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攻破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

柚子车厘子


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介绍一种:

向你的客户融资!

把客户变成合伙人,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操作,假如你是开服装店的,你想开分店,但缺少资金,怎么办呢?

假如你一个店投入50万,你把这个店分红权分成100份,你可以按下列步骤操作:

一、制作两个卡,一个是金卡,一个银卡;

二、金卡1万一张,银卡99元一张。购买金卡的叫金卡客户,购买银卡的客户叫银卡客户;

三、金卡客户和银卡客户只在要开分店的时候才出售;

四、出售的时候提出有吸引力方案,具体如下:

1.购买金卡的客户,1万元在购买服装时使用,并且享有7折优惠,直至消费完为止。除此之外,再赠送20张银卡,持银卡购买服装者享有8.5折。

2.可获得新店合伙人资格,享有1%的分红,如果新店年盈利30万,每年可以有3000的分红。

定好以上盈利架构,你就可以出售了,出售给50个人,50万的开店资金就回来了。

通过这样的设计,你既融到了资金,还顺带把货卖掉了,而且还把客户发展成了销售员,何乐而不为呢?

新店开起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就可以循环下去,不停的开新店,融资和销售同步完成。

以上是向客户融资的一个思路,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是吴空,一直致力于中小企业盈利系统的构建,欢迎大家提出更多解决方案,也可以留言讨论。


吴空系统盈利


企业老板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时间差的问题,往往会出现现金流不足的情况。在解决资金问题的过程中,我以前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很弱,债务问题突出,而这些问题必然会成为企业老板无法规避的问题。由于每个人在当时的思维局限,选择盲目融资,就会为企业埋下祸根。这两年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企业如何解决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在此分享给大家。


融资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资金短缺问题并未爆发之时,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很多人看着账面上的现金流,自认为可以大肆挥霍,不加节制地花费,其实则不然,不管你账面事躺着几个亿,几千万,还是几百万,想要把钱花掉实在是太容易了。等到现金流危机出现的时候,你就知道局面会有多被动。

1.资金的使用问题


资金使用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在现金流问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就应该学会节约用度,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使用不必要的资金。我认为,以下资金是不必要的,但凡跟面子问题有关的资金,都不要去用:

1)豪华的装修,奢侈的宴席、声色场上的用度,等等,都是不必要的开支。很多人喜欢在这上面大手大脚,但是实话说,这样的花销毫无意义,也未必能够挣到什么面子,不如在产品研发、企业创新和客户服务上多下点功夫,多投一点资金。

2)装X用的豪车,享乐用的豪宅。除非豪车和豪宅对你而言是九牛一毛,否则真不建议这样消费。我见识过很多朋友,赚了100万,要花80万去买奔弛、宝马、保时捷;挣了500万,要花1000万去买豪宅。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很有面子,让供应商感觉你不差钱。其实我觉得这个很没必要,我认为供应商更看重的是付款速度和信誉,把豪车和豪宅的钱省出来,你的现金流会充裕很多,供应商会更信任你。

2.融资优先选择融人


合伙人

很多人在企业出现现金流困难的时候,仓皇四处借钱。跟朋友借、跟供应商借、让老婆借、跟银行借,跟小贷公司和网贷公司借,甚至跟高利贷借。一旦你走出了这一步,就是一条路走到黑,再也找不到回头路。在此时,你会发现,你的企业利润远远不能支付你的借款利息。认识到这一点,能够马上悬崖勒马,你也许离“失信被执行人”还有一定的距离,继续踏下去,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因此,在资金困难端倪出现前,建议创业者优先去寻找有财力,但是缺项目的合伙人,稀释一部分股权,保留住管理权就好。在当前的大环境里面,我认为这样的融资方式是最稳妥的。但是,融到资金以后,一定要切记,要把资金用到产品创新上和提高公司资质的花费上,千万别浪费在面子工程上。

3.风投资金融资

解决资金问题的另一个渠道是风险投资。而在做风险投资前,一定是要在企业资质和能力上下功夫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大健康、AI技术、区块链、生鲜等未来趋势才是风险投资最为看重的行业,如果只是一个传统的业务模式,是不可能从风险投资那里拿到资金的。

4.普通融资


银行贷款

最后要说的便是我们狭义的融资了。如果上面的办法你都试过,已经没有办法了。我不建议大家跟小贷公司、网贷公司融资,因为利息实在是太高了。更不要跟高利贷去借钱,跟高利贷借款就是自作虐不可活,否则,你不仅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会成为“老赖”,你和你的家人还会被不三不四的人骚扰和威胁,到时候你和家人都会瞬间跌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果业务状况不错,现金流短缺的情况下,我优先推荐大家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到正规银行去贷款。这样的贷款利息并不高,而且在业务稳定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贷款还不上的情况。


不死鸟创业家


融资难、融资贵,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并非新问题,而是顽症。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却始终未能达到治本之效。究竟是哪些因素困住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脚步?在专家们看来,想要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要找准问题“痛点”。

  

