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和“字”有何講究?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標誌,是人與人之間用來區別的稱謂。如今的中國人,名字大都簡單,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姓”沿襲祖輩而來,代表著血緣關係,而“名”往往凝聚著長輩的殷切希望。

  然而在中國古代,“名”和“字”是分開使用的。古代的“名”,相當於現在我們常說的乳名或小名,古代的“字”,才是今天姓名中的名。


古人“名”和“字”有何講究?


  古人為何要取字

  古代,讀書人或是有錢有地位之人,都會有字,普通老百姓則一般不注重這個。

  西周時期,在《禮記·檀弓》中有:“幼名,冠字”。也就是說,西周禮制中,孩子出生3個月之後,父親便要為他命名,而等到了男子20歲舉行冠禮,或女子15歲舉行笄禮之時,父母便要為他們取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成年後,幼年所叫的“名”不便在公共場合叫了,為了讓他人尊重自己,必須要另取一個供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即“字”。冠“字”是長大成人的標誌。


古人“名”和“字”有何講究?


  在近期很火的古裝劇《陳情令》中,肖戰和王一博飾演的兩位男主,一個姓魏,名嬰,字無羨,一個姓藍,名湛,字忘機。

  其中,大部分配角都稱主角為魏無羨,只有少部分的角色比如藍忘機,會叫主角為魏嬰。

  很多觀眾在看此類古裝劇時,都容易一頭霧水,為什麼古代有的人直接叫名,有的人卻叫字?什麼情況叫對方的名,什麼情況叫字呢?

  “名”和“字”用法大不同

  古代特別重視禮儀,對於人的名、字,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名”和“字”雖然都是對於一個人的稱呼,但是用法卻大為不同。

  按照古代稱謂禮儀,自稱時稱“名”,稱別人時稱“字”,是基本的禮貌。


古人“名”和“字”有何講究?


  “名”通常只能由長輩、上級或是非常親密的同輩才能稱呼,“字”則是平輩互稱,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親切。

  晚輩對長輩只能稱對方的字,名是不能提的,否則就是大不敬。所以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會被認為是一種不敬和冒犯的行為。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繫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例如:

  屈原,名平,字原,平與原二字相連。孔融,字文舉,融為名,意為融會貫通,文舉為字,文章一舉成名,文星高照。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相輔相成。

  除了名和字外,古人往往還有個“號”,號是一個人的別稱、別字、別號。在中國古代,名大多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故也稱自號。

  後來,漸漸出現了別人贈予的號,稱尊號、雅號等。比如詩仙李白,其名為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別號在文人中比較流行,號與名無任何限制。


古人“名”和“字”有何講究?


  “字”的消失,除了方便,和社會階級變化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古人能夠取“字”的人,都是“士”,也就是封建社會的傳統知識分子。

  辛亥革命之後,科舉制度被廢止了,有些思想先進之人,開始倡導“一名主義”,名與字逐漸合一,人們只有“名”不再取“字”。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需要進行人口統計,為了方便普查人口,字便被取消了。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稱謂上,非常講究禮的規矩,衍生出了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人際稱呼,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討。

  瞭解了古人名和字,如果你生活在古代,會有什麼樣的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