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廉潔之士”的看法

墨子在《魯問》中提出:

“合其志功而觀焉。”

古人對“廉潔之士”的看法

他把志功看作是評價一個人的標準,其中“志”指的是人的行為動機,而“功”指的是行為的實際效果。

墨子重視動機,然而更注重實際的行動和效果。

一個人即使胸懷大志,然而不肯付諸實踐,只把理想掛在嘴上而不去行動,肯定不會實現自己的“志”。然而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擇手段,甚至違背道德損害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即使實現了“功”,也是為人所不齒的。

因此,墨家主張君子賢士在修身的時候,要做到志功合一,以力行務實來實現自己的“志”,以義予義取來得到自己的“功”。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修身》)

君子之道包括如下方面:貧窮的時候表現出廉潔,富足的時候表現出恩義,對生者表示出慈愛,對死者表示出哀痛。這四種品行不是可以裝出來的,而是必須自身具備的。

古人對“廉潔之士”的看法

墨家在君子的修身標準中提出:

貧窮的時候能夠堅守自己的節操,廉潔自律;富足的時候能夠把財物分給他人;對生者行仁愛之道;對死者真心哀悼。

這就是君子應該具備的四種品行,而這些品行是無法偽裝的,只有內心具備了這些真實的情感才能做到,因而,君子賢士修身,就必須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墨家的弟子們大都出身於社會下層,墨子本人也是一個手工業者,因而他十分注重貧者的地位,他的很多主張就是從下層百姓的角度出發而提出來的。

在君子修身的諸多方面中,涉及經濟物質方面的時候,墨家主張義予義取,貧者要取之以“義”,富者要予之以“義”。

居貧有節操,不貪取他人之物。

黑家認為,君子在貧窮的時候,能夠堅守廉潔的節操,不貪圖財物,是最應該具備的品質。在先秦時期,有“君子憂道不憂貧”的觀點,認為生活上的困頓並不是真正的窮,真正的君子賢士不會因為生活的困苦而憂慮,相反,是為自身修養,以及道德的缺憾而憂慮。

古人對“廉潔之士”的看法

一個人身處貧窮的境地,雖屋舍簡陋,但能做到整齊清潔。雖衣食缺乏,但能做到堅守節操,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富足。

因此,君子賢士應該做到“居貧有節操”,不貪求他人之物,應該廉潔自律。

古人曾對廉潔之士進行了分類:

一種是按照規則辦事,不妄自收取財物的人。

一種是看重自己的名譽、節操,不貪取財物的人。

一種是害怕受到法律的懲罰,為保住自己的官職俸祿,不敢收取財物的人。

在這中間,按規則辦事的人沒有摻雜個人的目的意圖,因而是上等廉潔之士;不為利益而損壞自己名聲的人,是為了自己的榮譽,因而是中等廉潔之士;為保住自己的官位俸祿而不敢收受財物的人,是為了不受懲罰,勉強做到廉潔,因而是下等廉潔之士。

古人對“廉潔之士”的看法

雖然廉潔的境界有高下之分,但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因此,君子賢士在修身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廉潔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