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闷声发财,买车买房的人都是做什么的?

余甚2023


闷声发财?咱非富贵人,所以认识发大财的人不多。但亲朋中还是有认识到的。一个凭自己的能力技术默默坚持了二十多年。这个应不算闷声发大财。要说的是另一个,他投资如有神助,简单说一件事,那年某个养畜场亏了十多年,于是转让,我那亲朋刚好想投资这方面,于是一拍即合,包下这个养畜场。这年社会畜牧业全提价。一下子就赚了一大笔。几年后他把这畜场转出去了。听说那个后来承包的又亏得很惨。


龙四笑


坐标帝都,举个身边的例子吧,就是小商小贩,风险高(被城管抓),但收益大。


我认识的这个人从初中就是个学渣,中考勉强考上个职高,混了三年出来以后就没再上大专之类的,打过几份工,在11-13年左右,工资从来没超过3000元一个月。

而且那时候很闲,这人一闲就爱瞎折腾,出去跟朋友吃饭喝酒,钱根本不够花,我一度怀疑他可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但后来证实这真的是个选择大于努力的世界。


2013年,那会儿手机贴膜这玩意儿已经开始大范围兴起了,商场里,大街上,天桥上哪儿哪儿都有,他不算入行早的,但却是时机最正的。他的位置在北京南三环的兴业广场附近,那个区域人流量大,又紧紧挨着三环,但他既不上天桥,也不在商场门口,就看准了广场过道把口的位置,这个位置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贴膜、包膜加卖壳,在14年,他已经能做到日入2000+。


他在小商小贩这条路真正起飞是2014年,他的贴膜摊每天下午4点出,9点左右收,一天其实也就出来4-5个小时,他觉得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于是决定跟着老家的一个大哥一起做流动餐车,就是那种半夜卖吃的的流动摊贩,他选择做铁板烧烤,原因是上货简便,需要的制作艺术简单,且客人单笔消费额较高。这次他们选择了东三环某个桥下面,那附近商场林立,写字楼,夜晚的娱乐场所也很多。他们11点出摊,最晚凌晨3点撤摊,又是四个小时。生意好的时候,每个小时的流水超过500元。


于是那两年,他凌晨5点睡觉,中午12点起床,上货摆摊,晚上9点收了贴膜摊,休息休息换铁板餐车11点再出摊。在16年北京房价大涨之前,已经在北京南四环买了房子,他甚至是同龄人里不依靠父母买房子最早的人,就这样看似一个没能力没学历的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逆袭。


未泯双瞳


第一次被震惊,是听闻楼下的面馆老板连续买了2间上百平方的大铺子,他们的面馆大约70平方,有2个小工,卖面条、炒饭之类,老板两口子每天5点就开门营业,要忙到晚上12点,穿着也很普通,随时都是很疲惫的样子。后来一打听,他们那店年收入70万以上,本以为他们是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没想到他们的收入那么高,远远超出我们。

小区门口有个卖生手工水饺的大叔,每天下午4点出来摆摊,边包边卖,到晚上9点,每天要卖1300---1700元,扣除成本,月薪2.5万以上了,也是高收入人士。

以前一个同事,春节期间请假回家卖卤肉,平均一天都是上万的收入;还有冬至节在菜市场卖羊肉汤的,就那几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十几万;

开小吃店、小火锅店、麻辣烫、烧烤、买菜、洗衣补鞋等等,这些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行业,其实收入都比上班族高,并且他们都不赊账,还没有资金风险。


弥江小地主


我有一个身边同学发财的例子。

依稀记得7年前,同行20几个去苏州,那时我们刚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一家电子厂上班,当时我们都是处于同一起点,都是工厂的操作员,两班倒,工作时间长12小时,到宿舍倒头就睡。

