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那個訓鶴女孩回不來,但我們依然記得她

相信不少人看完2020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都希望能重回80年代,找回曾經那個真摯、單純的自己,擁有一段純粹、美好的愛情。

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那個訓鶴女孩回不來,但我們依然記得她

《小紅和小明》根據“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烈士的真實事蹟及遺存文字改編而成,製作方查閱了大量資料,走訪了曾經與徐秀娟共事的夥伴,對其本人的日記、書信以及同事的回憶進行了分析、挖掘和藝術創作,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徐秀娟,使觀眾對她的故事產生更深的共鳴。

劇情簡介

劉小紅出生在鶴鄉,父親世代養鶴訓鶴為生,她十七歲在鶴鄉溼地保護區養丹頂鶴,但她夢想是上大學。林業大學的大學生李小明來溼地保護區調研,闖入了她的生活。李小明跟小紅講外面的世界,鼓勵她出去上大學,還教她電影臺詞。小紅沉迷夢想,導致一隻丹頂鶴被盜獵者偷走,窒息而死,父親劉老倔為了救鶴也受傷了。小紅深感自己失職,要認真養鶴。李小明要回大學了,臨走前他鼓勵小紅一定要上大學,看外面的世界。小紅雖然憧憬大學,但接受了養鶴的現實。

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那個訓鶴女孩回不來,但我們依然記得她

那隻死去的丹頂鶴留下一個鶴蛋,保護區的張主任承諾小紅如果能人工孵化出小鶴,就推薦小紅去林業大學深造。小紅根據小明留下的資料和書籍,用科學的方法人工孵化出了一隻小鶴,小鶴把小紅當成了媽媽,形影不離地跟著小紅。小紅像母親一樣承擔起了愛與責任,她真心愛上了丹頂鶴。張主任把林業大學錄取通知書拿來了,小紅卻舍不下小鶴,推遲一年去大學深造。

劉小紅如願上了大學,卻和李小明擦肩而過,李小明放棄了留校的機會,去了荒無人煙的江蘇鹽城溼地保護區,從事棲息地丹頂鶴養殖孵化課題研究,他夢想攻克這個世界難題。然而鹽城溼地環境異常艱苦,李小明忍受著病痛的折磨,耐心照顧著生病的丹頂鶴,但事與願違,丹頂鶴幾經反覆還是死了,小明身心俱疲,再加上病痛難擋,最終放棄了。

劉小紅的同學文靜一直喜歡李小明,求助小紅幫忙寫信。不知情的小紅以文靜的名義和李小明保持著書信往來,李小明向“文靜”訴說了鹽城的所有遭遇和絕望,“文靜”不斷安慰他,鼓勵他。畢業季來了,文靜興高采烈地告訴大家她和男朋友李小明要去深圳闖天下了,原來她在李小明絕望的時候,遞出了“去深圳”這棵救命草。劉小紅這才知道筆名“尋夢”的通訊人是李小明。造化弄人,李小明離開鹽城去了深圳,劉小紅卻去了鹽城,長期的書信中,她瞭解那個地方,她要攻克南方棲息地孵鶴這個課題。

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那個訓鶴女孩回不來,但我們依然記得她

在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劉小紅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克服各種困難,終於人工孵化成功了丹頂鶴,但她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劉老倔帶著小紅媽趕到南方看望女兒。這時有商家在保護區建度假村,小紅意外發現商家竟然是李小明,他已經是一位有錢的商人,二人的矛盾在建度假村這件事上爆發了,小明強勢開發,小紅拼命阻撓。

後來小紅為了救一隻丹頂鶴,滑進沼澤地,失去了年輕的生命。所有人為之哭泣,所有鶴為之哀鳴,小明悲慟地砸了正在施工的度假村,小紅用生命守護的溼地淨土,值得他保護。

小明說,小紅相信她做的事是崇高的,相信崇高的存在跟崇高一樣珍貴!

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那個訓鶴女孩回不來,但我們依然記得她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愛情含蓄而內斂,卻也充滿朝氣和活力,人們談人生、談理想,播種愛情並且相信愛情。在那個年代,靠筆和紙寫信來傾訴衷腸是一種簡單的交往方式。羞怯的少年們通常將一封信寫了撕、撕了再寫,在自己反覆斟酌過後才會寄出。

2020舞臺劇小紅和小明廈門站,兩人的人生軌跡因為時代、因為夢想、因為責任,從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