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人民医院院长朱永同带领医务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侧记

决战疫魔树楷模

——康乐县人民医院院长朱永同带领医务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侧记

文\\马晓春

他们与疲惫相伴,与病痛相连,为病人守护,给家属平安。白色衣衫彰显他们的圣洁,浅浅微笑诉说他们的敬业,他们是天使下凡,消除人间伤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康乐县城,说起县医院院长的朱永同带领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大家都会夸赞他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县医院抗疫先锋。

迎难而上挑重担

临危受命,不辱使命。从2020年1月21日,县卫健局电话通知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开始,就拉开了县人民医院院长朱永同带领医护人员全方位抗击疫毒、超负荷防控工作的序幕。此时,他忘记了春节,忘记了生活在天水的80岁高龄的父母亲,忘记了回家,与妻子女儿全家出动,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毒的一线。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刚上任不熟悉情况,他一面要抗击疫毒,一面要管理好近600人的医院,确保疫情防控和综合医疗服务两手抓、两不误,这得付出比别人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进入状态、进入角色,承担起抗击疫情和管理医院的双重任务。无数个昼夜,道不尽辛酸,仅用3天时间,就在县医院大门口设置了出入口预检分诊体温测量点、发热门诊、留观病人隔离专区,购置安装了DR拍片、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感染楼的三层楼房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医护通道、病人通道等标准进行了维修改装,设置隔离专用病房18间,备用病房50间,形成了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分检诊疗留观病人相对独立,人员配备到位,24小时轮流坚守岗位的一条龙抗击疫情服务机制。成立了专家组、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协调组等11个领导小组和县医院“党员先锋队”“白衣天使示范岗”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成立了由县医院54名党员组成的“共产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小分队,昼夜轮班值守在抗击疫毒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党员先锋队”“白衣天使示范岗”等,成为医院疫情防控最美的亮点。

舍弃小家顾大家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为搞好工作,他一上任就住进了医院,一直没有回家,舍小家,顾大家。白天忙工作,晚上写总结、阅材料,连续几十天都没回家。远在天水的父母得知后,给他捎来了大饼、咸菜……,看到这些捎来的东西,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父母电话里反复叮咛:我们都很好,你一定要干好工作!妻子和女儿休息时,抽空给他送来换洗的衣服和吃的东西,鼓励他不要管家,好好干工作。父母家人的鼓励支持,让他从内心深处又多了一份愧疚和不安,父亲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肺心病、肺大泡、肺气肿等疾病,母亲也有严重的风湿病、肠胃病、腿摔伤后遗症等,三天两头住院,他总是顾不上去探望;妻子做了严重的乳腺手术,但为了不影响扶贫攻坚、抗击疫情,只休息了三个月就坚持带病上班,抽空复查治疗;上大学的女儿在父母的感召熏陶下,也加入了大学生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团队。他将家人的鼓励支持,化做干好工作的动力,带领班子成员和600余名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奔波于发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留观隔离点,接送全县15个乡镇的各族发热病人;筹措防护设施设备、消杀用品,保障医护人员、住院病人、留观病人一日三餐,保证发热门诊、综合诊疗正常运转。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县医院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工作作风、科室设置、人员组建、工作干劲全面得到提升和改观。一件件、一桩桩,一个个科室、一个个检查中心,一个个工作计划、一个个实施方案都要他亲力亲为,一切的一切让他操碎了心,直到深夜,才能惊醒熟睡中的父母、哥嫂、妻儿,给他们发视频,道问候。看到父母亲那布满皱纹、面容憔悴的情形与和蔼的鼓励:“孩子,形势这么严峻,把工作干好,不要管我们……”时,他无数次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他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此刻的他真正体会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的感受!