两个月不到我们就陆陆续续辞职了10个左右,我记得我是第二批走的人,当时还有一个月工资都没拿。

她是第三批走的,我南下去了广州,她去了深圳。

她去了她一个表哥的厂做销售,当时她表哥的厂才十多个人,她很上进,跑客户也很勤快,很快她就凭借她的业绩升到销售经理,那是她一个月的工资在一万左右,包括提成。

后来她越发努力通过自身的奋斗达到月薪十万左右(主要是提成),公司也快速上市到新三板,她也分到一部分原始股,最后她的原始股分红包括薪资一年大概两百多万。

同时一起出来工作她一年200万我还不到她的十分之一。


杰西说电影


我来说一个真实案例吧,大概是在12、3年以前吧,我的一个发小,家里是做小生意的,他家两兄弟,老大(也就是我发小)高中毕业后在外闯荡了两三年,没挣到什么钱,后来回来了,听说他爸给了他们两兄弟一人10万块钱作为创业资金。



我发小和他媳妇拿着这10万块钱,加上申请了扶持创业的低息贷款,在我们这三线城市的一条步行街上开了一家小店,生意火爆,他也很能吃苦,每天忙到晚上转点,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能休息两三天。后来赚了钱,又在我们这市里开了一家奶茶店,奶茶行业那时刚起来没多久,做奶茶的也不多,生意也挺火爆的,又是暴利行业,可以说他选的行业都比较好,这两家店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再后来他瞅准了奶茶这个行业的利益,打算长期在这行业干下去,于是加盟了一家某知名连锁奶茶,对方有区域保护的要求,但是也要求我发小在几年之内在本市开七家店,他为了筹集资金就将原来的两家店盘出去了,原来他买的一套房也卖了,又从银行贷了点款,好像是一年之内就在我们这个市开起了三家连锁的奶茶店,过了两三年通过他的努力七家店全部开起来了,现在他就手握着这七家店赚钱,成立了一家饮食公司,在我们这个市还小有名气,上过电视报纸。

这两年听说在我们市里买了一套高档别墅,两百万吧,日子过得挺好的了。


聚星體育


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我见过几个,来给大家说说。

1 开劳务中介。就是往工厂里送人,拿回扣。他刚开始做这个挣的钱少,后来朋友告诉他做临时工,这才赚钱了。主要往快递这些行业里送人的。厂里给他一小时20左右吧(每个工价不一样)他自己扣6元,工人拿14一小时。每个人给他一天挣70多,他每天大概要上60人左右。最多时候上过100多人。一年基本都不会休息。他一年挣多少,你们可以自己算一下。

2 做自助饮料贩卖机。跟厂里谈好,没关系估计不好谈。自己买几十台机器放哪,卖完了就去上货。你要知道一个大工厂,通常都是几千上万人,到了夏天,就专门开车等着上货。听说一年买了一套别墅。


3 广告加工。这个行业水也深,打个比方:你开店做个门头,我认识可能1000元搞定。你不认识5000元。所以说不知道吓死人,而且这种活天天干不完。

像这种暴力的行业多的很,在你眼里,人家不挣钱,可在人家眼里就是个财神爷!

谢谢大家的阅读!你们见过发大财的人是干什么的?


魅力发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先说下我理解的闷声发大财。

所谓闷声发大财,

一,可以是此类人努力,踏实,拼搏着,却不叫嚣痛苦,困难,能吃苦能忍,然后凭借一己之力,过上好日子,诸如起早贪黑的摊煎饼的大爷大妈,菜市场卖菜的阿姨叔叔等

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那么他们的成功便不具有借鉴性

二,可以是此类人敢想,敢做,实践着,或许前期不具有确定性,但是抓住机遇,上了,结果成功了,诸如早年下海经商的,或者马云这样的,说实在的,这种不仅需要头脑更需要运气,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因为启动资金,或者机遇,眼光,各种因素,顾虑多,那么他们的成功也不具有借鉴性

然后回到正题,一般来说闷声发大财的,并不都像买彩票一样,可以一夜暴富,多半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下了功夫。

因此你要做的,便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尽量学习,知道的越多,眼界越开阔,时间不会辜负有心人,2019加油哦~

