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漲殺跌是我最後的溫柔

不出意料的,A股今天又跌了。追漲殺跌的人,臉都要給打腫了,昨天下午高位進貨的人,有脾氣都不知道往哪發;而昨天早盤敢大膽抄底的人,今天最低點賣出甚至可能都還有盈利。

這或許就是當前市場最真實的寫照,擇時大過於一切,來得晚來得慢連口湯都喝不上,甚至還要回吐前幾個月的利潤。

所以,這種上躥下跳的猴市,如果技術不好、沒有紀律性,反而可能越做越錯,大量的無效交易不僅不能為你帶來利潤,反倒可能致使損失。

對於普通人來說,持有往往是比交易更為有效的賺錢手段。牛市遲早會來,但前提是你得活到牛市來的那天。當下,保存有生力量很有必要。


1、英國央行宣佈緊急降息50個基點至0.25%

解讀:距離負利率一步之遙,歐美都在迅速計提和對沖CoV病毒擴散的風險,不管是否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總之先降了再說。

2、中國基金報:易方達、東方紅一日售罄,合計募集金額近百億,本週已有4只基金一日售罄

解讀:基金市場的火爆程度遠超近期的股市,就我所知,不少人進入股市的方式是通過購買基金而非開立自己的股東賬戶,增量端的去散戶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未來的A股也有希望更加理性。

但不變的是,鐮刀依然是鐮刀,換鈍刀子慢慢割肉,也沒法改變它的本質,基民還是睜大眼睛為好。

不追漲殺跌是我最後的溫柔

3、央行:2020年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5.9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17億元

解讀:勉強還過得去的數據,據某券商的內部研報顯示,可能近期貨幣政策就會出現“量”、“價”雙降。時間點判斷的是否準確我沒法說,但這已經是全球的大趨勢、大週期。

所謂不要和大勢掰手腕,一是股票價格的趨勢,二是宏觀週期。我認為,當前全球放水的大週期下,對於大類資產的配置,股票至少是個中上的選項。


今日覆盤:滬指早盤震盪後逐步走低,創指則全天保持震盪下跌的趨勢,兩市成交額9727億,出現明顯縮量。

板塊上,港口航運、農產品等漲幅居前,昨天的科技股僅風光一日後今日再度領跌兩市。

兩市漲跌幅中位數-1.17%,個股普跌,賺錢效應再度回落。

明日策略:中高倉位不變,小倉位滾動操作,短線投機波段行情,近期再有大跌繼續接飛刀。

後市應該關注兩個風險點:

一是恆生指數加速下行的風險。從圖形上看,恆指已經處於破位的邊緣,當前位置再守不住,下面可就是萬丈深淵,港股日子不好過,A股也很難獨善其身。

二是中東和歐洲的地緣政治風險。籠罩在他們頭上的兩朵陰雲,分別是國際油價和CoV病毒,在刺激政策也不起作用的時候,往往War就可能是最後的選擇,而資本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不確定性。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