  “现在,我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想想自己还能找谁托托关系,找点钱。”9月26日,带着一丝苦笑,王峰这样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

  王峰是一家主营弹簧的小型加工厂的老板,也是一个每天为“找钱”奔波苦恼的人。由于600万银行贷款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到期,再加上几笔货款无法到账,工厂资金周转出了问题,会计告诉王峰,眼下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银行续贷,二是同行拆借,三是民间借贷。

  不过,会计同时也将困难摆在了王峰面前:向银行申请续贷,利率低,但原贷款银行是当地小银行,额度有限,据了解已经所剩不多;同行拆借,利率高且难度大,与自家工厂关系不错的几家公司资金也都不是很宽裕;民间借贷利率更高,一般年化利率在18%左右,高的能超过25%。

  “缺钱就要借钱。”让王峰着急的是,对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主来说,无论哪种路径,想要借到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微企业融资供远小于求

  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有多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7.1%,创下2015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报告还显示,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长期高于大、中型企业,今年三季度,大、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6.3%和58.1%,比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低10.8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难题。今年年初,世界银行与中小企业金融论坛、国际金融公司首次联合发布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报告,通过创新性的建模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评估了全球128个发展中国家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规模。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需求达4.4万亿美元,超过27万亿元人民币。与巨大的潜在融资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当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仅约2.5万亿美元,能覆盖的潜在融资需求仅为57%。供需差异造成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达到约1.9万亿美元,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

  更严重的是,小微企业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由于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所需资金,大量小微企业转向民间借贷、网络借贷等渠道。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透露,我国小微企业在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融资的比例大约为6∶4,六成来自正规金融,四成来自民间金融,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为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在15%以上,小贷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利率则在15%-20%。

  “其实,据我所知,一般的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要比央行公布的数据略高。”王峰告诉记者,除了借贷利息,很多平台还要加一到两个点的服务费。

  从银行贷不到款该怨谁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经困扰人们多年,根源何在,各界早有共识。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因为经营风险大,生存周期短,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能够得到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和抵押物相对较少,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信用水平较低,增信能力不足。而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都是一种商业行为,都需要规避风险,争取利益最大化。一边是期限短、需求急、信用低、金额小的小微企业贷款,一边是期限长、频率低、信用高、金额大的大中型企业贷款,金融机构自然更倾向于后者。

  “对银行来说,需要的是控风险,而小微企业在信用、盈利能力和抵押品方面存在先天上的不足,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在成本和经营模式上都不匹配。这也是小微企业一直喊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最重要一项便是中国原银监会2015年3月提出的“三个不低于”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年时间过去了,从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看,“三个不低于”政策目标顺利实现,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为小微企业贷款,银行一般都将之视为任务,而非生意,比较一下各类贷款增速,便可将银行的真正态度窥知一二。”在一位银行人士的建议下,《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小微企业贷款和近一两年全面收紧的房地产企业贷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速从2016年四季度的27%高位开始逐渐下降,但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而一直备受政策鼓励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虽然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转降为升,保持了长达7个季度的正增长,但增速从未超过18%,最高峰为2017年三季度的17.8%,而且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逐渐下行,目前已接近2015年三季度13.9%的水平。

  “这并不是说银行错了,或者我们的政策错了,而是说,银行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给小微企业贷款的动力存在天然缺陷。”上述银行人士强调称。

  新一轮定向降准如何精准落地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银行正在多管齐下,期望可以多层面、多维度破解难题。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提醒人们关注定向降准的影响,“央行此次实施的是结构性的定向降准,作用会非常明显”。定向降准一直是央行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5年2月以来,央行共实施了9次降准,其中有8次定向至小微企业。尤其是今年,截至目前共实施3次针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最近一次定向降准于7月5日起实施,央行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不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分析认为,定向降准的政策导向值得肯定,但其实施效果存在三方面挑战。

  第一,银行定价体系不匹配。银行资金成本低,但同样要求借款主体风险低,客观上与小微企业实际经营风险不匹配。甘犁表示,小微企业风险高,利率如果低,贷款一定难,所以要允许金融机构有足够的风险溢价。“‘贷款难、贷款贵’是不能同时解决的。”在他看来,在现行监管约束下,银行无法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只有突破传统的定价方式,松绑银行现有的定价体系,获得匹配小微企业的风险定价,银行才能覆盖资金成本,增加支持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第二,存在信息壁垒。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导致信贷风险较高。目前,国家对于小微企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工商登记,但工商登记的内容并不完整,所以无法真实反映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此外,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倒闭或创办的速度很快,而工商登记的更新速度却相对滞后,直接导致能获得的有效信息有限。因此,要帮助银行正确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应该由国家层面推动公共小微企业数据库的建立。只有打破信息壁垒,让真实、及时、全面的小微企业数据可供利用,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更加高效。

  第三,信贷投向难以约束。甘犁呼吁,国家在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银行业信贷投向的监管。“前几年频繁降准时期,国有大银行的信贷资金很多投向了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甚至房地产等领域,并未真正履行扶持小微企业的责任。定向降准资金最终能否真正落到中小企业身上,需要加强对银行业信贷投向的监管。”甘犁说。

