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重庆做过最坏的打算

01

疫情依然十分严峻。

2月12日,在纳入临床诊断病例的情况下,湖北一天时间新增14840例新冠肺炎病例。


2月13日,湖北新增确诊4823例。至此,截至今天上午10点,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63922例。


2月13日,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做了一件大事:发布全国首个“战时管制”令,规定如非有关抗疫,所有楼栋一律实施全封闭管理。全区40万人留在了家里。

如上,意味着至少两点:

其一,在纳入临床诊断病例后,我们发现数字陡然上升,这也意味着,全国的疫情尤其湖北的疫情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我们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抗疫斗争。

其二,同时还意味着,20天前港大教授管轶的那句看似耸人听闻的预言已成现实。彼时,管轶曾告诫:”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是SARS的10倍起跳

”。

02

和管轶一样发话的香港专家还有一个。

这位专家叫梁卓伟,专门提醒的是重庆。他说:

“由于重庆与武汉的交通及人流频繁,相较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料重庆会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大城市。重庆高峰期一天可能会新增15万病例。”

但以目前的状态来看,梁卓伟的预言对错参半。

对则在于,重庆的病例较上述其他几个一线城市的确更多。截至2月13日24时,重庆累计确诊病例达529例,上述北上广深最多的为深圳,达400例。

究其原因,由于重庆市整体人口基量庞大,达到3100多万,比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都要多,甚至是深圳、广州人口的两倍多。在这样的基数下,重庆的确诊病例自然容易高出其他城市。何况,重庆和湖北地界相邻。

疫情来袭,重庆做过最坏的打算

专家的预言不对则在于,重庆高峰期的数量过于庞大。

不仅重庆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湖北这一重灾区也没达到这个数字,而且,近些日子里重庆每日新增的病例呈现连续下降趋势。所以,专家的言论迎来不少批评,认为其更是耸人听闻,制造恐慌。

03

不过,在我看来,专家有他说话的权利,当然想批评他的人也有批评的权利。

谁都能说话,我全力支持。

但相对来讲,政府层面则必须更包容一些,而且多听逆耳之言。唯有如此,才能阻止更糟糕的情况发生。

对于这位专家的话,这次重庆是听进去且高度谨慎的。

前两天,央视白岩松连线重庆副市长吴存荣,其中一个问题便提到香港专家的预言一事。

疫情来袭,重庆做过最坏的打算

吴存荣说:

“重庆方面研究了香港专家的预测,不管怎么说,提高了我们的警惕性,也提醒了我们对疫情形势的认识,我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所以促使我们在防控方案做得更周密更细,比如说社区排查,我们采取滚动式排查等。”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政府看到、听到,且研究了这样的提醒,一定好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的做法值得坚持。

04

事实上,重庆对未来,尤其经济方面也需要做最坏的打算。

众所周知,重庆自2018年来,GDP增速一直处于低谷。2018年,重庆GDP增速跌落至6.0%,为1990年以来29年里最低位。

疫情来袭,重庆做过最坏的打算

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重庆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在2018年连续下滑,让重庆经历了超级阵痛期。

2019年,重庆触底反弹,经济逐步回暖,全年GDP增速力拼到6.3%,十分不易,V字型反转出现。

可偏偏2020年遭遇疫情全国性扩散,至今很多制造业也无法完全正常复工。据虎嗅报道,由于疫情影响,汽车制造业受到影响很大。

1:属于制造业的多家车企以及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发出公告,宣布停工停产或推迟复工时间。


2:真正导致主机厂停工是因为供应商无法正常开工,从而缺少零部件供应而无法生产汽车。


3:某机构预测,工厂长期关停的情况可能持续到3月中旬,从而导致中国汽车产量缩减超过170万辆,同比下跌32%。


4:车企一旦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同小可。即便在其他环节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主机厂流水线暂停半小时,其直接经济损失可高达几百万人民币,更何况如今不但每天都无法开工,还面临着由于4S店人流量大幅度下滑而使得销售也出现问题。一面是人力、设备、租金等成本的大量开支,另一面却是销售停滞,已经遭受了行业“寒冬”的车企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而重庆作为汽车制造业重镇,在本已严重下滑的当下,或许还将面临更严重的危机。

这一方面,重庆也当做最坏的打算。此外,此次疫情在重庆经济低谷期造成的影响,同样也需做最坏的打算。

可以预见,重庆在经济面上的反转还需多年,而触底反弹期,也是痛定思痛的时期,需要重新审视、组织、审时度势,能给当前境况给出最优解,同时要瞄准未来机遇,让经济的活力呈现出多面性、前瞻性,才能在困难面前有更强的韧性和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