看到这里,也祝观者2019事事顺利~


扬州楼市情报


小哥问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小哥是不每天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就想为什么有些人这么富有呢,而我是个穷光蛋呢,答案很简单他们的富有是他们用血汗拼搏打拼努力加知识换来的今天,而有些人不去拼搏不去努力只是成天在家做梦等天下掉下来一个大陷饼一夜暴富,成为亿万富豪的美梦,应该说不现实吧,要去面对这个社会,用你学来的知识去拼搏去努力,让你流出来的血汗去换来你的梦想,现在有房有车的比比介是,你用你的知识和知慧去改变你的现壮,用你的辛勤劳动换来更大空间,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只要你努力去拼,就会有幸福的果实来报答你的,小来不努力,老了一场空呀。这就是人生的游戏呀,不要成天想别人,叫别人成天想你,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情呀。


老骥伏枥


靠自己买车买房,富二代、啃老族肯定是不能算了。做销售应该是个能闷声发财的职业了。

我的一个堂哥,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也就去了当地有名的机械厂应聘。老板看他专业对口,勤奋好学,就安排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他,打算作为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工资稳定也不低,亲朋好友认为这样就挺好的。谁知他嫌车间太脏,整天弄得满身机油,自己默默的干起来销售。堂哥的英语说的溜,通过MSN、Skype等软件很快找到非洲的客户,为公司接下一个大单。接下来也是顺风顺水,坦桑尼亚,尼日利亚,阿富汗等等国家的客户都有了。这么多单,让老板心里乐开了花,提成给的也是痛快,年薪大约80-90W。堂哥房子买了4套,家中一辆C级车一辆B级车,这在三线城市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再说我楼下的邻居,丈夫在医药公司做销售。他的销售区在东北,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平日里普普通通,开车一辆朗逸,看不出有钱的样子。谁知年后来我家做客,说是要搬家了,购置了一套400平复式河景洋房。再看他家车位上也换成了GL8。

想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真正的闷声发财,那只是旁观者眼里的表象。天道酬勤,他们的成绩离不开执着和努力。堂哥说,非洲与中国的时差大约7小时,经常需要熬夜跟客户谈,有时候因为文化沟通差异,尾款也是很难追要,甚至还要提防国际骗子。楼下的邻居也抱怨,东北人太能喝酒了,应酬太累。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想发财,选对方向然后努力奋斗,除非你是富二代。(你要是同意别忘了给个赞噢)


紧扣承诺即情爱


真实案例之努力真的可以致富

说到闷声发财,这个案例不得不说。这之前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原来这行如此赚钱。

我本科舍友,现在去了南京某211高校读研,他告诉我他们课题组(高校里做实验的一个团队)里有一个年轻老师,本硕上海某211,博士欧洲某大学,博后到南京这个211高校念的。就这个老师的情况看,本硕博都不是什么顶尖大学,最后工作也是去了一个一般的211。

但是,这个老师真的很努力,他绝不是天资聪颖的那种,可能就是喜欢做科研,并且科研做的非常努力。与此同时深谙写文章(SCI)的技巧,博士期间发了很多I区的文章,所以才有资格去那个211大学工作。这里可能要解释一下,现在国内的211高校很难进!真的很难进!连我所在的这种末流211大学招聘都要“青年千人”,所以那个老师的确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然而他又如何闷声发大财的?

普通人可能都不知道,SCI论文在高校里就是“硬通货”,只要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paper,名誉、地位、财富什么的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因为所有211高校对发文章都是有奖励的,从期刊水平由高到低,几十万到几万最后到几千不等。而这个老师刚进来,发了15篇论文,第二年直接破格副教授,于是有了拉项目的资格,各种项目源源不断。课题组人送外号“X百万”,也是第二年,他在南京买了房,买了车,结了婚,生了娃,人生圆满的不行。

所以要说闷声发大财的人都有哪些?不少高校老师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