  多元化融资渠道如何落实

  “多管齐下,多方联动,为小微企业构建一条多元化融资渠道。”这个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药方”,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如何真正落地仍需各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9月26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正式启动运营的消息引起了徐洪才的关注,“商业银行贷款的前提是有充足抵押物,而小微企业往往可抵押资产不足,必须由第三方提供担保。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正式启动,对解决小微企业无抵押品可担保的根本性难题意义重大”。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以再担保为主,适当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支持各省份开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业务。

  目前,各地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服务小微企业、“三农”方面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成立将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其中几大亮点值得注意:突出主业,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为主,并逐步达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融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的政策要求;降低费率,向小微企业和“三农”收取的担保费率要处于较低水平,不得高于当地政府或监管部门核定的水平,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形成体系,构建能够承担本行政区域政策性融资担保任务的龙头机构,形成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合理、覆盖基层、功能互补的多层级融资担保体系。

  此外,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很多银行推出了普惠金融。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4万亿元,较2013年年末增长73.1%,为1521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较2013年年末增长21.7%。不过,在孙立坚看来,目前普惠金融仍没能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原因在于它们的商业模式依然是传统思路,走的还是靠借贷息差赚钱的老路,这导致银行间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通过普惠金融获利,小微企业也难以获得实惠。

  孙立坚建议,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学习德国的“关系型银行”模式。孙立坚曾两次前往德国考察,他发现,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普遍开展的“To C”,即直接面向个人模式不同,德国的中小银行开展的是“To B”,即直接面向企业模式,大量中小银行与自己固定的中小企业客户形成“关系型金融”,并为它们提供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而且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的地方政府可以尝试引导中小银行学习‘德国模式’,转向为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服务,真正找到普惠金融可持续、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孙立坚说道。



财经爆料


你好朋友,融资难和贵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银行喜欢优质的客户,喜欢优质的企业,这样的客户逾期风险低,抗风险能力强,自然贷款利息就低。而私人企业本来财力就不充裕,很难在银行有存款,又没有背书,自然就很难借到钱,就算借到了利息也会比较高,贷款机构会同过提高收益来降低自身风险。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加强与银行的业务往来,提升在银行的信誉度(建立好金融防火墙)。第二,尽可能的在账户里留存资金。第三,正常纳税,提高纳税等级,第四,需要资金时做好规划,根据企业情况按顺序融资(从低到高),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房金专家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小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产权界限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等问题;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用于贷款的抵押担保物不足;并且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

第二,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稳定性差,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盈利模式单一,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经济景气、金融环境等影响,这会导致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第三,部分中小企业采用假借破产之名、低估资产、逃避监督等各种方式逃、废、赖银行债务,造成银企关系不和谐。

其次,我国目前信用制度还处于建设中,缺乏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共享平台,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制度中,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的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的规则。



三俗大叔


第一,   要了解金融产品:不同的银行、不同的产品,贷款定价不一样,有的相差很多。抵押贷款利率比无抵押贷款低很多。尽量选择住房抵押贷款。

第二,   要提高议价能力:在贷款时尽量提供更多的资料,比如房产、汽车、公司与有实力的企业签订的合作合同等,证明企业的信誉和还款能力,降低银行的风险系数,这才有可能使得银行愿意以更低的利率借贷。

第三,   尽量向工农中建四大行借贷,四大行是良心行,他们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利率低得多的贷款。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利率普遍较高一点。

第四,   目前利率整体较低,建议在贷款的利率调整方式上选择固定利率。

第五,   在贷款形式上尽量做成循环额度、随借随还的形式,有了多余的现金可以部分提前还款,有资金需要时可以随时提款出来,节省利息。


不争不抢不辩


企业如何攻破这个问题,我觉得还要从企业自身来找原因,一个持续发展中的企业离开不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帮助,如果你的企业能做到以下几点: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下,产品毛利和盈利能力能做到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营收持续稳定增长,现金流也保持一定良好水平,各方面资信都不错的话,银行是会主动找这样企业放贷的,本人目前在上市公司就职,以上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是为何有些企业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这一定是企业决策层出现了失误:有的企业一开始借贷是比较容易的,企业拿到钱后就容易被冲昏头脑,开始盲目扩张,偏离自己的主业。如果整个经济大环境下承压下行压力,企业的还贷压力就会放大,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如何解决:1)企业掌舵人要做到“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境界,必须要有忧患意识;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企业掌舵者要做伯乐,能识人用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3)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以人为本的公司管理体系!这些对于小微企业显然很难做到,小微企业有天生的不足,生命周期短,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完善,有的小微连财务报表都不全,这给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制造了一定的难题,如何破解还得靠企业掌舵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卡普寺特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那是因为你的企业不够好,你看华为什么时候融资难融资贵过!

只有企业主够好,钱会主动找上门!


悠石居


关注我,给你推荐融资新模式,防范融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