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讀帖"是很重要的一步,很多人都忽略掉

讀帖是學習書法環節最重要一個環節。如果我們都沒有讀懂字帖,那麼,我們欣賞和臨摹就處於“無知”的狀態。

那麼,讀帖怎麼讀?有沒有要領需要掌握?這是非常肯定對,而且,很多書法家都給出了建議。

今天從欣賞和臨帖兩個方面說說。也就是看和做。

書法中


書法中


書法中

看看如何分析《聖教序》的筆法。

書法的藝術性就體現在他的藝術構成之中。我們一般的欣賞,主要看的是大勢。從一篇作品到一個字,看的都是“大勢”,這樣欣賞書法,最大的好處是欣賞了書法作品的宏觀氣勢。

但是,對於我們學習書法的人來說,我們要一筆一筆寫出來,才能產生書法,一般欣賞者無需去寫字,所以,看看大勢,也就止於此了。

我們不行,必須要看出個門道來。

這就需要我們從臨摹的意義上來讀帖。如果是為了臨摹讀帖,我們要掌握哪些要領呢?

書法中


書法中

看看清代書法家臨摹的《乙瑛碑》有一筆是對的嗎?

根據對大量名人臨帖的實踐和讀帖的理論邏輯,我得出一個很不樂觀的數據:接近100%的臨摹都敗在讀帖這一環節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是說在臨帖目前,我們很“無知”的非常嚴重的原因。

讀帖過去有從筆法、字法、墨法、章法四大要素作為要領的,這些都沒有錯。

但是,以上四大要領,不如說是書法創作要領。

讀帖除了欣賞,就是臨帖,因此,為臨帖服務才是最好的讀帖方法。

所以,我們按照寫字的時空順序來說。

首先要學會起筆的要領

書法是由筆畫構成的,而我們忽視的是,筆法本身是由起筆、行筆、收筆構成的。

那麼起筆我們應該注意讀懂什麼呢?

這就要說到書法的筆畫藝術究竟在哪裡了。

書法的藝術從微觀看,就是筆畫,筆畫的美,主要在起筆和收筆部位,這是任何一個書法家構成自己書法風格的標誌。

書法中

用起筆、行筆、收筆的眼光看看董其昌臨摹五代書法家楊凝式的《神仙起居帖》筆法筆意對嗎?

因此,我們下筆之前,一定要讀懂字帖上的起筆效果是怎麼出來的,是如何用筆的,這是我們能不能進入書法的關鍵。

我考察了大量書法家的臨摹,還不是初學者的臨摹,接近100%的起筆,都沒有認真對待字帖的起筆形態,這就是讀帖問題了。要麼你沒有在意一絲一毫的起筆效果,要麼讀懂了,沒有做出來。

所以,讀帖第一要心中有數,起筆我讀懂了嗎?

其次是能不能寫出來。我們確實有讀懂而寫不出來的問題。

但是,如果讀懂而寫不出來,這就好辦了,練習也就明確了,如果沒有讀懂,從邏輯來說,你的練習是臨帖嗎?這是要打一個很大問號的。

這個問題,一定要問自己是不是真讀懂了,如果真讀懂了,那就不是什麼問題,就怕一輩子沒有真讀懂而是裝懂了一輩子。

我們接近100%的人,真的是在裝懂中讀帖一輩子的。

那麼讀懂的意義有多重要?當然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書法家的筆法都是經典,經典的意義,就在於它是書法美的一種樣式。

如果你學的似是而非的,將來的獨立書法創作的筆法就會似是而非,所以,歷史上的大書法家,他們的筆法都非常美,也非常厲害,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經典的價值。

書法中

如果我們經常學習臨帖似是而非,就會經常含含糊糊。臨歐陽詢是含含糊糊的,臨趙孟頫也是含含糊糊的。你想想,怎麼會在書法創作上明明白白呢?

趙孟頫就說過。書法的秘訣沒有什麼神秘的,你能夠把每一個字都學像,你的本領自然就好了。

所以,讀帖,首先從起筆開始,就不要含糊。

第二是讀懂行筆

行筆是一個筆畫起筆與收筆之間的過渡,如果起筆看準寫準了,那麼行筆相對起筆、收筆要容易一些。這是因為行筆部位,基本上沒有調轉筆鋒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順峰而行的,只要注意提按輕重就可以了。

但是,行筆有一個難度點,就是在即將收筆的時候,要找出收筆的“起跳點”為收筆做好準備,這樣,收筆部位的用筆,就會很有力量。

第三是讀懂收筆

前面我們說過,書法的筆畫裝飾部位,主要在起筆和收筆部位。所以,我們一定要讀懂字帖上的收筆。

優秀書法家不但起筆豪邁變化莫測,就是收筆也是毫不氣衰,把筆法推向高潮。

書法中

書法中


這是書法家解小青講解唐代李邕書法的視頻截圖,看看起筆、行筆、收筆如何?學習書法,不能含含糊糊。

收筆或者藏鋒,或者露鋒(出鋒),都是書法家情感的重要宣洩。我們要讀懂。

從書法實踐看,很多書法家書法愛好者,他們臨帖或創作往往在收筆部位力度不夠,顯得筆法很氣衰,就是說,到最後一口氣了他沒氣兒了,真是功敗垂成啊。

這些問題,都出在讀帖上,尤其是對收筆往往容易忽視造成的。這種後遺症一直影響創作。

以上三個要點必須一貫堅持,反覆推敲,才能讀懂字帖的精髓。

如果我們掌握和熟悉這三個要領,那麼不論哪個書法家的書法的秘訣,我們都可以破譯了。

因為,這三個環節,是寫字的順序性環節,它可以幫助我們精準監控我們寫字環節上的各種漏洞。而以往我們並沒有這樣分析。儘管大家都知道筆畫三段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