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數學的傳說

古印度數學的傳說

  

數學是最集中、最深刻、最典型地反映了人類理性和邏輯思維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11 世紀大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高斯說:“數學是科學之王。”


古印度數學的傳說


話說在印度舍罕王時代,舍罕王發出命令:誰能發明一件讓人娛樂,又要在娛樂中使人增長知識,使人頭腦變得更加聰明的東西,本王就讓他終身為官,並且皇宮中的貴重物品任其挑選。於是乎,全國上下能工巧匠紛紛而動,發明創造的一件又一件東西被送到舍罕王的面前,但是沒有一件讓他滿意。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舍罕王閒著無聊,便和眾愛卿準備到格拉察湖去釣魚。舍罕王忽然發現宰相西薩・班・達依爾沒有同來,便問道:“宰相干什麼去了?”“宰相因宮中有一件事未處理好,正在那裡琢磨呢。”一個大臣答道。

舍罕王沒有追問下去,便拿起魚竿釣起魚來,眾愛卿均忙乎著,於是,一枝枝長竿便同指湖心。

這時,小湖起著微微的漣漪,湖面在陽光照射下,閃爍出金剛鑽、綠寶石般的光芒,耀得人直眨眼。垂柳的枝條沐浴在湖水之中,湖岸邊長滿了菖蒲。

不一會兒,薄雲遮住了太陽,太陽彷彿驟然扭過臉去,不理睬小湖,於是湖泊、村莊和樹林全都在剎那間黯淡下來;浮雲一過,湖水便又閃閃發光,莊稼簡直像鍍上一層黃金。舍罕王貪婪地吸著這鄉野的新鮮空氣,眼前的美景使他目不暇接,連魚竿都橫躺在湖面上了。正在這時,有人來報:宰相達依爾飛馬來到。達依爾匆匆下馬,來到舍罕王的面前,稟道:“陛下,為臣在家中琢磨了許多天,終於發明了象棋,不知大王滿意否?”

舍罕王一聽此言,連忙說道:“什麼象棋,趕快拿來看看。”原來這位宰相有著超人的智慧和聰明的頭腦,尤其喜愛發明創造以及嚴密的數學推理。他發明的象棋是國際象棋,整個棋盤是由 64 個小方格組成的正方形。國際象棋共 32 個棋子,每方各 16 個,它包括王一枚、王后一枚、仕兩枚、馬兩枚、車兩枚、卒八枚。雙方的棋子在格內移動,以消滅對方的王為勝。

舍罕王看到此物後,喜不勝收,連忙招呼其他大臣與他對弈,一時間,馬騰蹄、卒拱動,車急馳,不一會,舍罕王大勝。舍罕王於是打算重賞自己的宰相,便說道:“官不能再封了,你已做到頂了,如再要封,恐怕只有我讓位了。現在重賞你財物,你要些什麼?”宰相“撲通”跪在國王面前說:“陛下,為臣別無他求,只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給我一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內給二粒,第三格內給四粒,第四格內給八粒。總之,每一格內都比前一格加一倍。陛下啊,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 64 格的麥粒,都賞給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來,這位聰明的宰相胃口並不大,於是國王說道:“愛卿,你所求的並不多啊,你當然會如願以償的。”國王心裡為自己對這樣一件奇妙的發明,所許下的慷慨賞諾不致破費太多而暗喜。便令人把一袋麥子拿到寶座前。計數麥粒的工作開始。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兩粒……,還不到第 20格,袋子已經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扛到國王面前。

但是,麥粒數一格接一格地增長得那樣迅速,開始是人扛,後來是馬車拉,再後來,乾脆一個糧庫也填不滿一個小格。很快就可以看出,即便拿來全印度的糧食,國王也兌現不了他對宰相許下的諾言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來算一算這位宰相到底要多少麥粒:

古印度數學的傳說

上面這個算式就是宰相所需要的麥粒,讓我們用現代的數學方法算出其

結果,即:

古印度數學的傳說

這個數字不像宇宙間的原子總數那樣大,不過也已經夠可觀的。1 蒲式爾(約 35.2 升)小麥約有 500 萬顆,照這個數,那就得給宰相拿來四萬億蒲式爾才行。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 2000 年內所生產的全部小麥!

這樣一來,舍罕王覺得自己金言一出,又不能兌現,怎麼辦?一大臣獻計,找個原因殺他的頭。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的頭就這樣被獻上數學的祭壇。

上面這個故事可能是前人所編,只是傳說。但它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說古印度在數學科學方面,已有相當大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