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厂,我的家 张俊魁


我的电厂我的家,宝贵青春献给他。当年不到二十岁,风华正茂好潇洒。扔下锄头进车间,工人身份显光华。风雨无阻大半生,党叫干啥就干啥。

数九隆冬,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刺骨逼人。一九七零年一月二十一日,我们五十多个来自本市各地农村的小青年来到了开滦林西发电厂上班,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屈指数来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但有好多事情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难以释怀;有好多工友情谊深厚心心相印;更有甚者念念不忘,“相见时难别亦难”。我是一个重感情、讲情义的人,在进入电厂五十年之际,我想把它写出来,以饗好友,聊表寸心。

记得头一天进厂,我穿着父亲穿了多年的羊皮袄,活脱脱的一个小乡巴佬形象,很显眼,很多人都看着我,很好笑,也很可爱。大家集合后,是姚玉田和董连华两位机关干部给我们培训的,我对他俩印象非常好,平易近人有水平。他们系统的给我们讲了工人阶级的使命,革命斗争精神和传统,讲了厂规和如何做一个好工人等常识。几天以后,我们就开始上班干活了。

开始领导让我们三个人一组,挖高压电线杆子坑,厂里准备从林西发电厂到马家沟矿架一条电线。我和魏金双、刘全三个人一组,按要求每天挖一个坑的定额,挖好合格就算完成任务。当时时值隆冬,冰天雪地,冻土很硬,非常费劲,很不好挖。但对我们三个小伙子来说,那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那时我们正年轻力壮,都是从农村来的棒青年,在家里从小到大总干活,这点活算啥?很轻松。我们三个不但在一起干活,还很投缘,非常合的来。天天在一起劳动同甘共苦,同时也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感情。一天,我们三个效仿《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结拜为兄弟。按年龄他俩尊我为大哥,魏金双为二弟,刘全为三弟。此举是我从家门走出来后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我一生自鸣得意的一步。从此我们三人亲密无间,他俩非常敬重我,我也从心里喜欢我的俩位好兄弟,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觉。后来我被分配到汽轮发电机运行车间,他俩分到电气维修车间,虽然不在一起干活,但经常见面,多亲多近。可惜,万没想到,我的三弟刘全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年仅二十四岁。当我和二弟知道后悲痛不已。自此,我和魏金双二弟长达五十年的岁月里经常联系,互相帮助亲密如初,在电厂绝无第二,传为佳话。 在电厂多年的生涯,在与领导、老师傅和同事的交往中,不管是谁,我都信奉一个“和”字,一个”义“字,广交朋友,宽忍为怀,小略不记,因此我在电厂有好多朋友,更有知心朋友:如陈太、李建国、王春和、彭振军、宋瑞和等许多人。这也是我在电厂的最大收获,我也以此引以为傲。

开滦发电厂

是中国最早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建于一九一五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之前不是现代火力蒸汽轮机发电,而是俗称大甩子车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功力很小,根本不适合现代化机械采煤作业。而我们的电厂是在滦州煤矿建矿后,采用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发电机组设备,有西门子、瑞士、英国等制造。这些设备确实先进,在我厂安全运行了七十年。不仅电厂设备优秀,更引以为自豪的是开滦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斗争精神。据史料记载;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五年,开滦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两次大罢工。一次,开滦电厂和林西矿工人在古冶火车站,同资本家派来的军警对峙,工人且战且退,把他们引进矿内。当军警追到林西矿大院,工人们从四面八方将军警团团围得水泄不通,关门打狗,狠狠的教训了他们,斗争取得了胜利。此消息经全国各地媒体大量报道,极大鼓舞和振奋了人心。毛泽东同志获此消息给予高度评价。他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就写道,开滦工人阶级“他们特别能战斗”,从此以后,这句名言也就成为唐山精神。我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能够在这样的国家要害部门工作,

感到无尚光荣和骄傲 !我的内心深处总在想,开滦发电厂,它是我们的,属于我们这一代。我的电厂,我的家。自此以后几十年,不管是电闪雷鸣,风吹雨打,我没有缺过一天勤,任劳任怨,没有二话。说心里话,当时不管怎样干,其实都是为了挣点钱养家糊口,大的理想信念谈不上。

可是,事情总在起变化,社会总在向前发展。其间,我们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我的多少朝夕相处的工友,兄弟姐妹都在地震中震亡了,我们的家园没有了,我们需要奋斗,需要重建。地震当天,我正在夜班,地震发生后,我和工友一起奋力抢险,救死扶伤,那天女工吕玉凤和小孙在休息室受伤被救出,小孙不幸死亡;李增清、张凤兰头破血流;和我同龄的张彦顺惨不忍睹。我们这些万幸的人不仅救人,还要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真是无私忘我奋不顾身。一直到上午十点多钟在领导的再三催促下才回了家。我的家距离厂里有十几里路,而我的自行车被地震砸坏了,我只好走着回家了,幸好半路上遇到石庆瑞老师傅,他把自行车给了我才赶快回了家。到家一看,傻了眼,我的妻子震亡了。“此天之亡妻,我之不幸,岂不悲哉” !

家家大多如此, 此事稍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大力提倡学习,重用知识分子,特别看重学历。我从小有一嗜好,就是爱看书学习。只是文革运动官方硬性令我们这一代辍学,不得已回家种地,枉费和耽搁了多少人间才俊栋梁?小时候,只要看见地上有张纸,纸上有字就非得看看纸上写的是什么?否则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好像缺点什么?另外,我在十一、二岁就在火车站租赁小人书,从小到大就养成了爱好学习读书的好习惯,也可以说学习和吃饭睡觉同样重要。多年以来,凡有空隙,茶余饭后节假日,我都要看书。电厂的老友很多人都了解,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就连图书馆的管理员吕瑞凤和张小宁都说,“俊魁,你真行,没有比你看书再泥腿的。(执着)”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电大首届招考时,我在全厂几十位报名考试中名列第一,接下来在三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生涯中成绩优秀,给厂里增了光。毕业回厂后,厂里安排我做机关部门工作,后来又重点培养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入党介绍人是电厂工会副主席陈庆利和党委宣传部长于德江。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使我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一九九零年厂领导和党组织又鼓励和支持我报考国家公务员。此时,我又以考试和面试答辩双双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调到唐山市委机关部门工作,至此,我才在电厂工作岗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衷心的感谢开滦发电厂,电厂培养了我,电厂对我有恩,有大恩 ! 尤其是电厂的各位领导、老师傅、各位好友给我以极大的帮助、信任和培养。我真是从心里舍不得离开你们,离开电厂,但是,我不管今后走到哪里,我的心永远不会离开电厂 !我永远不会和好友说再见 ! 我的电厂,我的家 !特以此文纪念我进入开滦林西发电厂五十年,献给我一趟车的工友们,献给亲爱的电厂好友们 ! (敬请电厂好友替我转发)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