食的樂趣可言了,嚴重的會厭食。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 孩子心情低落

當一個人心情不好時,連帶的所有喜歡的事物都會變得難以下嚥,這點也同樣適用在孩子身上。所以當餵食時不要因為孩子吃的慢或者分心而過多的呵斥孩子。

小孩子的心思難以集中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成為訓斥孩子的理由,導致他們心情低落不想進食。

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進食問題上如果放任不管,最終只會導致孩子不能集中進食的毛病得不到糾正,久之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1、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生性好玩,讓他們安靜下來很困難,一時半會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長期潛移默化的進行培訓。

比如,家裡的電視一旦到了飯點時間就要關掉,玩具要收起來不能再動,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哭鬧,要儘量的把孩子的把目光轉移到食物上來。

可以給孩子準備些創意的食物排盤,讓孩子覺得吃飯就跟玩耍一樣有趣,這樣孩子就能建立好好吃飯的習慣了。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2、跟孩子多溝通

如果孩子不想吃只是想要玩,可以耐心的問清楚小朋友是因為什麼原因不想吃呢?是否是食物不合胃口,還是因為真的是飯前吃了零食導致不餓。

父母的溝通態度很重要,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天大的事,使得他們不敢表達出心聲。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3、父母要以身作則

小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如果父母一邊教育孩子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玩東西,自己卻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這就讓孩子覺得父母的話沒有可信度。

他們會覺得大人可以做的事為什麼小孩子不可以?所以要想孩子良好的進食,父母本身就應該做個帶頭人行動起來。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4、不要追著孩子跑餵飯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餓著,其實孩子一餐吃少點,只要這種不是長期的問題就不大。

但有種說法就是父母覺得孩子餓,所以有些父母孩子一餐吃少了就硬要追著玩耍的孩子吃飯,小孩子反而覺得這很好玩,慢慢的就把這當成遊戲了。要制止這種行為就要學會放任,孩子餓了自然就自己乖乖吃飯了。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孩子不吃飯如果排除了本身健康問題,其他的只是一些壞習慣的糾正,不必過於憂心,畢竟孩子的成長好習慣是要慢慢養成的。

淘淘媽為6歲前的寶寶們推薦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繪本,《陪你長大》共30冊,裡面包含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五方面的啟蒙。科學中有關於讓孩子認識季節的科普內容,樹立孩子時間觀的基礎。還有引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語言發展,讓孩子學會社交,增強想象力多個方面。個人認為這套早教書籍很全面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還有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也值得推薦,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2-5歲寶寶一站式生活養成,讓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自理懂事,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

寶寶吃飯“追著喂”?父母掌握4個技巧,“告別”中國式餵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