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公司因何要求印度賠償12億迪拉姆?

迪拜公司因何要求印度賠償12億迪拉姆?

一個總部位於迪拜的財團揚言要對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提起訴訟,糾紛核心是該公司斥資數十億美元進行改造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之一——達拉維。達拉維(Dharavi)在印度金融首都孟買,面積超過2.4公里,這裡有700,000多貧民窟居民。2019年3月,總部位於迪拜商業灣的Seclink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STC)成為達拉維重建項目的最高競標者,估計耗資近140億迪拉姆。資金預計達拉維重建項目的估計成本是140億迪拉姆。但是,在達成交易的一年後,STC仍在等待開始工作所需的正式授標信(LOA)。該公司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N. Shah表示,他們準備就緒了很久時間。在週三接受《海灣新聞》的電話採訪中,他說:“我們已經寫信給國營的達拉維重建項目管理局(DRPA),但這都七個月過去了,他們依然還沒向我們發出正式授標信 。”一直以來都在寫信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尋求干預的沙阿表示,這一延誤對他們造成了嚴重傷害。他說:“現在,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提起訴訟,要求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賠償12億迪拉姆,以彌補我們的損失。”沙阿表示,該財團在阿聯酋的投資者由於這一舉動而蒙受了巨大的財務損失。他說:“我們必須為該項目的銀行擔保留出40億美元(合135億迪拉姆)。”他還對印度的營商便利度(EDB)排名進行了挖掘,該排名已經上升了14位,在190個國家中排名63。“考慮到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原本應該在中標後的七日內發出授標信,顯然印度的“營商便利性”是一個殘酷的笑話。如果他們在全球社會影響力投資項目上都能耽誤這麼長時間,那麼人們可以想象其他項目的命運。

總理納倫達·莫迪(Narenda Modi)環遊世界,進行全球招標並要求外國直接投資(FDI)。

但是,一旦像我們這樣的國際公司參與競標並獲得資格,他們就必須在每一步都面臨障礙。我們贏得了公平的競標,但現在發現自己陷入了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中。”他說。達拉維改造項目於2003年首次概念化,此後一直在印度許多政黨的議程上。

這也是巴蒂亞·雅納塔(Bhartiya Janata)黨領袖德文德拉·法德納維斯(Devendra Fadnavis)在2014年做出的民意測驗承諾之一。

當時他在馬哈·維卡斯·阿加迪(MVA)統治下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執政,這是希夫·塞納,NCP和國會之間的三黨聯盟。該項目於2017年重新啟動,並設立了專門小組(SPV),然後在2018年11月全球招標浮出水面。Seclink以37.3億迪拉姆奪下該項目。

另一競標者是阿達尼集團,其報價為23.5億迪拉姆。莎阿說,他懷疑印度正在策劃暗地裡將合同授予另一位競標者。今年早些時候,他寫信給委員會,表達了這樣的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