模范带头聚合力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妻子和女儿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全身心投入到乡卫生院和乡村社区网格志愿者的岗位上,全家人用行动诠释着信念和执着。他们全家抗疫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县,县电视台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看到他操劳忙碌的憔悴面容,医护人员也为之动容。大家主动请缨,积极上阵,投身抗击疫情防控最前沿。预检分诊点值班人员冒着严寒,24小时坚守出入口,为进出医院人员测量体温。发热门诊、专家组成员、留观隔离专区、发热门诊DR拍片室、化验室、CT室和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发热人员细心检查。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出丝毫的畏惧和胆怯,看到的只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白衣卫士”形象。每当夜深人静,他和战友们冒着严寒,依然坚守在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拍片室、化验室、CT室等,一直在忙碌着为发热病人检查,坚守着“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漏掉一人”的繁重工作。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一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他的眼睛湿润了无数次!要不是这可恶的病魔,医护人员也不会加班加点,更不会有家不能回!都是这可恶的病毒,打破了平静幸福的生活!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医护人员,克服困难,战胜疫情,还康乐县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的景象。于是,想休息的他又穿好衣服,再次来到科室、病房,各值班值守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科室,给大家鼓劲,与大家坚守。在他的感召下,老院长、班子成员、科室主任、医护人员捐钱捐物,忘我工作,呈现出一派齐心协力、抗击疫毒的感人景象。在他和感染科主任杜发昌的带领下,按照新冠肺炎诊疗规范和发热门诊留观隔离专区的要求标准,对感染科进行标准化改造,设置医护通道、病人通道,医护人员洗澡间、休息间,加强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和留观人员之间不发生相互感染,杜绝了医源性感染和院内感染。在他的感召下,办公室、医务科、宣教科、公卫科、感管办、后勤总务、总护办、财务室医护人员,都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行列。护士长们当起了厨师,各科室医护人员捐来蔬菜、米面、鸡蛋、清油,帮厨做饭,忙碌不停,解决了一线值守和值班值守人员的一日三餐。为解决口罩紧缺的问题,消供中心的14名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同吃同住,共计消毒扶贫车间生产的口罩68.2万个。看到大家满头大汗,累瘫在地上,他难受极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县医院、卫生院和乡村两级医护人员纷纷加入抗击疫毒工作,先后有三十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加入支援武汉抗疫队伍,涌现出了最美逆行战士罗春梅、李小娟、王艳琴、高非非等四位逆行英雄。这些最美逆行者,每天战斗在武汉抗疫最前沿,为全州医护人员做出了表率。在她们的感召下,全体医护人员斗志昂扬,各尽所能,勇往直前,抗疫战魔。大家用实际行动坚守防控一线,讲述着民族团结、抗击肺炎的战“疫”故事。

超负工作胜“疫”战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为提高乡村两级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乡卫生院DR和血球分析仪的作用,他动员乡卫生院在初步筛查辖区发热人员时,先进行血常规化验和DR胸片检查,对有疑问或拿不定的问题,专门由县医院放射科、化验室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对没有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的人员,居家观察或正常分诊,不但减少了接送病人的负担,还提高了乡村两级的诊疗水平。为提高防控新冠肺炎诊治水平,他和班子成员商议成立由急诊科、内科、中医科、感染科、重症室科主任为成员的医疗救治专家组,24小时轮流值班,遇到会诊或疑难病例时,随叫随到,集体会诊,提高了诊治质量和诊疗速度,方便了留观病人。他组织人员每天为发热和外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做DR拍片、CT、血常规化验,留观隔离,按时查房,建立台账,接送病人,提供三餐,协调处理防控事宜,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家庭,用实际行动回馈着这片热土和回汉群众。他白天忙工作,晚上深入各科室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听取困难和问题。从住院部搬迁,急救中心、眼科配镜中心、药房设置、五官科发展、综合门诊部设置、行政办公区域划分、血库改扩建,专家公寓、影像中心、内镜中心、超声中心、体检中心、重症中心脑外胸外科设置,透析中心组建、外科三分科、中医科装修搬迁、餐厅超市组建、急需设备申请购置、人员紧张协调等等,每件事牵动着他的心。每天凌晨3点左右入睡,早上6:30起床,参加各科室晨会、例会、查房,处理日常事务。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专区、DR、CT检查,血液化验,相当于又成立了一个专科医院,这对于一个刚上任不到三小时就要承担县级综合医院和疫情防控“专科医院”管理双重压力的他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压上加压。但是,一想到出征武汉的抗疫英雄,身患重病的父母,他又信心倍增,拼命工作。在他和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县医院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实现医院管理、疫情防控两不误、双胜利。

抗击疫魔,共克时艰。朱永同同志迎难而上挑重担,舍弃小家顾大家,将坚守作为选择,将奉献作为习惯,谱写了一曲抗击疫情,决战疫魔的赞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